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仅凭涉外仲裁条款未明确约定仲裁机构而认定无效——厦门中院

2023-06-06 03:57发布

不能仅凭涉外仲裁条款未明确约定仲裁机构而认定无效——厦门中院

本案要旨

我国承认国际性的临时仲裁。在涉外仲裁合同或合同中的仲裁条款的文字表达清楚,不会让人产生任何歧义,无需当事人补充约定就能推导出对双方之间的仲裁案有管辖权的惟一仲裁机构的情况下,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和通行的国际仲裁理论,法院不能仅凭讼争仲裁条款未明确约定仲裁机构而认定该条款无效。

简要案情

2004年3月26日,中国**象屿集团有限公司(买方,下称**公司)与**米歇尔贸易公司(MechelTradingAG)(卖方,下称**尔公司)签署一份钢材买卖合同。合同就法律适用规定:“与本合同相关的一切法律争议应当受1980年4月11日制定的《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管辖并据以解释。上述公约未规定的事项,则应参照国际统一私法协会1994年颁布的《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如上述公约及通则仍未有规定的,则应当根据国际惯例及出卖方主要营业地的法律进行管辖和解释。”合同仲裁条款内容:“与本合同相关或由本合同引起的任何争议应根据国际商会仲裁院仲裁规则,并由依据可从网址www.iccwbo.org获得的上述规则指定的一名或多名仲裁员进行最终裁决。仲裁地点为中国北京,仲裁语言为中文或英文。”

2004年8月13日,国际商会仲裁院受理由**尔公司作为申请人与**公司作为被申请人的买卖钢材合同仲裁纠纷案。

2004年9月14日,**公司向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尔公司签订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无效。

厦门中院受理该案后,于2004年11月23日进行了公开审理。

裁定理由

本案争议的焦点是:有关裁定其与仲裁条款效力争议应如何适用法律?讼争仲裁条款对于仲裁机构有无约定及其对仲裁条款效力的影响?对此,申请人认为,讼争仲裁条款约定仲裁地点为北京,依照最密切联系地的法律适用原则,本案争议应适用中国法律。根据我国仲裁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仲裁条款必须约定明确的仲裁机构,否则仲裁条款无效。被申请人则认为,讼争仲裁条款系依照国际商会仲裁院推荐的条款制作,该条款依照法国法和仲裁惯例都应当被认定为有效。即使依照中国法,该条款亦应认定为有效。

厦门中院认为,关于法律适用问题:第一,合同所约定首先应适用的《联合国国际销售合同公约》及《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系实体争议的准据法,都未涉及仲裁程序事项,故不是关于仲裁条款效力的准据法。第二,合同约定了补充或替代准据法为“出卖方主要营业地的法律”即瑞士法,但被申请人没有在举证期限内亦未在合议庭限定的期限内提交,应视为其放弃该权利。第三,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具有独立性,仲裁条款的法律适用亦不同于整个合同的法律适用。根据仲裁法理论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有关涉外商事实务问题的解答意见,当事人没有约定仲裁协议准据法但约定了仲裁地点的,适用仲裁地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没有约定仲裁地或仲裁地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法院地国的法律。既然双方明确约定仲裁地点为北京,故本案准据法为中国法律,包括我国所参加的相关国际公约、条约。

关于仲裁机构是否明确:首先,我国仲裁法第十八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认仲裁协议效力几个问题的批复》(法释[1998]27号)第四条关于当事人对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而法院应认定仲裁协议无效的规定,主要是针对国内仲裁作出的。在当时,我国同一城市有多个仲裁机构的情况较普遍,因此,仲裁法规定当事人必须选择一个明确的仲裁机构。此外,我国不承认在我国领域内的临时仲裁,故国内立法规定当事人必须约定明确的仲裁委员会。其次,我国参加的《联合国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即《纽约公约》)第一条第二项规定:“\'仲裁裁决\'一词不仅指专案选派之仲裁员所作裁决,亦指当事人提请之常设仲裁机关所作裁决。”我国未对该条款保留,由此可确定我国承认国际性的临时仲裁。法院不能仅凭讼争仲裁条款未明确约定仲裁机构而认定该条款无效。第三,双方当事人采用了国际商会推荐的标准仲裁条款作为本案争议的仲裁条款。双方约定仲裁适用国际商会仲裁院的仲裁规则并依照该规则组成仲裁庭。该仲裁条款的文字表达清楚,不会让人产生任何歧义,无需当事人补充约定就能推导出对双方之间的仲裁案有管辖权的惟一仲裁机构是国际商会仲裁院。根据当事人所选择的仲裁规则,足以组成仲裁庭以及审理双方之间的合同纠纷。国际商会仲裁院是常设仲裁机构,其推荐使用的仲裁条款普遍为各国当事人所接受。国际商会所制定的大量规则已成为国际贸易的惯例。仲裁的最初形式就是临时仲裁,后来才有机构仲裁。在机构仲裁的情况下,仲裁裁决并不是机构做出的,而是仲裁庭或独任仲裁员依据当事人约定的规则或该机构的规则和其他法律规定做出。仲裁机构对仲裁事务提供管理和服务。通行的国际仲裁理论认为若采用常设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而未约定由该机构仲裁且未约定其他仲裁机构的,推定规则被适用的机构有权仲裁有关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处理涉外仲裁及外国仲裁案件的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第二十六条规定:“当事人仅约定适用某一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但未约定由该仲裁机构仲裁的,人民法院应认定其规则应被适用的仲裁机构有权仲裁有关案件。”此虽不是生效的司法解释,但反映了我国通行的仲裁法理论观点。依照该理论,应认定讼争仲裁条款有效。最后,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就是要将争议提交国际商会仲裁院仲裁。如果根据我国国内法的规定认定该仲裁条款无效,显然有鼓励我国当事人不诚信履行合同之虞。


相关知识

    仲裁与调解相结合——我国仲裁的特色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29 03:15

    内容摘要:诉讼不如仲裁,仲裁不如调解,而调解又不如预先防止发生法律纠纷,这几乎是不言而喻的。[1](520)将调解与仲裁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能促使纠纷得以更快更经济地解决。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结合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

    紧急避险在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中的适用——浙江宁波中院

    来源:交通事故 时间:2021-08-27 07:26

    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当事人的行为符合紧急避险构成要件的,可以适用紧急避险的法律规定,并据此确定当事人应承担的赔偿责任。 案情 2007年7月5日晚,张*飞驾驶浙BEJ310号二轮摩托车(未使用灯光)从浙江省宁海县长街镇三村村驶...

    关于律师法律思维和适用逻辑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27 17:52

    这里介绍五种在法律适用中的常见习惯性思维错误:1. 捆绑替代;2. 割裂折中;3. 节外生枝;4. 苛于选择;5. 法外裁判。 1. “关联问题——捆绑替代&rdquo...

    枉法仲裁罪思辨——仲裁性质两分法与比较法下的考量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29 16:57

    【内容提要】枉法仲裁罪的设立是有利有弊、且基本上利大于弊的,但利弊之争并非问题的关键所在。关于枉法仲裁罪的争议,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仲裁的性质上。运用仲裁性质的两分法,可发现仲裁责任属于仲裁的外部关系、应主要从司法性来考量。仲裁的外部关系及其...

    新三板法规: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章程必备条款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2-04-20 13:20

    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章程必备条款 2013年1月4日 第一条公司章程应当符合本指引的相关规定。 第二条章程总则应当载明章程的法律效力,规定章程自生效之日起,即成为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公司与股东、股东与股东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具有...

    当国际贸易合同的约定仲裁地存在几个时,我们该如何选择

    来源:合同事务 时间:2021-08-31 14:10

    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或者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当事人可以补充协议;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 仲裁协议的存在是整个仲裁程序得以顺利展开的基石。具体类型如下: 一、存在完备有效的仲裁条款时,作为法院驳回起诉的依据。 法律依...

    约定管辖地为“合同签订地”中存在的问题

    来源:合同事务 时间:2022-07-02 11:22

    随着诉讼手段在合同纠纷中的广泛应用,管辖条款(又称“争议解决条款”)逐渐成为合同必备条款。 管辖条款的约定至关重要,一旦合同双方在履约过程中发生无法或不便“私了&rdq...

    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27 11:12

    本篇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以下简称《担保制度解释》)中关于保证合同的内容进行实务解读。 保证是实务中最常见也是最常用的担保方式,个人、企业、专业人士应予透彻...

    保险合同的订立—保险合同的生效

    来源:合同事务 时间:2021-08-26 09:50

    保险合同的生效与成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保险合同的成立,是指合同当事人就保险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一致协议;保险合同的生效,指合同条款对当事人双方已发生法律上的效力,要求当事人双方恪守合同,全面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保险合同的成立与生效的关系有两种...

    最高法公报案例二则:“先裁后审”及“重复诉讼”

    来源:行政诉讼 时间:2021-11-23 14:01

    1一、生效仲裁裁决或法院判决已驳回部分请求,执行中又提出执行异议之诉,是否构成重复诉讼关于重复诉讼的问题,可见下表中的相关规定,普遍印象是针对两次诉讼(非涉仲裁)中因诉讼标的、两诉的法律关系等存在争议来界定是否构成重复诉讼。但本案涉及前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