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聋哑人犯罪的刑事责任是怎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聋哑人犯罪,应当和健全人一样依照法律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予以正视,但从人道主义的精神出发,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并不等于必须或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而是根据行为人辨认、控制能力以及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对于那些手段残忍、情节恶劣,危害后果特别严重的,也可以不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聋哑人不属于无责任能力的人,他们没有丧失辨别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但由于他们在生理上有缺陷,智力发展受到一定限制,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毕竟比健全人要差一些,从而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对客观事物的了解,甚至作出错误的判断,但如果以自己的生理缺陷而无视法律,严重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同样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刑法之所以规定对盲人犯罪、聋哑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主要是考虑视觉等重要功能的丧失会导致人的认知、交流等能力下降,不能正常融入社会生活,其辨认自身行为性质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也弱于常人,故追究其刑事责任时可以从宽处罚。
二、聋哑人犯罪的行为特点:
聋哑人违法犯罪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盗窃、抢劫、抢夺等违法犯罪;
因报复行凶的违法犯罪;
为满足生理欲望的性违法犯罪;
诈骗钱物的违法犯罪。
聋哑人的违法犯罪的主要特点:
1、作案手段简单直接、目的明确。
聋哑人违法犯罪大多与其生理缺陷有关,甚至以此作为掩护手法。他们作案的目的主要是针对财物,另有一部分是由于缺乏社会道德观念的正确引导而发生的侵犯公民人身的违法犯罪行为。由于社会群体对聋哑人违法犯罪缺乏防范,大多对其抱着同情的态度,使其容易得逞。聋哑人在钱财上,一般不大可能像健全人那样侵占、受贿,他们围绕钱物往往采取最直接、粗暴的偷盗、抢劫、抢夺方式。
2、团伙犯罪已经成为一大趋势,情节恶劣。
聋哑人团伙违法犯罪作案频率高且快,作案时分工明确。一些聋哑人团伙在实施抢劫、抢夺时,手段凶残,社会危害性极大。
3、被他人引诱、教唆、操纵作案。
一些不法分子专门引诱、教唆、操纵聋哑人违法犯罪。聋哑人文化素质偏低,大多处于文盲状态。他们当中有的仅能陈述自身及家庭情况,有的则由于愚昧无知,根本不能提供自身及家庭情况。特别是聋哑青少年,由于缺乏辨知能力,法律观念淡薄,很容易受到社会不法分子的操纵、教唆,进而走向违法犯罪道路。
聋哑人犯罪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行为,但是由于生理的缺陷,会造成他们的认知水平跟其他正常的同年人会有比较大的差异,所以说在这一点上,对于聋哑人的犯罪行为是有单独规定的,对聋哑人的犯罪行为可能会从轻处理。
广东汕头潮阳警方通报,2021年6月3日,一名聋哑老人在家中遭数名学生殴打并抢夺财物,于6月4日抓获两名嫌疑人邱某南、林某涛,当天下午另有两名嫌疑人邱某江、刘某辉到公安局投案自首,该名老人损失程度为轻微伤。涉案四人均被依法予以刑事拘留。 ...
聋哑人犯罪会被判刑吗?如何处罚 答案是肯定的!聋哑人犯罪也会被判刑的,只是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刑事诉讼法》第十九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聋哑人犯罪如何处罚 由于刑法规定对又聋又哑的人或者...
检察院对已构成犯罪,但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可免除刑罚的被告人所作出的不提请人民法院审判而终结诉讼的处理决定。人民检察院对自己侦查终结的案件和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均可作出免予起诉的决定。免予起诉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① 被告人的行为...
展开全部 检察院对已构成犯罪,但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可免除刑罚的被告人所作出的不提请人民法院审判而终结诉讼的处理决定。 人民检察院对自己侦查终结的案件和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均可作出免予起诉的决定。 免予起诉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
展开全部 检察院对已构成犯罪,但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可免除刑罚的被告人所作出的不提请人民法院审判而终结诉讼的处理决定。 人民检察院对自己侦查终结的案件和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均可作出免予起诉的决定。 免予起诉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
1、法律援助中心在对聋哑人援助工作中始终以感化、关爱为指导思想。对那些已经犯罪的聋哑人,不能遗弃、厌恶他们,而是尽力帮助他们早日走到正路上来,以关爱、教育和感化为主,关心聋哑人的心理健康,使他们认识到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性,引导他们自强、自立...
展开全部 检察院对已构成犯罪,但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可免除刑罚的被告人所作出的不提请人民法院审判而终结诉讼的处理决定。 人民检察院对自己侦查终结的案件和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均可作出免予起诉的决定。 免予起诉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
伪证罪构成的四个要件是怎样的一、伪证罪的主体要件伪证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在刑事诉讼中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证人,是指根据司法机关的要求,陈述自己所知道的案件情况的人。鉴定人,是指司法机关为鉴别案件中某些情节的真伪和事实真相...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侦查、起诉、审判中,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作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的行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所谓作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指证人作了虚假的证明,鉴定人作了不符合事实真相的鉴定,记录...
二、残疾人法律援助政策是什么? 1、确因经济困难,不能支付或不能完全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有充分理由证明为保障自己合法权益需要法律帮助的; 2、残疾人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没有委托辩护律师的; 3、刑事案件; 4、请求给付赡养费、抚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