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公司法缓刑人员的任职限制有哪些规定
一、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包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宣告缓刑的,其职务自然撤销,安排不具有职务的临时工作。为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特长,除利用专业技术进行犯罪活动被判缓刑的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安排其一定的技术工作。降低原工资待遇,按低于开除留用察看人员工资待遇发给临时工资。缓刑期间悔改表现好的,缓刑考验期满后可以分配正式工作,重新确定职务和工资等级;表现不好的,予以开除。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拘役期满释放后,经上级主管机关批准收回的,分配适当工作,重新确定职务和工资等级,重新确定的职务和工资等级应低于拘役前的职级和工资待遇。被判缓刑后,不一定被开除公职。
签订劳动合同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工商部门按照《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六条的规定,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五年,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对该企业不予年审,算是发现得早,并采取了相关措施,还不算太晚。
二、对于国企公司法缓刑人员,法律、行政法规有不同的规定。
第一,国企公司法缓刑人员是企业职工的,根据国务院《职工奖惩条例》及行政解释、劳动人事部办公厅《关于执行国务院〈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中几个问题的复函》的有关规定,国企公司法缓刑人员与单位的劳动合同自行解除,不发给生活补助费;一般可不予开除,给予留用察看一至两年的处分,留用察看期间,停发工资,发给生活费。
第二,国企公司法缓刑人员是企业领导的,根据两高两部有关司法解释规定,不能担任国有或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的领导职务。根据《公司法》第146条规定,犯贿赂等罪被判处徒刑,执行期满未逾5年的,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和财务人员。缓刑考验期间,虽不是执行刑罚期间,但更不是执行期满;上市公司是公众公司,为了公司的信誉和减少股民的风险,依法不应续聘缓刑人员任上述职务,可安排非职务或技术性的临时工作。
以上就是小编搜集整理到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国企人员犯罪对整个公司的信誉和形象都有很大的影响,对公司和社会来说都是不好的,所以,很有必要对缓刑人员的任职进行限制。如果您对此依旧感到困惑,或者您还有什么相关法律问题需要解答,欢迎您到律聊网进一步咨询。
一、关于股份转让的规定 (一)公司法规定 1、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2、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3、公司董事、...
一、缓刑期间能否竞选村委会成员一个人因违法犯罪正在服刑的人,在对自身的基本管理教育问题没有解决、自身自由尚受限制的情况下,即便未被剥夺政治权利,也无法带领村民依法自治,不应具备村委会成员的任职资格。《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村民委员会的性质...
注册公司经常会涉及到股权转让的问题。这个时候大家就需要查阅最新的《公司法》知晓对于公司股权转让的注意事项。那么公司法股权转让规定都有那些内容特别需要注意?特别是在进行股权转让的时候都有哪些限制规定?接下来请看解读。依法律的股权转让限制,即各...
不应该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没有规定啊。法律规定在缓刑执行期间、单位应当配合当地派出所执行,不得解除劳动关系。
1.纪检监察干部必须熟知的政策法规有哪些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财政违法行为处...
任职回避 任职回避,又称职务回避,是指对有法定亲情关系的公务员,在担任某些关系比较密切的职务方面做出的限制。 (1)任职回避亲属 ①夫妻关系;②直系血亲关系,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③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包括...
一、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不是委托诉讼代理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的才是诉讼代理人。 二、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 ...
1.求干部管理工作相关法律、法规、条例、条款及规定 干部管理太概括了,具体是行政机关的干部?司法系统的干部?党的干部?军队的?社会组织的干部?其实这里面,只有行政机关的干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条例、规章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其它的只不过...
在刑事诉讼当中哪些人是不能担任刑事案件的辩护人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3条第2款和最高人民法院《适用刑事诉讼法解释》第35条规定,下列人员不得被委托担任辩护人: 1.被宣告缓刑和刑罚尚未执行完毕的人; 2.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 ...
竞业限制的法律规定 1、《劳动合同法》 第23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