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放弃继承财产是继承人的个人权利。继承人放弃遗产时,属于单方法律行为,在明确表示退出继承后,即可以发挥相应的法律效力,并且不用征得任何人的同意。其次,赡养老人属于个人法定义务。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义务,如果未尽到赡养父母的义务,被赡养人其实可以争取给赡养费的权利,比如起诉子女负担赡养费,而且法院在查明属实后,将会判赡养人及时给付赡养费。所以,从当前的法律规定看,放弃继承权跟赡养老人没有直接的法律关系,即使继承人明确表示不继承老人遗产,但还是不能避免承担赡养老人的法定义务。并......
首先,遗产继承2113分为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如果遗嘱中指明有该子女的继承份额,则该子女有5261继承遗产的权利。 其次,在法定继承的情况下,根据1985年9月发布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4102》若干问题意见 第33条,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1653人虽然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但对需要扶养的被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分配遗产时,可版以少分或不分。也就是说,在没有遗嘱,采用法定继承方式确定继承人时权,未尽赡养义务的子女并非绝对不能继承遗产,而是可以少分或不分。...
老人没立遗嘱遗产怎么分配 老人没立遗嘱遗产怎么分配?正因为是老人没立遗嘱,所以才要从继承人的角度来考虑。首先,要把这些遗产都定性为公有财产,一并进行分配。在法律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四条规定,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 这么看来,继承人就可以要求按照继承遗产的多少来继承遗产,或者干脆......
法理是这样的:儿子不孝,是道德的调整范围,法律一般不主动调整,他应当受到世人的谴责而不是法律的惩罚。 如果老人有遗嘱而且遗嘱是合法的话当然按照老人的遗嘱执行,但是如果老人没有遗嘱或者遗赠的话,那么就应当按照法定遗嘱进行平均分割。 但是如果继...
父母房屋遗产子女分配方法如下: 1.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均等。这是法定继承中遗产分配的一般原则,即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应该平均分配遗产。该法条中的一般是指法律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 2.特殊情况下法定继承人的继承份额可以不均等。...
不可以。 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是村集体分给本村农户承包的。农民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而使用权是不能作为个人财产继承的。 至于土地续包问题:土地承包人去世,土地尚在承包期内,与承包人在同一户口簿上有其他家庭成员的,可由其家庭成员续包(不...
农村分家的的时候,就已经将部分财产分给儿女,本意是不会再让儿女享受父母的劳动成果,也有激励儿女独立奋斗的意思。 但是从法律上讲,儿女都享有同等的继承权。 所谓继承权主体,也就是享有继承权、能行使继承权的主体。根据《继承法》的相关规定,继承权...
老人没立遗嘱房产及财产分配问题 老人没立遗嘱房产及财产分配问题,一直困扰大家,也让我非常头疼,案子从2017年10月份开始,2018年11月12日法院判决涉案房产权利归原告,但让我感到无望的是没有办法通过法院方式要求法院以老人名义...
1,老人去世后,首先必须将老人及其配偶的一半财产分开,作为老人的财产。 (如果老人和他或她的配偶在他们的共同生活中亲自拥有财产,他们应该是公共财产的一半。加上老人的个人财产作为遗产)。 2,老人去世后,如果老人有合法意愿,该遗产应视为遗嘱。...
如果有子女,死者的兄弟姐妹就没有继承权。 《继承法》第十条规定: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
1,老人去世后,首先必须将老人及其配偶的一半财产分开,作为老人的财产。 (如果老人和他或她的配偶在他们的共同生活中亲自拥有财产,他们应该是公共财产的一半。加上老人的个人财产作为遗产)。 2,老人去世后,如果老人有合法意愿,该遗产应视为遗嘱。...
扣他养老金一对七十五岁的农村老人在二十年前欠过银行贷款二百元,今年把老人辛辛苦苦以国?一对七十五岁的农村老人在二十年前欠过银行贷款二百元,今年把老人辛辛苦苦以国没有说完,按理二十年前的,应该已经还款完了吧。难道是一直没有还款吗?不会吧老人欠...
赡养,即照顾衰老的父母。所谓赡养,主要是指儿女在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需的生活用品和费用的行为,即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满足物质上的合理要求。那么不养父母的会怎么样呢?是不是会被判刑呢?不养父母的不会判刑,最多强制执行,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