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隐名股东协议是否有法律效力?
有法律效力,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一般通过协议的方式约定由隐名股东出资并享有股东利益,而将名义股东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公司股东,该约定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情形下,在隐名股东和名义股东之间具有约束力,对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在司法实践中,隐名股东是指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并且以他人名义记载为公司股东,被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公司股东的实际出资人。与其相对应的是名义股东,即公司章程、股东名册或其他工商登记材料记载的投资人。
二、隐名股东的法律特征
1、隐名股东以他人名义实际履行出资义务
隐名股东以他人名义实际出资认购公司股份,显名股东并未认购公司股份或未全部认购公司股份。也即实际的出资认购人是隐名股东,而公司的章程、股东名册或其他工商登记材料记载的投资人却为显名股东。
2、隐名股东基于合同关系产生
在日常的公司运营中,由于公司章程未登记实际投资人为股东,现行法律法规也未对隐名股东的性质及其法律地位作出明确规定,致使实际投资人在行使权利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困境,于是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在遵守现行法律的前提下依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订立契约(在这里不包含为规避法律而借用他人名义出资的情形),以此来约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3、隐名股东的股东权利不能对抗第三人。
对这一法律特征,我国《公司法》作了明确规定:
《公司法》三十二条第三款:公司应当将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其出资额向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未经登记或者变更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4、隐名股东承担公司的盈亏风险
与“名为投资,实为借贷”的法律关系不同,隐名投资是投资而非借贷。因此,隐名股东需要承受投资风险,并不享受借贷的固定收益。
隐名股东一般是不参与公司的生产和经营等情况的,对于协议的具体情况可以基于实际的出资情况来进行认定,特别是对于协议的签订时,需要由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处理,如果一方存在违约等情况的还需要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很多企业家积累了一定财富后,开始投资各种股权项目,因为种种原因不想显名,而选择让别人代持股份,那么,股权代持关系能否受到法律保护?签订股权代持协议,应注意哪些事项呢?以下我们结合案例来分析。 案例: ...
甲公司由4位发起人设立,每人出资250万,注册资本1000万元。其中,股东李某因缺乏足够的出资能力,拟向朋友张某借款150万元。 张某听李某介绍该公司前景后,产生投资意愿,两人遂商定张某作为隐名股东,投入...
编者说:股权代持是许多高净值人士选择的管理财富的手段之一,在生活中也较为常见,同时也是家族财富管理中较为重要的一大主题。近几年因隐名投资引发的代持股纠纷持续增长,近日上海二中院在《股权代持纠纷案件审判白皮书》中对2012年至2016年审理的...
指实际出资人与他人约定,以他人名义代表实际出资人享有股东权利、履行股东义务的一种股权或股份处置方式。 代表持股权益的相关法律要点 1.代理持股协议的效力: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投资者与名义投资者签订合同,约定实际投资者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名...
实践中,公司相关文件中记名的人(名义股东)与真正投资人(隐名)相分离的情形并不鲜见。 隐名股东出于各自原因不便显名为公司股东,故而与名义股东签订股权代持协议,由此成为公司股东。但是,由于隐名股东本身隐蔽性...
要想知道代持股协议的效力问题,首先要先了解什么是代持股协议?代持股协议的双方当事人是谁? 代持股协议是实际出资人和名义股东之间签订的,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代为持有股份...
公司股东归于公司挂号的必要事项,股东应当配合公司照实披露其股权信息。 部分出资人出于各种各样的考虑将股权交由别人代持,而代持行为往往给实践出资人造成股东身份难以转正、股权代持协议被确定无效、显名股东歹意损...
A公司成立,其股东分别为某B有限公司(占股42%)、某C有限公司(占股29%)、某D公司(占股29%),而某B有限公司实际只拥有A公司29%,另外13%股权帮张三等六人代持。 张三等六人与某计算机公司签订...
文:吴取彬 隆安(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导读:隐名股东是否可以直接从公司分红?还是必须通过显名股东处取得分红,可以说长久以来困扰很多隐名股东。然而,最高院在2006年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与联大集团、润华集团有限公司股权确权纠纷一案中为...
裁判要旨】通过隐名代持方式投资拟上市公司,因违反相关股权清晰的监管规则,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而无效;代持协议无效,因代持所产生的投资收益应根据双方过错以及贡献大小等情况进行公平与合理的分割。该案中,原告杨金国在常州亚玛顿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前,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