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隐私被泄露怎么办?

2023-06-06 07:39发布

个人隐私被泄露怎么办?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个人隐私被泄露怎么办?的相关内容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的隐私是否向他人公开以及公开的人群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隐私权是一种基本人格权利。隐私就是私事,个人信息等个人生活领域内的事情不为他人知悉,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禁止他人干涉的纯个人私事。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隐私权】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侵扰他人私生活、公开他人隐私的行为,既是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计刺探他人的秘密,都属于侵害隐私权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 【隐私权侵害行为】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当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执法机关依法调查和公开当事人的有关信息,则不属于侵权行为。但是,依法不能将当事人信息泄露。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九条 【国家机关、承担行政职能的法定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保密义务】国家机关、承担行政职能的法定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于履行职责过程中知悉的自然人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不得泄露或者向他人非法提供。

另外,经他人同意、为维护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在其同意的范围内可以合理地处理当事人的个人信息,合理处理当事人自行公开的或者其他已经合法公开的信息,但是该自然人明确拒绝或者处理该信息侵害其重大利益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五条 【个人信息处理的原则和条件】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公开处理信息的规则;

(三)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

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

处理他人信息有义务保障他人信息的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八条 【信息处理者的信息安全保障义务】信息处理者不得泄露或者篡改其收集、存储的个人信息;未经自然人同意,不得向他人非法提供其个人信息,但是经过加工无法识别特定个人且不能复原的除外。

信息处理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其收集、存储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篡改、丢失;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的,应当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按照规定告知自然人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随意泄露他人隐私,造成严重后果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侵犯隐私权还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侵犯隐私权的损失一般为精神赔偿。最高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 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涉及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第一千零三十三条、第一千零三十五条、第一千零三十八条、第一千零三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


相关知识

    隐私被别人曝光可以告法院吗(法院会泄露个人隐私吗)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12-26 17:47

    如遇个人隐私被泄露,建议第一时间报警。取证方式有多种:假设个人隐私在网络上被肆意散播,可以通过公证处进行网页公证;如果是通过电话侵犯个人隐私,可以借助电话录音、手机实名制等找到侵犯隐私的个人,追究其法律责任。

    被泄露隐私可以报警吗

    来源:侵权损害 时间:2022-04-20 21:39

    一、被泄露隐私可以报警吗如果个人隐私泄露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后果,并且由确凿的证据,去报警公安机关会立案的;而如果只是被泄露,但没有造成不利的后果,一般公安机关是不会立案的。但如果是大面积的泄露,虽然没有造成不利的后果,公安机关也会立案的。二、...

    被酒店泄露隐私怎么赔偿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4:35

    一、被酒店泄露隐私怎么赔偿针对被酒店泄露隐私的情形,如果侵害了消费者人格尊严、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

    网贷逾期泄露个人隐私 网贷逾期泄露个人隐私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06-06 13:04

    不可以,这属于泄露个人隐私,属于违法犯罪对方只可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或合同规定你抵押、质押的东西收过去,或者起诉你,但是不能泄露任何你个人及其他关系人员的饮食信息拍拍贷逾期几天爆通讯录可以告他们侵犯个人隐私吗?是去银监局告还是去法院告你想多了...

    快贷用微信还款会不会获取隐私-快贷用微信还款会不会获取隐私信息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3-08-13 09:45

    题目:快贷用微信还款会不会获取隐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移动支付方式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中快贷用微信还款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虽然这种还款方式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引发了一些隐私问题。那么,快贷用微信还款会不...

    泄露个人隐私怎么定罪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09-08 18:03

    一、原则上,只是故意泄露他人隐私的,不构成犯罪,这属于民事侵权行为,属于民事法律的调整范畴。二、可能构成侮辱罪,《刑法》第246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

    被别人在网络泄露隐私怎么办

    来源:侵权损害 时间:2021-09-04 06:02

    一、被别人在网络泄露隐私怎么办(《民法通则》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赔偿或者向法院起诉维权。《民法通则》第120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

    网贷逾期怎么算泄露隐私(申请网贷信息会泄露吗)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19:05

    如果没有经本人同意,就把贷款逾期的信息发给你的朋友,那么这种行为是不对的,有可能透露了个人的隐私,建议你及时还款,同时跟贷款平台说明情况。

    i贷逾期没经过本人同意私发照片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09-27 01:32

    i贷逾期没经过本人同意私发照片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通讯录已经不再只是记录电话号码的地方,而是一个存储着大量个人隐私信息的宝库。然而,在我们信任并使用手机的同时,也必须警惕手机中存储的个人信息泄露。今天,我们要谈论的话题是i贷...

    离婚案中案——医院泄露“小三”分娩病历该如何担责?

    来源:婚姻家庭 时间:2022-01-29 11:43

    案情简介小周与兰兰原系夫妻关系,离婚后因财产争议诉到法院要求分割财产。为了分得更多的财产,兰兰向当地妇幼保健院申请调取案外人红红的住院病历,病历中记载案外人红红生育一女婴,且显示红红的联系人为小周,双方关系为夫妻。红红认为妇幼保健院提供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