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网络犯罪,一般是指行为人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网络对其系统或信息进行攻击,破坏或利用网络进行其他犯罪的总称。网络犯罪调查就是对网络犯罪行为进行寻找侦破。
特点:第一,成本低、传播迅速,传播范围广。
第二,互动性、隐蔽性高,取证困难。
第三,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第四,网络犯罪是典型的计算机犯罪。
二、
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网络对其系统或信息进行攻击,破坏或利用网络进行其他犯罪的总称。既包括行为人运用其编程,加密,解码技术或工具在网络上实施的犯罪,也包括行为人利用软件指令。网络系统或产品加密等技术及法律规定上的漏洞在网络内外交互实施的犯罪,还包括行为人借助于其居于网络服务提供者特定地位或其他方法在网络系统实施的犯罪。简言之,网络犯罪是针对和利用网络进行的犯罪,网络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危害网络及其信息的安全与秩序。
三、
计算机网络犯罪对其系统及信息安全构成严重的危害。因为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所构建的信息社会区别于工业社会的重要特征就在于信息的生产和使用在社会生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由于网络的广泛应用,社会各领域更依赖于信息,破坏社会信息安全将导致整个社会正常秩序的被破坏表现为:
(一)对自然人的威胁。计算机网络犯罪对个人的威胁是形形色色的,突出表现在:对知识产权的威胁,侵犯个人自由,侵犯医疗资料等个人信息,侵犯、破坏个人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通过互联网对财产权进行侵犯,对e-mail系统进行破坏等等,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二)对企业的威胁。计算机网络犯罪对企业的威胁,主要针对企业受保护的财产、专有技术。对于金融界来讲,由于对伴随金融电子化发展而出现的计算机犯罪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相当一部分银行、证券等单位没有从管理制度、人员和技术上建立起相应的业务安全防范机制和措施,致使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三)对国家的威胁。主要表现在:一是恐怖组织上网,大肆发布恐怖信息,渲染暴力活动;二是邪教组织上网,极力宣扬种族歧视,煽动民族仇恨,破坏民族团结,宣扬邪教理念,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煽动社会不满情绪,以至暴力活动;三是西方势力上网,传播他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进行文化渗透、侵略。
(四)计算机网络犯罪对我国现行立法的冲击。
1、罪名欠缺,制度体系不完备。对此类犯罪只规定两种罪名,即非法入侵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罪,而日前在计算机互联网领域严重危害社会、足以构成犯罪的行为远超出其调整范围,原有的法律规定已不能很好的应对迅速出现的形形色色的计算机网络犯罪现象,法律的滞后性明显的表现出来。
2、现有相关法律规范存在漏洞。刑法第285条规定,禁止“黑客”非法侵入的是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却把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金融、电子、水利、交通等领域的重要计算机信息系统排除在非法侵入及涉及信息系统罪的保护之外。刑法第286条只规定了用技术手段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且破坏的对象仅限于计算机软件,这就不能包括用物理手段来破坏计算机硬件或附件的行为。
3、犯罪构成设计不合理。目前对计算机犯罪的主体仅限定为自然人,但从实践来看,有些单位为了获取不法利益或者为了维护自身的市场利益,不惜使用计算机网络犯罪手段造成严重的危害。刑法规定的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只限于故意犯罪,这是不够的,至少对于那些因严重过失导致某些重要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遭破坏,造成严重后果的,应追究刑事责任,否则达不到惩治犯罪的目的。
随着社会网络化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对网络的依赖日益加深,一旦遭到侵入和破坏,后果将不堪设想。以上是瑞律网编辑对网络犯罪的概念和特征的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果您不懂如何起诉,可以咨询瑞律网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从法律的角度来讲,1998年4月18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明确指出,传销经营不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已造成严重危害,对传销经营活动必须坚决予以禁止。对传销和变相传销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据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认定并进行...
二、准确把握套路贷与民间借贷的区别(一)关于套路贷的概念《意见》第1条对于什么是套路贷作出了定义。套路贷既不是一个法律概念也不是一个政策概念,而是在办案实践中对假借民间借贷之名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类型化违法犯罪的概括性称谓。因此,套路贷在之前...
故事描述联邦调查局特别探员Avery Ryan奉命组建网络犯罪处(Cyber Crime Division)来侦破涉及网络的重大案件,在犯罪分子的大脑中形成概念、在网络上实施、在现实生活中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件。Avery Ryan深知今天的技...
这种概念的区分点在于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状态,是以客观发生的行为存在,还是以一种可预见的、必然的趋势存在。作这种区分的价值在于一方面使法律服务于现实,另一方面又要确保法律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涵盖性,从而维持必要的稳定,从而使现行立法在两者价值的冲...
理顺网络犯罪案件的管辖入口李玉萍网络犯罪的跨区域性特征使其与我国现有刑事法所确立的地域管辖原则存在内在的紧张关系,尤其是在跨区域的涉众型、多层级链条网络犯罪中,管辖问题已经成为司法机关执法办案时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数据显示,截至2016...
网络违法行为就是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网络对其系统或信息进行攻击,破坏或利用网络进行其他犯罪的总称。 既包括行为人运用其编程,加密,解码技术或工具在网络上实施的犯罪,也包括行为人利用软件指令。 网络系统或产品加密等...
大罪不是法律概念 只能看当事人的理解 网络犯罪有很多,处罚也不同,大约如下: 第二百八十五条【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违反国家规定,侵入...
网络诈骗案件不好破案,现有信息包括嫌疑人的姓名及帐号都有可能是假的。有价值的信息太少会造成警方的调查、取证、抓捕等各方面的困难。 一般网络诈骗案件侦查困难的原因取决于网络诈骗案件的特征,其包括以下特征: (一)跨地域性:这是互联网跨地域性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呈现多样化的特征,越来越多的新兴事物出现在人们的眼中,逐渐改变了原有的社会客观存在结构,对原有法律体系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冲击,从而带来了许多全新的法律规范需求。 面对越来...
近年来,涉及大学生求职却踏入犯罪的警情较为频繁,大学生为了切身利益应当对求职过程中的刑事法律风险引起高度重视。 现在,有些犯罪团伙将网络诈骗、网络赌博、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实行公司化运作模式,通过采取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