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和法律法规(中国的对外贸易有哪些法律法规要求)

2023-06-06 16:33发布

贸易和法律法规(中国的对外贸易有哪些法律法规要求)

1.中国的对外贸易有哪些法律法规要求

现行外贸法包括总则、外贸经营者、货物进出口和技术进出口、国际服务贸易、对外贸易秩序、对外贸易调查、对外贸易救济、对外贸易促进、法律责任和附则几部分。

(一)对外贸易经营权2004年修订的对外贸易法放开了对外贸经营者资格的要求。其一,可以从事外贸的主体扩大到了自然人,外贸经营者指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或者其他执业手续,依照外贸法或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

其二,外贸经营权的获得由原来的审批制改为登记制,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规定不需要登记的除外。2004年6月25日,商务部发布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办法》,对依法需要登记的外贸经营者的登记程序作出了规定。

该办法自2004年7月1日起实施。(二)货物与技术的进出口 外贸法第三章是关于货物进出口与技术进出口的规定,依规定国家准许货物与技术的自由进出口。

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对货物和技术的进出口实行目录管理,分为禁止进出口、限制进出口和自由进出口。

对实行自由进出口许可管理的货物,也实行目录管理,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基于监测进出口情况的需要,可以对部分自由进出口的货物实行进出口自动许可并公布其目录。属于自由进出口的技术,应当向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机构办理合同备案登记。

在限制和禁止进出口方面,外贸法参照GATT第20条一般例外及第21条安全例外的规定,增加了限制和禁止进出口的范围,将有关的世贸规则转化为了国内法,也有利于充分保护我国的经济安全及国家利益。依外贸法第16条的规定,国家基于下列原因,可以限制或者禁止有关货物、技术的进口或者出口:(1)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公共道德,需要限制或者禁止进口或者出口的;(2)为保护人的健康或者安全,保护动物、植物的生命或者健康,保护环境,需要限制或者禁止进口或者出口的;(3)为实施与黄金或者白银进出口有关的措施,需要限制或者禁止进口或者出口的;(4)国内供应短缺或者为有效保护可能用竭的自然资源,需要限制或者禁止出口的;(5)输往国家或者地区的市场容量有限,需要限制出口的;(6)出口经营秩序出现严重混乱,需要限制出口的;(7)为建立或者加快建立国内特定产业,需要限制进口的;(8)对任何形式的农业、牧业、渔业产品有必要限制进口的;(9)为保障国家国际金融地位和国际收支平衡,需要限制进口的;(10)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其他需要限制或者禁止进口或者出口的;(11)根据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的规定,其他需要限制或者禁止进口或者出口的。

此外,国家对与裂变、聚变物质或者衍生此类物质的物质有关的货物、技术进出口,以及与武器、弹药或者其他军用物资有关的进出口,可以采取任何必要的措施,维护国家安全。在战时或者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国家在货物、技术进出口方面可以采取任何必要的措施。

在限制和禁止进出口货物与技术的管理上,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依外贸法的规定,制定、调整并公布限制或者禁止进出口的货物、技术目录。并可临时决定限制或者禁止前款规定目录以外的特定货物、技术的进口或者出口。

国家对限制进出口的货物,实行配额、许可证等方式管理。对限制进出口的技术,实行许可证管理。

国家对部分进口货物还可以实行关税配额管理。有关进出口货物的配额、关税配额,由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效益的原则进行分配。

(三)国际服务贸易 外贸法第四章是关于国际服务贸易的规定。该章依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第14条的规定,就服务贸易一般例外和安全例外作了一般性规定。

依第26条的规定,国家基于下列原因,可以限制或者禁止有关的国际服务贸易:(1)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公共道德,需要限制或者禁止的;(2)为保护人的健康或者安全,保护动物、植物的生命或者健康,保护环境,需要限制或者禁止的;(3)为建立或者加快建立国内特定服务产业,需要限制的;(4)为保障国家外汇收支平衡,需要限制的;(5)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其他需要限制或者禁止的;(6)根据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的规定,其他需要限制或者禁止的。此外,国家对与军事有关的国际服务贸易,以及与裂变、聚变物质或者衍生此类物质的物质有关的国际服务贸易,可以采取任何必要的措施,维护国家安全。

在战时或者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方面可以采取任何必要的措施。(四)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产权,其适用范围仅限于国内,对于在境外发生的侵犯本国知识产权的情况缺乏有效的救济。

在借鉴他国有关规定的基础上,中国外贸法增加了“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一章。该法第29条所针对的是对进口货物侵犯我国知识产权的处理。

该条规定进口货物侵犯知识产权,并危害对外贸易秩序的,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可以采取在一定期限内禁止侵权人生产、。

2.如何看待贸易与法律的关系

你这个问题太大了,不知以下回答能不能帮到你。

一、贸易的概念:

一般贸易就是指在我国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种类公司、企业(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单位,进行单边进出口的贸易。一般是经过对外签订合同、协议、函电或当面洽谈而成交。包括:按正常方式成交的进出口货物;易货贸易(边境地方易货贸易除外);从保税仓库提取在我国境内销售的货物;货款援助的进出口货物;暂时进出口(不再复运、出口)的物品;外商投资企业用国产材料加工成品出口以及进口属于旅游饭店用的食品等货物。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泛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它既包含着有形商品(实物商品)交换,也包含着无形商品(芝务、技术)的交换,又可称为世界贸易(World Trade)。

在国际贸易业务实践中,因各国法律制度、贸易惯例和习惯做法不同,因此,国际上对各种贸易术语的理解与运作互有差异,从而容易引起贸易纠纷。为了避免各国在对贸易术语解释上出现分歧和引起争议,有些国际组织和商业团体便分别就某些贸易术语作出统一的解释与规定,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国际商会制定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ternational Rul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de Terms,简称INCOTERMS);国际法协会制定的《华沙—牛津规则》(Warsaw-Oxford Rules);美国一些商业团体制定的《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Revised American Foreign Trade Defintion 1941)。

由于上述各项解释贸易术语的规则,在国际贸易中运用范围较广,从而形成为一般的国际贸易惯例。这些解释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在国际贸易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中都起了积极的重要作用。由于国际贸易惯例是国际贸易法的渊源之一,在当前各国都在积极谋求国际贸易法律统一化的过程中,国际贸易惯例的作用更为显著,尤其是通过国际商会对《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不断修订,有效地促进了国际贸易惯例的发展。

二、国际贸易惯例与相关法律的关系:

1、国际贸易惯例在合同的制定过程中不具有约束性。国际贸易惯例本身不是法律,它的适用完全以双方当事人的自主意愿为基础,对双方不具有强制性。买卖双方可以决定采用或不采用某种术语,或有权在合同中作出与某项惯例不符的规定,做任意修改。只要合同有效成立,双方均要按照合同的规定履行。一旦发生争议,法院和仲裁机构也会维护合同的有效性.。

2、国际贸易惯例对于所适用的合同具有强制约束力。如果贸易双方都同意采用某种惯例来约束该项交易,并在合同中作出明确规定时,那么这项约定的惯例就对合同产生了强制性。如果贸易双方在合同中对所采用惯例的术语内容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那么在合同执行中发生争议时,受理该争议案的司法和仲裁机构往往会应用该惯例进行判决或裁决。

所以,国际贸易惯例虽然不具有强制性,但它对国际贸易实践的指导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在我国的对外贸易活动中,适当采用这些惯例,有利于促进外贸业务的开展,同时也说明,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国际贸易惯例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避免或减少贸易争端。即使发生了争议,引用惯例、争取有利地位,对于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也是十分重要的。

3.商贸与法律是什么

贸易- 买卖。

商贸-商业贸易 有限公司-五人以上,二十一人以下股东所组织,就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负其责任的公司 。 原则上说,什么都可以做,只要你的经营范围有的。

代理好的产品,开发好的销路。从正规角度回答你这个问题可以这样:法律不是万能的,法律已经制定就已经落后于现实,这是所有大陆法系成文法规则的必然;正因为如此,出现“法律无用”等言论都是可以理解的,抛开法院不作为的现象不谈,对于执行未果的原因有多种,无非是1、被执行人却无可供执行的财产;2、无法查实被执行人的财产;3、强制执行的费用过分大于执行标的等,而且现行法律规定,申请人又向法院提供被执行人可供执行财产的线索得义务,如若你有证据证明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应当向法院提供,法院有义务进行查实并在查实后依法执行。

另外,我认为你说的"老赖”国家缺乏有效机制比较认同,我认为,国家在这方面可以引进国外的某些先进法律经验,比如,不正常破产的公司的股东、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人员在多少年内不得在从事商业经营并计入个人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布,也就是建立个人信用公开公示制度,但以现在我国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体制而言,以及结合国民素质、传统习惯、交易习惯等客观原因,估计我国能真正建立起足以防范老赖的法律、行政法规及道德、舆论,至少还需五十年。


相关知识

    贸易救济是什么意思(贸易救济措施有哪些)

    来源:其它 时间:2023-02-25 18:27

    ?一、贸易救济是什么意思贸易救济就是指对在对外贸易领域或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国内产业由于受到不公平进口行为或过量进口的冲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各国政府给予他们的帮助或救助。贸易救济法律包括国内法和国际法两部分,作为国内法的贸易救济法律是国...

    出口国地区法律法规(关于进出口的法规都有哪些)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5:51

    1.关于进出口的法规都有哪些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发展对外贸易,维护对外贸易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对外贸易,是指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和国际服务贸易。 第三条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

    国际贸易遵守什么法律法规(中国的对外贸易有哪些法律法规要求)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30 00:41

    1.中国的对外贸易有哪些法律法规要求 现行外贸法包括总则、外贸经营者、货物进出口和技术进出口、国际服务贸易、对外贸易秩序、对外贸易调查、对外贸易救济、对外贸易促进、法律责任和附则几部分。(一)对外贸易经营权2004年修订的对外贸易法放开了对...

    商务部法律法规规章大全(商务领域的法律法规知多少)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29 09:55

    1.商务领域的法律法规知多少 严格来说,商务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的规定。实际操作中基本是《公司法》《合同法》及其他一些和经营有关的法律以及和行政管理有关的法律比如工商、税务的一些法律法规。以下法规你可以根据您的具体经营情况予以关注:...

    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及我国的对策

    来源:经济纠纷 时间:2022-04-20 21:02

    摘要: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和技术水平,一方面通过谈判迫使发展中国家开放、电信、服务等领域,另一方面又采用技术性壁垒保护本国市场。近年来我国输欧产品屡屡碰壁,就是欧盟国家采取技术壁垒保护本国市场的结果。如何采取措施突破技术壁垒以及建立自己...

    跨境电商有哪些法律法规(美国跨境电商需要了解哪些法律法规)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28 10:02

    1.美国跨境电商需要了解哪些法律法规 虽然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形势很好,但尚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问题。有学者指出制约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的主要问题:一是法律体系亟需建立;二是信用评价和标识需统一;三是在线支付须安全;四是物流短板;五是品牌化瓶...

    澳大利亚进出口食品法律法规(中国商品出口到澳大利亚,有哪些法律法规的规定)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6:36

    1.中国商品出口到澳大利亚,有哪些法律法规的规定 说简单,很简单,开一个网店,有人买就卖。做正规的出口澳大利亚生意,那要学的东西太多。下面提示一下:现行外贸法包括总则、外贸经营者、货物进出口和技术进出口、国际服务贸易、对外贸易秩序、对外贸易...

    签订国际贸易合同应有哪些条款

    来源:合同事务 时间:2021-08-26 22:16

    一、签订国际贸易合同应有什么条款 违约金条款:违约金条款第一不要遗漏,第二要全面,第三幅度可以高,但不要太高,因为太高导致条款无效,等于让裁判庭自己决定。 商检条款:商检证书是买卖双方结算、计算关税、判断是非办理索赔的依据。合同应对检验标...

    进口业务的法律法规是什么意思(关于进出口的法规都有哪些)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5:27

    1.关于进出口的法规都有哪些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发展对外贸易,维护对外贸易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对外贸易,是指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和国际服务贸易。 第三条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法律法规(关于进出口的法规都有哪些)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26 09:06

    1.关于进出口的法规都有哪些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发展对外贸易,维护对外贸易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对外贸易,是指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和国际服务贸易。 第三条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