贷款已还清征信仍显示逾期?当事人起诉银行修改 法院:支持!

2023-06-06 11:34发布

贷款已还清征信仍显示逾期?当事人起诉银行修改 法院:支持!

2021年7月24日,四川省隆昌市的郑女士准备按揭买房,查询征信时被一条“不良记录”惊呆了:该征信记录显示她在广东某银行的贷款仍有1万多元未还,已出现逾期。

“明明借款早已全部结清。”在郑女士看来,这条“不良征信”令她的社会信用降低,给她的名誉带来了损害。

为此,她多次与银行沟通,要求修改征信不良记录,但却始终未能通过审核。于是,郑女士向法院提起了诉讼。

借款已还清,征信显示仍有逾期

日前,法院一审开庭审理了这起名誉权纠纷案。原告郑女士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请求判令被告停止侵害,消除原告的不良征信记录;判令被告承担原告因本案产生的律师费3000元;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原告诉称,2015年12月,被告(广东某银行)与案外人(上海某网贷平台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开展网络微贷业务合作,推出网络微贷产品,由网贷公司筛选及推荐客户给银行,银行审批后将贷款直接发放至借款人指定的账户,还款阶段由网贷公司归集借款人每期应还本息,借款人将每期借款本息偿还给网贷公司,再由网贷公司与银行结算。

2016年12月7日,原告通过该网贷公司与被告签订《个人借款合同》,主要约定:原告向被告贷款23000元,贷款期限24个月,即从2017年1月12日起至2018年12月12日止。

银行贷款发放后,原告在2020年10月30日向网贷公司还清了贷款,贷款在该网贷平台上已显示结清,但原告的最新征信记录显示,该笔贷款至今仍显示逾期7个月以上,仍有1万余元未偿还。

原告为此联系被告要求修改征信记录,但被告却以原告材料不足为由拒绝调整。原告认为,被告的行为严重侵害了原告的个人征信权益,使原告的社会信用受到损害,侵犯了原告的名誉权,理应停止侵权。

银行为何拒绝修改不良征信记录

原告既然已经偿还了全部借款,为何显示仍有余额逾期?

庭审期间,被告经法院传唤未到庭参加诉讼,但被告向法院提交了书面答辩:1.2016年12月6日,银行与郑女士签订了借款合同,约定贷款23000元,借款期限为24个月。次日银行全额放款,履行完合同义务,借款合同成立且生效。借款期限内郑女士并未按时还款,自2017年12月开始就出现了逾期,且逾期后向网贷公司的还款并未支付到银行指定的还款账户,不能认定为对银行的有效还款,不能认定郑女士履行了还款义务;2.造成郑女士征信逾期的实际侵权人应为网贷平台公司。案涉借款合同为银行与郑女士所签署的,即使郑女士想申请结清也必须直接向银行申请,经过银行同意。郑女士未按合同约定时间归还借款,直到2020年9月才将未还款项支付给网贷平台公司,网贷公司无权代表银行作出同意郑女士未按借款用途、接受借款逾期后的还款及结清的意思表示,郑女士向网贷公司支付的款项不等于向银行的还款,且网贷公司也并未将款项支付给银行,银行在未实际收到郑女士的还款前将该笔贷款的实际还款情况上报征信并无过错。造成郑女士征信逾期是因为网贷公司存在截留挪用郑女士还款资金的行为,其实际侵权人为网贷公司;3.名誉权受损害的后果是导致借款人社会评价降低,但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相对封闭,征信记录并未在不特定的人群中进行传播,不会造成借款人的社会评价降低,没有损害名誉权的侵权后果。

要求银行消除不良征信获法院支持

原告的诉讼请求能否得到法院的支持?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作为商业银行,其有义务按照国务院《征信管理条例》及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采取、管理的相关规定,通过系统向中国人民银行个人征信中心如实报送各类贷款客户的逾期还款信息。但本案原告郑女士作为借款人于2020年10月30日已偿还清了全部贷款本息,不再存在逾期未还款的事实,银行理应对郑女士逾期还款信息进行修正,但银行至今未修正,使原告社会信用受到损害,侵犯了原告的名誉权,原告请求判令被告消除原告有误的不良征信记录,法院应予支持。

至于网贷公司未能将归集借款人偿还的贷款本息及时支付给银行,属于网贷公司与银行之间的合同关系,不得对抗借款人。由于银行的错误行为,导致郑女士产生律师费损失3000元,应由银行承担。

综上,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之规定,判决被告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消除原告2020年11月起至今的不良还款征信记录;并支付原告因本案产生的律师费3000元。

法官提醒:珍惜个人征信 保护个人信息

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个人征信在日常生活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个人征信报告作为消费者在享受各类金融服务时必不可少的“经济身份证”,几乎已经渗透到各大经济金融活动中。

不良信用记录会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影响:如影响贷款申请,甚至可能影响出行和就业等,很多公司在员工入职前会进行背景调查,如果查到有不良征信记录,将无法入职。

由此,法官提醒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和维护良好的个人征信记录。房贷、车贷等切莫逾期或不还款;信用卡消费要量入为出,避免因无法偿还欠款而产生不良记录;如为他人担保,更要深入了解被担保人的征信状况,慎重考虑后才可决定,以免影响自己的个人征信。同时,也要妥善保管身份证件,身份信息不要随意提供给他人,防止他人冒用本人身份办理业务,产生金融债务。

来源:内江日报、隆昌市人民法院


相关知识

    网贷显示已结清是逾期吗(网贷逾期已还清多久清零)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3-29 06:46

    近期已还清但仍显示有余额贷款,要等段时间才能修改过来了,征信系统不是今天还,明天就可以自动清的,要贷款行报送数据。如果急用你可以带上最后一张还款单据据以证明。

    无借条讨债,微信举证获支持,但需满足3个条件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7:49

      无借条讨债,微信举证获支持,但需满足3个条件  近日,某区人民法院审结了崔某诉王某民间借贷纠纷案,这是一起以微信聊天记录作为电子证据证明借贷关系的案件。  原告崔某起诉称,王某原系崔某的辅导老师,后二人成为朋友。2015年4月24日,崔...

    京东白条2分钱逾期(京东白条分期逾期了)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6-29 09:57

    未在还款日前还清最低还款额即为逾期,每日都会产生违约金,京东白条逾期费率为0.065%/日,包括账单制和订单制用户。逾期之后需将当期账单白条欠款进行一次性还清。若账户逾期状态还款时,系统默认选中下期待还息费,需一次性还清当期账单欠款;若取消...

    逾期贷款已经还清征信(已还清征信显示目前仍逾期)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3-29 15:33

    个人征信上有一种结清是打引号的,会这样显示结清,大多你这种情况都是属于担保代偿,担保代偿也分为服务性代偿,追偿性代偿,诉讼性代偿,一旦进入代偿,那将会进入永久性不良数据库,征信里面永远就会有个污点,大数据里面也会显示是黑名单,就这么简单,有...

    逾期还款是否违约金(逾期的违约金)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01-22 09:16

    一般来说,双方因为借钱而产生借贷关系,一旦一方逾期不还,就是违约,债权人可以主张违约金。但债权人能否主张违约金并不确定,因为在实践中,要看双方约定的情况。首先,违约金是事先约定的,也就是违约金的赔偿请求权。双方建立借贷关系时,约定支付违约金...

    信用卡已还清销户征信还显示逾期(已还清征信显示目前仍逾期)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8-09 19:06

    人民银行规定,各发卡银行都需将客户的消费及还款记录定期上传,不可篡改。银行也不会对您的使用记录做出任何不良的评价,只是如实的反馈您的历史使用记录,不加任何主观判断。若您后续办理贷款业务,放贷行会综合参考您的信用记录,并不仅针对某段时间,若能...

    征信报告中逾期数是0(征信显示逾期金额为零能修改吗)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05-21 09:40

    您好,如果您是我行信用卡,人民银行规定,各发卡银行都需将客户的消费及还款记录定期上传,不可篡改。我行也不会对您的使用记录做出任何不良的评价,只是如实的反馈您的历史使用记录,不加任何主观判断。若您后续办理贷款业务,放贷行会综合参考您的信用记录...

    征信报告中恶意逾期(征信报告显示逾期)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01-24 19:07

    没有,持卡人可以查询一下自己的个人征信记录。信用报告中,只区分没有逾期的信用卡账户,逾期但未超过90天的逾期,超过90天的逾期几项。不会显示持卡人是否恶意逾期的。逾期记录都是保留到还清欠款的第五年才能消除。征信有逾期的看过来:哪些属于非恶意...

    花呗还完之后仍显示有逾期行为-花呗还完之后仍显示有逾期行为怎么回事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3-08-16 13:28

    标题:花呗还完之后仍显示有逾期行为-花呗还完之后仍显示有逾期行为怎么回事 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使用花呗进行消费。然而,在享受购物便利的同时,花呗逾期的现象也日益严重。即使消费者已经还完全部花呗欠款,系统仍会显示逾期...

    网贷逾期征信显示结清(网贷还清征信多久显示结清)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17:18

    近期已还清但仍显示有余额贷款,要等段时间才能修改过来了,征信系统不是今天还,明天就可以自动清的,要贷款行报送数据。如果急用你可以带上最后一张还款单据据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