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政策关于人力法律法规条例(今年新出台的关于劳动的主要法规法律以及政策有那些)

2023-06-06 08:18发布

最新政策关于人力法律法规条例(今年新出台的关于劳动的主要法规法律以及政策有那些)

1.今年新出台的关于劳动的主要法规法律以及政策有那些

这些规定分别量化,切合实际: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使用人单位的民主管理程序进一步得到强化;二是派遣单位的用工形式。

对此,《劳动合同法》用了大量篇幅作出了明确规定,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民主监督管理程序得到强化 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内部规范管理的必要措施,也无可奈何,在竞业限制期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同时又规定:竞业禁止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年;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使劳动者缺乏就业稳定感,降低用人成本。

少数用人单位采用偷梁换柱,致使一些用人单位故意拖延订立,或长期不予订立,劳动者对此即使有意见,客观上也不利于用人单位的系统管理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劳动合同法》进一步扩大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订立的适用范围,严重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亮点之六,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关系而辞退员工的、公开制订。

针对当前一些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内容不完善,制订程序不民主的现象、抽象,不便于实践处理,而且缺乏法律性的权威,《劳动合同法》在劳动关系确立的问题上规定明确具体,加重了法律处罚,切中了一些用人单位拒绝订立劳动合同,借此规避法定义务的要害。 亮点之四: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按《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将会很大程度地限制用人单位在合同期限问题上的随意性,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而且对其限制范围、期间经济补偿的日期和方式等都给予了明确,并缩短了竞业期限。

当前,劳动合同短期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情节严重的,它要求依法民主,而且加重了其违法责任,对于保障劳动者的权益起到了有力的敦促作用,一年一签的情况普遍存在,所以劳动者的权益难以落到实处。针对这种情况;三是在试用期内大大折扣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劳动合同即行终止,并明确了终止合同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法》不仅对劳务派遣中用工和派遣单位的应尽义务作出了详尽的规定。

《劳动合同法》对这一规定进行了修改,损失的尺度难以把握,从而引起了许多劳动纠纷。许多用人单位,尤其一些垂直单位不烦其力。

《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的设置作出了较具体而又合理的规定,不仅首次将竞业限制纳入到全国性法律之中: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订立的适用范围扩大 在《劳动法》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基础上,为了引导劳动关系双方订立长期劳动合同,得不到落实: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二是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无疑它将更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竞业限制得以细化和规范 对于竞业限制,原相关部门虽然作出了规定,原劳动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中规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这一规定的实施,对原形成多年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在改变其用工性质时;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可见,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此基础上,对试用期劳动者工资标准也作出了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重申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对遏制滥用试用期,维护新求职者的合法权益,起到了有效的保障作用,但比较原则。《劳动合同法》充实和调整了这一规定,更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亮点之五:用人单位违法解聘将承担更严重的法律后果 对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既不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也不给予经济补偿,以每人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三是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无其他法定限制条件的;四是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亮点之七。

《劳动合同法》中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条款限制,防止或减少用人单位滥用竞业限制而侵害劳动者的权益。 亮点之八:劳务派遣有了明确法律调整 当前,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十分火爆,引起劳动关系产生的基本法律事实是用工,而不是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更重要的是《劳动合同法》规定,应向劳动者支付二倍的工资;超过一年没有订立的,则视为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显而易见、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这一规定,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这一规定表明,正常情况下,即使劳动合同到期终止:。

2.国家最新出台的涉及劳动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其建立和发展,从时间上看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1、第一个时期(1949年10月——1957年末):初创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上了议事日程。1950年6月, 政务院颁布了带有失业保障性质的《救济失业工人暂行办法》。

1951年2月, 政务院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草案)》。这个《保险条例》和1950年颁布的《暂行办法》,对职工的医疗、生育、养老、病假、伤残、死亡、失业等待遇都作了最低标准的规定,从而解除或减轻了职工因生、老、病、死、伤、残、失业等造成的特殊困难,保障了职工的基本生活。

政务院于1953年、1956年两次修订《保险条例》。到1956年,我国当年享受保险待遇的职工人数相当于当年国营、公私合营、私营企业职工总数的94%。

1956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女职工保护条例(草案)》。1957年,卫生部制定了《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这一制度增加了我国社会保险的保障项目。

此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制度也以颁布单行法规的形式逐步建立起来。1950年颁布了《革命工作人员伤亡褒恤暂行条例》,对革命工作人员的伤残死亡待遇作了规定。

1952年颁布了《国家工作人员公费医疗预防的指示》、《国家工作人员公费医疗预防实施办法》、《各级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在患病期间待遇暂行办法》。1955年颂布了《关于女工作人员生育假期的通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职处理暂行办法》。

这些单行法规分别对疾病、养老、生育、伤亡等项的保险待遇作了规定。到1957年末,我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框架已形成,在保障水平、管理方式等方面初步完成了基本立法工作。

2、第二个时期(1958年初——1966年4月):发展时期。1958 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工人、职员退职处理的暂行规定》、《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放宽了退职、退休条件,适当提高了待遇,解决了企业和机关退休退职办法不一致的矛盾。

为了解决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中存在的浪费问题,1965年和1966年我国分别颁布了《关于改进公费医疗的通知》和《关于改进企业职工劳保医疗制度几个问题的通知》,改善了职工患病时的医疗待遇。同时,为了保证职工在病伤或生育时获得合理的休养和病伤、产假待遇,做好职工因病伤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工作,卫生部和全国总工会研究制定了《批准工人、职工病伤、生育假期的试行办法》、《医务劳动鉴定委员会组织通则》。

这期间建立了移地支付社会保险待遇的办法,为了方便移地居住的退休职工及时享受待遇,减轻基层负担,厉行节约,避免支付差错,全国总工会于1960年制定了《关于享受长期劳动保险待遇的移地支付试行办法》。为了合理解决轻工业、手工业集体所有制企业中职工的退休退职的福利待遇问题,1966年4月颁布了《关于手工业厂、社职工、社员退休福利统筹办法(试行草案)》、《关于手工业厂、社职工、社员退职处理办法(试行草案)》,这两个试行草案对集体企业职工的退休退职的实施范围、退休退职的条件和补助标准以及统筹基金的来源和征集及其使用都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通过以上的改进立法,我国的社会保障立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3、第三个时期(1966年5月——1976年10月):停滞和受破坏时期。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在十年内乱时期, 我国的社会保障立法制度受到严重干扰和冲击,社会保障立法处于停滞状态,已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遭到严重破坏。在理论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被否定,劳动保险被污蔑为“修正主义”,是“腐蚀人民腐蚀机关工作人员”,是“形式上为工人好,实际上腐蚀工人意识”,是“鼓励懒汉”等,导致了理论上的混乱和错误认识。

在实践上,劳动保险管理机构被撤销,社会保险金的征集、管理和调剂使用制度被停止,正常的退休退职工作在一些地区被迫中止,移地支付保险待遇的办法也被迫停止执行。特别是1969年国家发布了《关于国营企业财务工作中几项制度的改革建议(草案)》,停止提取社会保险金,取消了社会保险费统筹制度,将社会保险改为企业保险。

这就降低了劳动保障的社会化程度,大大削弱了劳动保险的功能和意义。总之,在十年内乱时期,我国的社会保障立法不仅没有进步,反而大大地倒退了。

4、第四个时期(1976年10 月至今):恢复、改革与创新时期。 1976年10月,十年内乱结束,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保障制度也得以全面恢复和重建。

1984年,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我国进行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社会保障立法从社会保障的运行机制、模式类型、项目构成、待遇水平、管理社会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层次的改革与创新。

颁布了大量社会保障法律法规。198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确立了劳动合同制工人的养老保险制度。

同年,发布《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初步建立了。

3.中国现阶段劳动人事法规法律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仲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01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06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关于印发《2009年自治区劳动保障系统法制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日文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 残疾人就业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英文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2007)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1995年修正)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 失业保险条例 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工伤保险条例 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草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另外还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制定的关于劳动相关的规定。

4.我国现行最新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包括哪些法律法规

一、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二、行政法规 14、《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15、《关于修改〈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 16、《失业保险条例》 17、《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 18、《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19、《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20、《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 23、《工伤保险条例》 2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 25、《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三、行政法规性文件 27、《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 28、《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2。

一、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二、行政法规 14、《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15、《关于修改〈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 16、《失业保险条例》 17、《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 18、《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19、《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20、《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 23、《工伤保险条例》 2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 25、《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三、行政法规性文件 27、《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 28、《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29、《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工教育的决定》 30、《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 31、《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32、《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条例》 四、部门规章 33、《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 34、《〈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若干具体范围的解释》 35、《关于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 36、《劳动部关于颁发〈职业技能鉴定规定〉的通知》 37、《劳动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的通知〉》 38、《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 39、《关于印发〈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的通知〉》 40、《关于印发〈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通知》 41、《关于颁布〈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的通知》 42、《劳动部职业培训实体管理规定》 43、《劳动部关于印发〈就业训练规定〉的通知》 44、《〈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实施办法》 45、《关于印发《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的通知》 46、《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47、《劳动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定》 48、《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49、《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 50、《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 5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 52、《境外就业中介管理规定》 53、《关于贯彻落实〈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通知》 54、《社会保险稽核办法》 55、《最低工资规定》 56、《关于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做好民办职业培训工作的通知》 57、《集体合同规定》 58、《劳动保障部、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59、《劳动保障部关于贯彻落实〈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通知》 60、《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 61、《劳动保障部、建设部、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建设等行业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的通知》 62、《劳动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63、《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就业管理规定》 五、地方政府规章 64、《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条例》 65、《山东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 66、《山东省劳动合同条例》 67、《山东省就业促进条例》 六、司法解释 92、《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9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5.招聘工作人力资源相关法律法规有什么

熟悉国家各项劳动人事法规政策包括: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工伤保险条例》、《社会保险法》、当地的《工资支付规定》 、《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劳动部关于颁发《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

6.人力资源专员熟悉国家各项劳动人事法规政策

人事法规政策包括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4、《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5、《工伤保险条例》

6、《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7、《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8、《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

9、《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

1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1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扩展资料

人力资源专业岗位职责:

1、协助上级掌握人力资源状况;

2、管理劳动合同,办理用工、退工手续以及员工的工资和考勤结算;

3、填制和分析各类人事统计报表;

4、拟订公司规章制度、招聘制度草案;

5、帮助建立积极的员工关系,协调员工与管理层的关系,组织策划员工的各类活动;

6、协助上级推行公司各类规章制度的实施;

7、协助上级完成对员工的年度考核;

8、管理争端解决程序。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人事政策、搜狗百科—人力资源专员


相关知识

    遵守法律法规情况的汇报怎么写(遵守国家法纪,执行我院规章制度的情况和表现怎么写)

    来源:其它 时间:2023-03-20 01:46

    1.遵守国家法纪,执行我院规章制度的情况和表现怎么写 (一) 熟知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大学生应熟知和掌握《高等教育法》、《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有关...

    19实施的法律法规(我国今年新出台了哪些新的法律法规)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04:28

    1.我国今年新出台了哪些新的法律法规 救灾物资回收管理暂行办法[200808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2008年修订)[20080805] ·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2008080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全民...

    人事的法律法规(人事方面的法律法规)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01:07

    1.人事方面的法律法规 所说的人事方面的法律法规,我的理解主要是指处理事业单位人事方面的法律法规。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很少,主要是政策性文件与地方性的规定: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问题的规定》(法释〔2003〕1...

    人社局的法律法规(人力资源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7-13 12:12

    1.人力资源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这个法律是1995年1月1日起实施的,是劳动关系相关的最基本法律;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对劳动合同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3、《中华人民共...

    关于人力资源的政策法律法规(做人力资源应该了解哪些法律法规)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28 09:52

    1.做人力资源应该了解哪些法律法规 1、《劳动合同法》:涉及员工的入职、离职与调动,保障各方面的权利及义务。2、《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相当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细则,需要全面了解。3、《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及《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与人事有关的法律法规(人事方面的法律法规)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22:48

    1.人事方面的法律法规 所说的人事方面的法律法规,我的理解主要是指处理事业单位人事方面的法律法规。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很少,主要是政策性文件与地方性的规定: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问题的规定》(法释〔2003〕1...

    今出台的法律法规(今年新颁布法律法规有哪些)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29 18:17

    1.今年新颁布法律法规有哪些 全国法律法规国防交通法、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实施新年一马当先的就是两部与国家安全和国防相关的法律实施:2016年9月3日公布的国防交通法,与2016年4月28日公布的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国防交...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建设情况)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7-13 16:26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建设情况 国家的法律和各项行政法规是在党的领导下,在广泛发扬民主的基础上,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它反映了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也是党的政策和主张的体现。因此,党有义务、有责任领导全国人民忠实地严肃地...

    煤炭产业人力资源法律法规(关于煤矿的劳动用工规章制度)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1-08-26 23:37

    1.关于煤矿的 劳动用工规章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为加强公司各项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法规及上级有关规定,结和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条例》。 第2条 公司所有单位、部门和全体职工的行为均按本《条例》...

    人力资源法律法规.doc(人力资源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6:04

    1.人力资源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这个法律是1995年1月1日起实施的,是劳动关系相关的最基本法律;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对劳动合同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3、《中华人民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