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的继承制度

2023-06-06 11:42发布

民法典中的继承制度

继承制度,规定自然人死亡之后其财产归属的法律制度。

1、遗嘱在什么情况下无效?

首先,订立遗嘱属于民事法律行为,要具备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要件。其次,订立遗嘱也应当符合遗嘱的形式和实质要件。结合法律规定综合来说,具有如下情形的遗嘱无效:

(一)一般情形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2)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不能是虚假的意思表示,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

(3)伪造的遗嘱无效;

(4)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5)所订立遗嘱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无效;

(6)违背公序良俗的遗嘱无效;

(7)立遗嘱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等遗嘱无效;

(8)遗嘱人以遗嘱处分了国家、集体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认定该部分遗嘱无效。

(二)特殊情形

(1)立遗嘱人生前与他人订有遗赠扶养协议,同时又立有遗嘱的,如果有抵触,按协议处理,与协议抵触的遗嘱全部或者部分无效;

(2)继承人故意杀害立遗嘱人或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情形时,立遗嘱人以遗嘱将遗产指定由该继承人继承的,可以确认遗嘱无效,并确认该继承人丧失继承权;

(3)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所立的口头遗嘱,如在危急情况消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或者录音录像形式立遗嘱的,则其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4)遗嘱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导致遗嘱无效,应按法定继承原则处理;

(5)所立遗嘱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的,遗嘱无效;

(6)遗嘱没有保留必要的份额,对应当保留的必要份额的处分无效;

(7)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之前所立的遗嘱无效。

2、立遗嘱后又对遗嘱财产进行了处理,遗嘱的效力如何认定?

自然人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因此立遗嘱后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

立遗嘱后,遗嘱人对遗嘱财产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处理的,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遗嘱财产处分行为与遗嘱不符的,以实际行为为准。

3、内容相抵触的数份遗嘱,应如何执行?

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如果遗嘱人在民法典施行前立有公证遗嘱,民法典施行后又立有新遗嘱,其死亡后,因该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发生争议的,也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4、子女可以作为父母订立遗嘱时的见证人吗?

子女是父母的第一顺位法定继承人。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民法典规定继承人、受遗赠人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

遗嘱对遗产的处分直接影响到继承人对遗产的继承,见证人如果与遗嘱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则他们做见证人就难以保证其遗嘱见证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因而子女不可以作为父母订立遗嘱时的见证人。

另外,与子女有利害关系的人也不能作为见证人,比如子女的的债权人、债务人,共同经营的合伙人。

5、既有遗赠扶养协议又有遗嘱时如何处理?

继承开始后,遗赠扶养协议与遗嘱不相抵触的,遗产分别按遗赠扶养协议和遗嘱处理。

继承开始后,遗赠扶养协议与遗嘱相抵触的,按遗赠扶养协议处理,与协议抵触的遗嘱全部或者部分无效。

据遗赠抚养协议取得遗产的受遗赠人需要在承担对遗嘱人履行生养死葬的扶养义务后才享有受遗赠的权利,其权利获得基于协议中义务的履行,因此具有一定对价性。而按照遗嘱取得遗产的继承人具有一定无偿性。 6、放弃继承和放弃遗赠应分别在什么时候作出意思表示?

(1)关于放弃继承意思表示时间:

放弃继承应当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以书面形式向遗产管理人或者其他继承人作出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如果没有在规定的时间点以及书面形式要求下做出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如果在诉讼中,继承人向人民法院以口头方式表示放弃继承的,要制作笔录,由放弃继承的人签名,否则视为接受继承。

放弃继承的效力,追溯到继承开始的时间。遗产分割后表示放弃的不再是继承权,而是所有权。

(2)关于放弃遗赠意思表示时间:

放弃遗赠应当在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7、继承人或受遗赠人放弃继承或接受遗赠,遗产怎么处理?

(1)关于放弃继承: 继承人中一人或数人放弃继承的,其应继承份额应当按照法定继承办理,由同一顺序的其他继承人继承;如果第一顺序的继承人都放弃继承权,则由第二顺序的继承人继承。

如果所有继承人都放弃继承权,也没有受赠人和酌情分得遗产的人,则其遗产归国家所有,用于公益事业;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

(2)关于放弃遗赠:

受遗赠人在得知受遗赠后的两个月内必须作出接受或者放弃遗赠的明确意思表示,如果没有明确表示的,则视为放弃遗赠。如果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则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3)关于接受继承和遗赠:

如果继承人和受遗赠人都愿意继承和接受遗赠的,则遗产优先由受遗赠人接受。遗赠范围之外还有遗产的,按照法定继承来处理。

8、放弃继承或放弃遗赠之后能反悔吗?

(1)关于放弃继承能否反悔:

继承人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应当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以书面形式作出。

遗产处理前或在诉讼进行中,继承人对放弃继承反悔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其提出的具体理由,决定是否承认。

遗产处理后,继承人对放弃继承反悔的,法院不予承认。因为遗产分割后表示放弃的不再是继承权,而是所有权。

(2)关于放弃遗赠能否反悔:

受遗赠人放弃遗赠之后不能反悔。因为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受遗赠人放弃遗赠的,遗产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9、父母去世后,其生前债务由子女来偿还是天经地义的吗?

如果子女放弃继承的,对于生前父母的债务可以不用偿还。 如果子女继承父母遗产,则子女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偿还父母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对于超出继承遗产实际价值的部分,子女可自愿偿还,但没有法律规定的义务。

10、放弃继承权的子女可以拒绝赡养父母吗?

子女对父母有法定的赡养扶助的义务。赡养父母并非因财产继承关系而产生,因此子女即便放弃了继承权,也要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

同时如果子女负有赡养义务而拒绝赡养父母达到一定严重程度,情节恶劣的,甚至会构成遗弃罪


相关知识

    民法典下居住权性质与设立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29 12:05

    早在2001年,居住权一词就已在最高院的司法解释中出现,但居住权始终未被定性为物权,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较大争议。 但自《民法典》出台以来,居住权作为一个重大的新增亮点,被正式确定为物权中的用益物权,开始...

    被继承人的亲生子女的继子女是否有代位继承权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6:51

    代位继承制度是法定继承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保障遗产在各支系中合理分配、发挥遗产育幼功能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 代位继承也被称为间接继承,指具有法定继承权的人因主客观原因不能继承时,由其直系晚辈血亲按照该继...

    继承的意思是什么(继承人的意思是什么)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7-13 10:33

    继承是指一个对象直接使用另一对象的属性和方法。也指按照法律或遵照遗嘱接受死者的财产、职务、头衔、地位等。 民法中的继承   民法中的继承是一种法律制度,即指将死者生前的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转归有权取得该项财产的人所有的法律制度。   继承人依...

    遗产继承中是什么意思(遗产继承儿女一样吗)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12-18 02:46

    继承是指一个对象直接使用另一对象的属性和方法。也指按照法律或遵照遗嘱接受死者的财产、职务、头衔、地位等。 民法中的继承   民法中的继承是一种法律制度,即指将死者生前的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转归有权取得该项财产的人所有的法律制度。   继承人依...

    民法典之继承宽宥制度的继承人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26 21:52

    在继承关系中,因法定事由而相对丧失继承权的继承人,确有悔改表现,取得被继承人宽恕的,也可以重新获得继承权,这就是《民法典》继承编中新增的继承宽宥制度, 根据《民法典》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

    生活息息相关的民法典居住权讲解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07:20

    新中国第一部法典《民法典》已于2021年1月1日施行,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其中新增的居住权规定,吸引了众多关注。老百姓常说房子无小事,本文将对居住权的起源、定义、设立及特征等内容作简明扼要的阐述和分析。 ...

    房屋遗产继承法细则遗产继承法(民法典关于遗产继承的规定)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06:06

    房产继承法律规定是按照《继承法》的规定,把被继承人所遗的房产转归继承人的行为。  它是房地产转让中的一种方式。  但这种转让方式主要是指土地使用权或房屋所有权的转移行为,而不是直接反映商品的关系。  继承是一种法律制度,继承关系要在一定的条...

    民法典对继承人宽恕制度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29 12:15

    继承涉及家庭财产的传承,事关千家万户,与你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遗嘱继承往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相关的法条也在不断完善。在《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中,就《继承权的丧失和恢复》进行...

    录像、打印等遗嘱形式被认可,公证遗嘱效力不再优先…关于继承,民法典这些新规要了解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6-16 10:54

      继承,关系着自然人死亡后财产的传承,事关千家万户。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后,从1985年起施行的继承法将被替代。从妥善管理遗产,到减少遗产纠纷,民法典在继承编中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规定。录像、打印等遗嘱形式被认可  【案例】张某父...

    什么叫房产继承人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11:00

    1、从法律角度来讲,继承是一种法律制度。   2、继承法即关于自然人死后由其继承人对其财产权利和义务予以承受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法中的继承是一种法律制度,即指将死者生前的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转归有权取得该项财产的人所有的法律制度。   3、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