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中应当是如何理解(法律条文中的应当应该怎么理解)

2023-06-06 11:24发布

法律法规中应当是如何理解(法律条文中的应当应该怎么理解)

1.法律条文中的应当应该怎么理解

法律条文中的“应当”是和“可以”相对应的一个词语;对于“应当”的理解就等同于“必须”,是一种强制性的规定;而“可以”可以理解为可为或可不为,是一种授权性的规定,可以进行选择。

“应当”属于强制性规范是指必须依照法律适用、不能以个人意志予以变更和排除适用的规范。主要分为义务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两种形式。例如:

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扩展资料:

《刑法》

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第十七条之一 刑事责任年龄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强制性规范

2.法律条文中的应当应该怎么理解

法律条文中的“应当”是和“可以”相对应的一个词语;对于“应当”的理解就等同于“必须”,是一种强制性的规定;而“可以”可以理解为可为或可不为,是一种授权性的规定,可以进行选择。

“应当”属于强制性规范是指必须依照法律适用、不能以个人意志予以变更和排除适用的规范。主要分为义务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两种形式。

例如: 《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扩展资料: 《刑法》 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第十七条之一 刑事责任年龄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强制性规范 。

3.如何理解法律规定中的“应当”和“必须”

"必须"、"应当"的理解,应该要把"可以"一起来讲。

"可以"、"必须"、"应当",是法律文书中常见的用语,措辞的不同,表达的意义也不一样。 "可以",表示"许可'的意思。

在法律规范中凡带有'可以"的条文,从法律规范的角度说,是授杈性的规范。这种规范的特点是法律赋予公民、法人或国家机关以某种权利,实施与否由有关者自已决定。

某种行为法律规定可以为,也就同时允许可以不为。这要由被授权者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

"必须'和'可以"正好相反。带有'必须"的法律条文,在法律规范中属于义务性的规范,规定的是一种责任。

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时将所有的情况都加以考虑了,没有例外和特殊,必须一律执行。 "应当',在法律规范中的意义比较复杂,难以用权利义务的概念来表达。

我国法律中的"应当'虽然很近似于"必须",但和'必须'相比,是一种原则性的规定,或者说是一般性的要求。因此就允许在执行中有一定的灵活性,允许特殊和例外的存在。

那种把"应当"和"必须'混为一谈的看法是不正确的。

4.如何理解法律规定中的“应当”和“必须”

"必须"、"应当"的理解,应该要把"可以"一起来讲。

"可以"、"必须"、"应当",是法律文书中常见的用语,措辞的不同,表达的意义也不一样。 "可以",表示"许可'的意思。

在法律规范中凡带有'可以"的条文,从法律规范的角度说,是授杈性的规范。这种规范的特点是法律赋予公民、法人或国家机关以某种权利,实施与否由有关者自已决定。

某种行为法律规定可以为,也就同时允许可以不为。这要由被授权者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

"必须'和'可以"正好相反。带有'必须"的法律条文,在法律规范中属于义务性的规范,规定的是一种责任。

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时将所有的情况都加以考虑了,没有例外和特殊,必须一律执行。 "应当',在法律规范中的意义比较复杂,难以用权利义务的概念来表达。

我国法律中的"应当'虽然很近似于"必须",但和'必须'相比,是一种原则性的规定,或者说是一般性的要求。因此就允许在执行中有一定的灵活性,允许特殊和例外的存在。

那种把"应当"和"必须'混为一谈的看法是不正确的。

5.法律、法规条文中规定的“应当”二字该如何理解

一般说来,在法律条文中,“可以”与“应当”是具有明显区别的。所谓“可以”,是授权性规定,基本上“可以”等同于“有权”怎样做;所谓“应当”,是义务性规定,是法定的必须如此;是命令性的指引要求,要求人们“为”一定行为,如果“不为”就是违法,因而具有“强制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的“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医务人员应当告知患者,患者有要求了解病情和医疗措施权利”,这就意味着医务人员在告知与不告知之间没有裁量权,必须告知。如果不告知,就违反了相关的规定。可见,“可以”与“应当”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6.政策法规中的“应当”是什么意思,从法律方面解释是不是“必须”

您好:

这个是法理学上的问题,严格意义上“应当”不可以解释为“必须”。

具体涉及到“法律规则的分类”和“法律规则的行为模式”(可以在法理学的著作上找到)。

涉及“应当”二字的法律规则多是“义务性规则”,其“行为模式”多是“应为模式”。

所以这类条款多是给主体设定义务的,“必须”和“应当”都表示了主体要履行一定的义务。但是在法律规则中“必须”恰恰不能代替“应当”,这主要是——在程度上“应当”具有更多的弹性。

“必须”具有无条件性,即不论主体的意愿如何,客观上必然要求主体去实施某种行为、实现某种结果,因而“必须”是无条件、义务性法律规范(即强义务)。

而“应当”则是一种原则性的规定或一般要求,因此允许在执行中有一定的灵活性,允许例外和特殊情况存在(弱义务)。

而法律规则在适用上为了避免“过分的僵化,给予一定的弹性”,所以基本上所用的词都是“应当”。

而《民法通则》第6条 “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这是很少见出现“必须”的条款,它能给出很好的启示。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


相关知识

    格式条款发生争议 如何理解?

    来源:其它 时间:2021-12-17 11:37

    导读格式条款又称标准条款,是指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从维护公平、保护弱者的角度出发,法律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负有提示说明的义务,应当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并按照对方的要求予以说明。对...

    如何理解行政复议中的调解程序

    来源:行政诉讼 时间:2022-04-20 11:09

    随着实施条例的颁布实施,行政复议调解程序也相应地开始运行。调解程序是效率价值与公平价值最大程度的融合与体现,有助于实现个体自由与公共秩序的有机结合,渗透了个体权利与行政权力的共同归属。为了使调解程序高效运转,应该区分不同类型的案件并采取相应...

    支付宝花呗逾期被下律师函怎么办-支付宝花呗逾期被下律师函怎么办啊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10-11 03:56

    支付宝花呗逾期被下律师函怎么办? 支付宝花呗逾期被下律师函,表示已向相关机构提供了相应的证据,但仍然未能解决问题。此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下面是一些建议。 1.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在处理支付宝花呗逾期问题时,应当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包...

    如何理解欠信用卡的人-欠信用卡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06-06 23:58

    近年来,信用卡欠款不及时还款,经银行催收后仍然不还涉嫌违法的案件不断增多。催收不还指的是刑法所规定的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所谓催收不还,实际上包含了两个主体实施的两个不同的行为,即银行的催收行为和持卡人的不归还行为。那么,对催收不...

    如何理解招投标中的履约保证金返还问题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7:13

    对于履约保证金应否双倍返还,存在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公司应双倍返还履约保证金。因为《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八十五条规定:招标人不履行与中标人订立的合同的,应当双倍返还中标人的履约保证金。第二种意见认为...

    如何理解年休假条例中的“连续工作满12个月”?

    来源:其它 时间:2021-11-22 13:56

    入职前连续工作满12个月 入职后当年可享受带薪年休假案号:(2014)二中民终字第09206号【案情简介】2011年10月17日,黄某入职某科技公司,双方于当日签订两年期《劳动合同书》。2012年8月16日,某科技公司作出与黄某解除劳动合同...

    饮酒出事故,保险公司应该负责吗

    来源:交通事故 时间:2021-09-04 00:33

    法庭回放 法院认为,保险合同中虽有因驾驶人饮酒发生交通事故免责的条款,但未明确界定何谓饮酒。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吸酒精含量阀值与检验标准》第3.3条规定的标准,原告尚不属于饮酒驾车,被告应当按照合同约定予...

    建设工程司法鉴定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理解?

    来源:工程建筑 时间:2022-07-13 10:57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中的司法鉴定意见是真正的证据之王,直接影响到案件的审理和裁判结果。司法鉴定本质是一项举证责任。举证义务人逾期不申请鉴定的,视为举证人放弃举证。  一般而言,承包人就工程造价负举证责任;发包人对工期、质量负举证责任。举证义...

    工伤认定中的上下班途中应包含哪两方面要素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1-08-29 17:30

    工伤保险条例虽然较修订前放宽了上下班机动车交通事故伤害认定为工伤的标准,但工伤认定案件审理中仍须审查以下事实:第一,上下班途中合理的时间内;第二,上下班合理的路途上;第三,因机动车事故而引起人身伤害的事实;第四,非受害人本人的自杀或自残行为...

    邻里纠纷如何理解(邻里纠纷事件怎么写)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3-11 14:42

    邻里纠纷也是相邻权纠纷 相邻权指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处理相邻关系时所享有的权利。  具体来说,在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之间,任何一方为了合理行使其所有权或使用权,享有要求其他相邻方提供便利或是接受一定限制的权利。  相邻权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