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社区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常识可以参看社区居委会工作实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2、社区居委会工作实务:主要介绍社区建设的一些基本的实务和技能,所讲内容有社区工作基本知识和社区主要工作实务。
3、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是为了加强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建设,由城市居民群众依法办理群众自己的事情,促进城市基层社会主义民主和城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扩展资料:
社区工作者的知识结构至少应当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社区工作自身的理论体系和实务模式。社区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主要方法之一具有一套独特的工作原则、步骤和方法,社区工作者必须首先了解自己的工作的特殊和特点,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巧。
第二,相关行为科学及社会科学的知识方法。在现代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过程中,吸收了各种现代科学成果。
如果说,从事个案和小组工作更需要掌握一些社会心理学、精神医学、文化人类学知识的话,社区工作则更需要政治学(如公共行政学)、社会学(如组织社会学)以及经济学、教育学知识。
第三,社区背景知识。较全面、深入了解一般社区结构、服务事业及公共或私人机构的功能特点,并熟悉社区生活习俗,从而容易适应工作环境,建立积极的社会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区工作
和社区管理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宪法、行政法规、民法通则、合同法等。
社区涉及的法律规定不是很多,往往是所在社区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根据社区实际情况自行指定规则,其社区可有不同职务的带头人,相当于干部,职责也不同。
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职责
1、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爱护公共财产。
2、协助政府部门在社区开展民事调解、社会治安、劳动就业、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和流动人员管理等工作,协助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维护本社区的交通、通讯、能源等市政公共设施。
3、向社区居民会议或社区成员代表会议负责,并定期汇报工作,努力完成其提出的各项任务。
4、办理本社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开展共驻共建,管理和维护集体资产。
5、发展社区文化教育,普及科技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6、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兴办有关的社会福利事业,指导、管理社区安老、助残等社区服务机构。
7、协助政府部门做好社区内失业人员及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与服务工作。
8、参与业主委员会对本社区的物业管理和服务进行指导、监督和支持。
9、加强社区与社区之间的联系,促进团结、互助,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与政府部门及其他社区进行合作。
10、向政府部门反映社区居民的意见、要求并提出建议。
11、组织社区居民对政府部门的各项政务进行民主评议和民主监督。
12、依法积极培育和发展社区民间组织,协助政府部门加强对社区民间组织的指导与帮助。
13、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允许范围内,自主决定社区各项事务。
主任岗位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带头遵守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带领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履行职责。
2、主持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全面工作,定期召开居民委员会工作会议,督促各下属委员会做好本职工作,协调居民委员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扬民主,坚持少数服从多数,努力建设一个团结协作、办事公道、作风正派的社区领导集体。
3、积极推进社区建设,为居民群众提供生活便利、环境优雅、文化活跃、治安良好、人际关系和谐的文明社区。
4、负责财经审批,认真执行财会管理制度,坚持民主理财,做到帐目清楚,定期公开。
5、虚心接受政府极其部门的指导,积极向政府及其派出机关汇报和反映社区工作情况,及时反馈社区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6、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提高政策、业务水平。
副主任岗位职责
1、当好主任的参谋和助手,协助主任完成社区工作和上级布置的任务。
2、除抓好分管工作外,协助主任布置、检查、督促和总结工作,帮助和指导下设工作委员会及居民小组的工作。
3、负责社区各类资料,数据的积累和保管,及时汇总和上报各类信息。
4、协助主任管理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财产及资金的收入和支出,积极发展社区服务等公共福利事业。
5、主任不在时,代行主任职责。
委员岗位职责
1、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社区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2、按照分工履行相应的工作职责,并做好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和居民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3、深入社区,了解民情,听取意见,为社区居民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办事求助,解决社区居民提出的有关问题,并及时向居民委员会反馈有关问题和意见,提出可行性建议。
4、加强与政府部门、驻社区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全面推进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
5、维护班子团结,搞好班子成员之间的协调和合作。
天津市委党校、天津行政学院刘书祥教授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法制化问题研究》,于1998年立项,2003年11月结项,其最终成果形式为专著。
课题组主要成员有:李国旗、邸洪旗、庞世耀等。现将该成果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摘编如下: 该成果在对上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的社区建设实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突破以往大多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城市社区的传统,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从法学的视野,对我国城市社区法制建设的历史、现状,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法制建设,逐步推动城市社区建设法制化进程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在一些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一、城市社区法律制度体系构建的立足点 当前,从中央到各级城市,都把“小政府、大社会”作为城市社区建设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然而,从各个城市对城市社区建设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以及社区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并未朝着确定的方向和目标推进,相反却朝着强化政府权力的方向而发展,社区建设各级领导和各个城市都在强烈呼吁,在城市社区要加大政府管理力度,加强政府的力量。
特别是针对各个大城市普遍推行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或有人倡导的“三级政府、三级管理”,就是要把街道办事处建成“一级政府”或“准政府”。 面对街道政府职能和管理范围急剧扩大之现状,城市社区建设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们都感到困惑,也不能自圆其说。
该成果认为,我国城市社区的发展应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是“强政府、弱社会”,第二阶段是“强政府、强社会”,第三阶段是“弱政府、强社会”。城市社区建设是一个由“强政府、弱社会”到“强政府、强社会”,最终达到“弱政府、强社会”(即“小政府、大社会”)的长期发展过程。
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正处于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时期,并且第二阶段是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由“强政府、弱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目标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犹如我国要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经过不可逾越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样,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在这一阶段,从城市社区权力结构看,将打破过去以国家行政权力为核心的纵向单一的权力结构模式,而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网络型权力结构模式。从城市社区组织结构看,将由单一的政府行政性质组织,逐步形成一个由行政组织、社会团体组织、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其他企业事业组织共同参与社区管理,并相互支持、相互协作、相互吸取的组织结构。
这一时期既要积极扶植社区的社会力量,同时也必须加强政府对社区管理和支持的力度。城市社区法制建设,特别是城市社区法律制度体系的架构,法制建设各个环节的目标和任务,也都必须立足于这个阶段进行设计,并付诸实施。
超越或滞后于这个阶段,都将不利于城市社区法制建设,并且会给社区建设带来不良后果。 这一结论对于从各个角度、运用各个学科的理论研究社区建设都会有所启迪和帮助。
二、城市社区法制建设的重点 第一,加快立法步伐,健全城市社区建设法律体系。健全的社区建设法律体系是推进城市社区法制建设的前提。
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立法工作严重滞后,如现有有关城市社区街道办事处的法律规范,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21世纪的职能和任务,20世纪50年代的法规。 由于该条例名存实亡,又没有新的法律规范,使得街道办事处职能错位、事权脱节、任务繁重,社区各种力量形不成合力,造成了社区工作混乱。
作为规范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虽然自1989年通过至今只有10多年的时间,但是,10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和逐步建立,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居民委员会在社区建设中的地位、作用、任务、职能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由于法律滞后,使得居民委员会难以实现自治、权责利不统一、居委会与社区各组织之间矛盾突出,直接影响居委会作用的发挥。
该成果从纵向、横向、社区运行机制等方面,勾勒出了我国城市社区法律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和结构。特别是为尽快制定新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法》和修改《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提供了可行性意见、建议和具体的法律条文草案,对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和修改有关法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二,建立城市社区执法体制,规范社区执法活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个城市建设速度日益加快。
然而,城市管理秩序混乱、市容环境脏、乱、差,是各个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与以往城市管理“条块分割、条条执法”有着很大关系。
为此,应当改革城市执法体制,建立以“块”为主的城市社区执法体系,明确社区执法主体及其职责权限,规范社区执法活动,从而适应现代化大都市社区建设工作的发展。 该课题在总结各个城市执法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社区执法的概念,并阐述了如何建立城市社区执法体制,推动城市社区执法活动有效开展等问题。
三、城市社区应走依法自治的道路 城市社区居民和社区组织依照社区建设的法律、法规,决定和管理社。
这个很难找.
我这里只有一篇这样的,估计能派一点点用场
社区社会工作案例13章1
案例分析
某城市小区的居民被附近一个建筑工地项目严重干扰。噪音下许多居民无法集中精力,工地的长明灯使许多无法入睡。还有的人甚至产生轻微的病症,如头痛和眩晕。社区工作站的工作者依据居民的意见将社区居民组织起来,搜集了噪音的具体数据资料,与居民一起到建筑公司解决这一问题。他们最终从建筑公司得到一定经济赔偿,并且成功阻止了建筑公司的扰民行为。
问题:简要描述社会工作者在该案中采用了哪些专业方法?
在社区服务中,社会工作研究方法、社区工作方法和个案及小组工作方法是常用的三种大专业方法,一般会根据服务目标来选择具体的方法。
1、运用社会工作研究方法,深入调查了解居民的问题与需求。了解居民的现实问题和需求,是开展社区服务活动的前提,也是提高服务效率的保障。而居民的现实问题和需求,可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问、召开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等科学方法才能准确了解,从而为服务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2、2、运用社区工作方法,整和社区内外资源开展社区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群体服务,会面临人群结构的多样性和需求的多样性,要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社区社会工作者必须具备发现、挖掘、调配和利用社区内外各种资源的基本能力。
3、运用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方法,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专业辅导服务。社区居民作为一个群体有着共同的需求,同时每一个居民在面对剧烈变动和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时,又有其个别化的需求,社区针对两种不同需求的处理方式是不同的,社会工作的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方法往往被社区社工用来满足居民情感生活、心理安抚 、家庭调适、社交等方面的需求。
对照上述主要的社区工作方法,本案例描述的社区行动中,社区工作者几乎运用了专业社会工作的所有主要的方法:与居民进行个案访谈,以了解居民的困扰和需求;用小组工作的形式明确核心成员的分工;用社区组织的策略与相关部门商讨解决办法等。
运用社区工作方法,整和社区内外资源开展社区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群体服务,会面临人群结构的多样性和需求的多样性,要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社区社会工作者必须具备发现、挖掘、调配和利用社区内外各种资源的基本能力。
但是我想,如果你是单位人员,那么可以请示去购买此书,今后也用的上的
社区工作法律法规及案例分析
价格:¥26.80
【作 者】刘晓梅 [同作者作品]
【丛 书 名】 现代社区管理丛书
【出 版 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书 号】 7111162137
【出版日期】 2005 年3月 【开 本】 32 【页 码】 303 【版 次】1-1
这里有个试读版本,可以在线阅读
/computers/common/mianfeisd.asp?id=813298
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一是社区组织,主要包括党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和社区中介组织建设等。
二是社区服务,主要包括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优抚对象和社会贫困户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三是社区卫生,主要包括社区的疾病预防、医疗、康复、保健、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
四是社区文化,主要包括社区群众性文化、教育、科普、体育、娱乐等活动。五是社区环境,主要包括社区的环境卫生、环境保护、绿化美化等。
六是社区治安,主要包括社区的安全保卫、民事调解、群防群治、法制教育、法律咨询、流动人口管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 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取缔非法民间组织暂行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证条例
治安管理处罚法
民法通则
继承法
民事诉讼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城市房地产法
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
民间纠纷处理办法
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办法
家庭居室装修管理试行条例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妇女权益保障法
未成年保护法
预防未成年犯罪法
环境保护法
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法
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
可以到这个网站的法律文库找到上述规定
www.chinacourt.org
法律没有,也不可能有关于小区建设电动车棚的直接、具体的明文规定。这是因为一方面咱们在立法上,法律、法规以原则规定为主,具体事项则通过各类规范性文件根据法律、法规的原则加以规范。另一方面,对于电动车的管理,各地的政策不同,有的地区采取的是开放政策,允许电动车登记并上路行驶。而不少地区则一直限制或者禁止的,当然也不会在小区建设中规划电动车的停车区域。
因此,小区建设电动车棚问题,需要根据当地的政策和行政管理制度确定,而不可能在法律、法规中找到直接依据。
1.结合街道工作实际如何在工作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照常抓不懈,务求实效的要求,坚持普法与依法治理相结合,学法与用法相结合,注重普法工作的质量和社会效率。乡里每年都拨付足额普法经费,确保普法工作落到实处。几年来,全乡共举办普法宣传月活动1...
1.法律进社区最好宣讲那些方面的法律内容 法律进社区活动的概念应当是:凡属于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中介组织实施、作用于社区的管理、服务、援助、宣传教育等活动,都属于法律进社区的范畴。如社区居民民主权利的行使涉及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1.法律进社区最好宣讲那些方面的法律内容 法律进社区活动的概念应当是:凡属于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中介组织实施、作用于社区的管理、服务、援助、宣传教育等活动,都属于法律进社区的范畴。如社区居民民主权利的行使涉及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1.农村(社区)工作及其相关政策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 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信访条...
1.社区工作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是什么 1、关于社区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常识可以参看社区居委会工作实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2、社区居委会工作实务:主要介绍社区建设的一些基本的实务和技能,所讲内容有社区工作基本知识和社...
1.法律进社区最好宣讲那些方面的法律内容 法律进社区活动的概念应当是:凡属于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中介组织实施、作用于社区的管理、服务、援助、宣传教育等活动,都属于法律进社区的范畴。如社区居民民主权利的行使涉及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1.关于社区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常识 1. 关于社区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常识可以参看社区居委会工作实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2. 社区居委会工作实务:主要介绍社区建设的一些基本的实务和技能,所讲内容有社区工作基本知识...
1.政务服务中心需要遵守哪些法律法规 自198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行政法研究会成立至今,我国集中式行政法典的创制已有20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颁布了《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监察法》、《行政复议法》、《...
1.国家对村改居有什么规定 村改居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实问题。随着城市化发展和户籍制度改革,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城中村,面临着转轨变型问题。对村委会如何转为居委会,需要什么条件,经过什么程序,《村委会组织法》和《居委会组织法》虽然没有作出明确...
1.依法治国的重要依据是什么重要的依据 宪法是依法治国最重要依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并对宪法作为根本法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重要地位进行了阐述,对如何发挥宪法作用以及如何贯彻依宪治国的要求作出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