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抢劫属于重罪,而且表现形式多样。实践中对行为人定罪之前,需要先对相关行为做出认定,此时就离不开抢劫罪的构成要件内容。那么大家知道哪些是抢劫罪的构成要件吗?瑞律小编马上在下文中为您做详细解答。
一、哪些是抢劫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对于抢劫犯来说,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抢劫财物,侵犯人身权利,只是其使用的一种手段。无论犯罪嫌疑人是否取得财物,也不论被抢财物价值的大小。只要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并当场采取暴力或暴力相威胁手段,就构成抢劫罪。“数额特别巨大”和“致人特别严重伤残或死亡”只是本罪从重处罚的两个情节。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所谓暴力,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的身体实行打击或者强制。抢劫罪的暴力,是指对被害人的身体施以打击或强制,借以排除被害人的反抗,从而劫取他人财物的行为。这里的其他方法,是指行为人实施暴力、胁迫方法以外的其他使被害人不知反抗或不能反抗的方法。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依刑法第17条规定,年满14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该罪的主体。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将公私财物非法占有的目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故意内容就不构成本罪。如果行为人只抢回自己被偷走、骗走或者赌博输的财物,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不构成抢劫罪。
二、抢劫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根据刑法第263条的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应当立案。抢劫罪是行为犯,刑法对构成抢劫罪没有规定数额、情节方面的限制,只要行为人当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实施了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无论是否抢到钱财,也不论实际抢到钱财的多少,原则上都构成抢劫罪,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
实践中,在对抢劫行为进行认定的时候,就需要结合法律中规定的抢劫罪的构成要件与立案标准内容,某个行为同时满足这两方面的,那么才会被定为抢劫罪,之后才能对以此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以上就是瑞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哪些是抢劫罪的构成要件”的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什么是抢夺罪?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需要了解抢夺罪的构成要件以及抢夺罪的认定标准。除此之外,还要把抢夺罪与抢劫罪区分开来,这是两个易混淆的概念。下面是瑞律网的小编为您提供的相关信息:一、抢夺罪概念简述抢夺罪(刑法第267条),是指以非法...
概念 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是指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夺取枪支、...
一、累犯的类别有哪些 所谓累犯,是指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被判处一定的刑罚之罪的罪犯。 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殊累犯两种。 1、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
概念 战时残害居民、掠夺居民财物罪,是指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残害无辜居民或者掠夺无...
司法实践中,常以行为手段是否具有当场性来区分抢劫罪与绑架罪,而当未成年人作为人质,逼迫人质的亲属当场交付财物时,依据该标准又如何定罪?为使法律人对区分绑架罪与抢劫罪的标准有更为深入的认识,本期小编整理了相关裁判规则和实务观点,供法律人参考。...
1.本罪的主体是年满十四周岁的人。 2.在主观方面,本罪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故意的内容必须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 3.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也称作双重客体,即不仅侵犯了公私财物所有权,同时也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往往造成人身伤亡。但...
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抢劫罪是行为犯,刑法对构成抢劫罪没有规定数额、情节方面的限制,只要行为人当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实施了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无论...
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抢劫罪是行为犯,刑法对构成抢劫罪没有规定数额、情节方面的限制,只要行为人当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实施了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无论...
(一)直接反驳法 被告人及辩护人在庭审辩论中有时回避实质性问题,抓住表面特征来掩盖事实真相,在次要枝节问题上做文章。公诉人可以采取抓住主要矛盾,攻击要害的直接反驳法进行答辩。所谓直接反驳法,就是抓住对方的错误实质,主动出击进行反驳,以期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