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借款)诈骗罪的认定标准,罪与非罪的界限
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区别罪与非罪界限的重要标准。
在认定诈骗贷款罪时,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贷款到期不能偿还,就以诈骗贷款罪论处。
实际生活中、贷款不能按期偿还的情况时有发生,其原因也很复杂,如有的因为经营不善或者市场行情的变动,使营利计划无法实现不能按时偿还贷款。
这种情况中,行为人虽然主观有过错,但其没有非法占有贷款(借款)的目的,故不能以本罪认定。
有的是本人对自己的偿还能力估计过高,以致不能按时还贷,这种情形行为人主观上虽然具有过失,但其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不应以本罪论处。
只有那些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欺骗的方法取得贷款的行为,才构成贷款诈骗罪。
2、要把贷款诈骗与借贷纠纷区别开来。
有些借贷人在获得贷款后长期拖欠不还,甚至在申请贷款时就有夸大履约能力、编造谎言等情节,而到期又未能偿还。
这种借贷纠纷,十分容易与贷款诈骗相混淆,区分二者的界限应当把握以下四点:
(1)若发生了到期不还的结果,还要看行为人在申请贷款时,履行能力不足的事实是否已经存在,行为人对此是否清楚。
如无法履约这一点并不十分了解,即使到期不还,也不应认定为诈骗贷款罪而应以借贷纠纷处理。
(2)要看行为人获得贷款后,是否积极将贷款用于借贷合同所规定的用途。
尽管到期后行为人无法偿还,但如果贷款确实被用于所规定的项目,一般也说明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诈骗贷款的故意,不应以本罪处理。
(3)要看行为人于贷款到期后是否积极偿还。
如果行为仅仅口头上承认还款,而实际上没有积极筹款准备归还的行为,也不能证明行为人没有诈骗的故意,不赖帐,不一定就没有诈骗的故意。
(4)将上述因素综合起来考察,通过多方做客观行为全面考察行为人主观心态,从而得出是否有非法占有贷款的目的,这对于正确区分贷款诈骗与借贷纠纷的界限具有重要意义。
二、与诈骗罪的界限
1、犯罪对象不同。
本罪的对象仅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受害人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而诈骗罪的对象既包括货币,亦包括财物,对象不仅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其范围比贷款诈骗罪广泛得多。
2、发生的领域不同。
本罪发生在金融领域进行贷款的过程中;而诈骗罪的领域范围则极为广泛,可以涉及任何领域,自然也包括金融领域在内。
3、侵害的客体不同。
本罪不仅会对国家、公众贷款的所有权造成侵害,同时亦侵害了国家有关金融信贷的管理制度,其属于复杂客体;而诈骗罪的客体则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4,客观行为的表现方式不完全相同。
两者行为的本质特征虽然都是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但本罪所使用的方法却是围绕骗取贷款进行的,所使用的具体方法都是与贷款所需的文件、文件有关,如虚构引进资金、项目;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等等就是如此;而诈骗罪的行为方式更多样化,有时仅凭其三寸不烂之舌便可达到骗取他人财物的目的。
5、犯罪的起点额不同。
本罪的认定为犯罪的起点数额,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五十条之规定,追诉起点金额为2万元;而诈骗罪的起点数额一般是在3000元左右。
借钱不还不属于诈骗。
如有欠条,可凭欠条到法院起诉,如没有让他补一张欠条给你。
假离婚不能逃避离婚前的债务,婚姻存续期间的共同债务,离婚后还是要共同承担的。
如果他们的离婚是对债务承担有约定,也不能对抗第三人。
可以先要求其还款,如果不归还的,可以向法院起诉,但是你先要证明这笔款项的存在及性质,款项性质不同,需要准备的材料就不同。
借钱不还不属于诈骗。如有欠条,可凭欠条到法院起诉,如没有让他补一张欠条给你。假离婚不能逃避离婚前的债务,婚姻存续期间的共同债务,离婚后还是要共同承担的。如果他们的离婚是对债务承担有约定,也不能对抗第三人。虚构事实以投资名义借钱不还?怎么办可以先要求其还款,如果不归还的,可以向法院起诉,但是你先要证明这笔款项的存在及性质,款项性质不同,需要准备的材料就不同。一个人虚构事实借了30000元:二年半只还一千元,算不算诈骗?这种借钱不还的事情,只能算是民间的经济纠纷。不能算是诈骗。如果他是向银行借钱,那......
借钱不还不属于诈骗。如有欠条,可凭欠条到法院起诉,如没有让他补一张欠条给你。假离婚不能逃避离婚前的债务,婚姻存续期间的共同债务,离婚后还是要共同承担的。如果他们的离婚是对债务承担有约定,也不能对抗第三人。...
借钱不还不属于诈骗。如有欠条,可凭欠条到法院起诉,如没有让他补一张欠条给你。假离婚不能逃避离婚前的债务,婚姻存续期间的共同债务,离婚后还是要共同承担的。如果他们的离婚是对债务承担有约定,也不能对抗第三人。虚构事实以投资名义借钱不还?怎么办可以先要求其还款,如果不归还的,可以向法院起诉,但是你先要证明这笔款项的存在及性质,款项性质不同,需要准备的材料就不同。单位使用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银行贷款,到期后不能归还贷款的,法人应承担的责任。贷款诈骗罪 一、概念及其构成 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
可能涉嫌诈骗,主要看他是否采取欺诈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借钱不还型诈骗,即借贷式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借贷的形式,骗取公私财物的诈骗方式。此类犯罪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由于犯罪人通常都是披着民间借贷的面纱实施,而且多发于亲...
凡是能够证明存在欺骗性借钱的事实依据,都可以作为证据。 一、证据的价值: 作为证据,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说明问题,能够印证某一事实的存在性,与客观事件的发生有着必然联系。 必须能够反映客观真实性。 这其中包括直接证据和旁系证据。 直接...
信用卡逾期还款:1、若逾期超过一周,那么银行会采取降低信用卡额度的方法来催还款。2、逾期一个月内,银行还会采取电话、短信告知的形式,通知还款了,否则会上征信收罚息等。这个时间段,银行不会采取什么强制措施来确保催款进度。3、逾期超过一个月甚至...
【案情】【评析】 1、行为人借钱的理由与实际用途。在正常的民间借贷中,借款人会告知债权人借款的真实用途,让债权人知晓借出资金的用途和风险,从而做出决定。而在诈骗案中,犯罪人通常会编造一些虚假的借款用途,使被害人产生其借出资金安全并能及时收回...
自愿给钱并不是不构成诈骗的理由。 诈骗在法律上的定义是虚构或隐瞒事实,骗取钱财、非法占有。 所以,所有的诈骗罪在受害人给钱时都是主动给付的,只不过是被骗情况下的主动给付,以对方自愿给钱为由,并不能构成对诈骗罪的抗辩关键看对方为什么给你钱...
转自:刑事参阅作者:海宁市人民法院 郭百顺 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 张涛裁判要旨行为人在欠有巨额债务情况下,隐瞒真相、虚构事实向他人借款,致使数额较大的借款客观上无法归还的,应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案例索引一审: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201...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中的诈骗手段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电话诈骗、短信诈骗、网络钓鱼等。这些诈骗行为会给受害者带来严重的财产损失,也会给社会的经济秩序带来不良影响。 在我们日常生...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如果对方在借钱过程中,采用了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而且目的就是把借去的钱占为己有供挥霍或者做其他违法的事情,应该就涉嫌诈骗。 关...
【裁判要旨】以工程资金需求为名向他人借款,并全部用于偿还欠账和赌博,到期无法偿还借款,应认定为诈骗罪。区分行为人借款不还的性质,应充分考虑行为人借钱时的主观故意、有无偿还能力以及对所借款项的使用情况等综合因素。案情公诉机关:重庆市彭水苗族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