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后让他人顶罪,如何认定和处罚

2023-06-06 08:23发布

交通肇事后让他人顶罪,如何认定和处罚

导读:交通肇事之后找人顶罪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应如何定性和处理?本期法信整理了典型案例裁判规则,为读者办理相关类案提供借鉴。

  1.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应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程某交通肇事案

  案例要旨: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的行为,具有以下特征:行为人的主观目的是为了使自己不受法律追究;由顶替人向交警部门作虚假供述,承认自己是交通肇事的行为人,目的在于包庇罪犯,意图使行为人逃避法律追究;一般情况下,行为人与顶替人有利益关系。可见,使行为人逃避法律追究,是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行为的本质特征。行为人找人顶罪的行为主观上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逃跑的行为,符合犯罪构成要件,应认定为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

  2.交通肇事后让他人顶罪,虚假作证,应当以交通肇事罪妨害作证罪并罚——林雪博交通肇事后逃逸并指使陈兴杆顶罪案

  案例要旨:交通肇事后不主动承担责任,为逃避法律的制裁而逃离了现场,之后为掩盖事实真相,推卸责任,让他人顶罪,虚假作证,严重干扰案件侦破,其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和妨害作证罪两罪,实行数罪并罚。

  3.交通肇事行为人默许他人顶替自己承担肇事责任,编造谎言、隐瞒事实真相,属于交通肇事罪中的逃逸行为——卢胜贵交通肇事案

  案例要旨:交通肇事行为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默许他人顶替自己承担肇事责任,并对前来调查的有关机关编造谎言、隐瞒事实真相,在主观上肇事者希望自己的肇事行为完全不被他人发现,从而逃脱追究法律责任,在客观上意图逃避法律追究而离开事故现场的行为,属于逃逸行为客观方面的“逃跑”性质,主客观一致符合交通肇事罪中的逃逸行为。而在有关机关确定其为犯罪嫌疑人的坦白事实不属于自首行为。

  4.行为人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隐匿肇事者身份并默认他人为自己顶罪的,应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赵维胜交通肇事逃逸案

  案例要旨: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虽未离开事故现场,但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隐匿肇事者身份,并默认他人为自己顶罪,应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5.交通肇事行为的顶替者,构成犯罪的,可认定为包庇罪,被顶替者构成交通肇事罪——沈水根交通肇事案

  案例要旨: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责任找人顶替的,顶替人主观上有包庇他人的故意,其行为构成犯罪的,以包庇罪论处;被顶替人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以交通肇事罪论处。

  6.行为人交通肇事后虽报警但离开肇事现场又寻找他人冒名顶替的,应认定为逃逸——朱丽光交通肇事案

  案例要旨:肇事后拨打电话报警并接受先期出警至案发现场的派出所民警调查,但在派出所民警离开现场后事故科民警到现场处理案件前离开肇事现场时,寻找他人冒名顶替其肇事行为的,构成逃逸。

  7.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未逃离现场,找人“顶包”,并在被害人死亡后逃跑的,定交通肇事罪——李向东交通肇事案

  案例要旨:其在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事实上就是将自己的交通肇事犯罪行为由他人顶替,由他人代替自己承担交通肇事的法律责任。从具体过程来看,行为人主观目的是使自己不受法律追究,代替行为人的“顶包人”向交警部门作虚假供述,承认自己是交通肇事的行为人,目的在于包庇行为人,意图使其逃避法律追究。

  8.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的,从重处罚——萧某交通肇事

  案例要旨:无证驾驶客车,造成他人伤亡及财物损失后,找他人顶替的,构成交通肇事罪,且从重处罚。

  9.无证驾驶机动车肇事后指使他人顶替的,可酌情从严处罚——周某交通肇事案

  案例要旨:行为人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且疏于观察未能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以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重伤,并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且在事故发生后驾车逃逸,属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逃逸后行为人指使他人为自己顶罪的,可酌情从严处罚。

  10.肇事后指使他人顶替的行为应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费良玉交通肇事案

  案例要旨:行为人交通肇事后在现场指使他人顶替、作伪证,将被指使人送往交警队后离去,可认定为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

  11.交通事故发生后,为逃避法律追究离开事故现场并指使他人到事故现场顶替的,构成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周康平交通肇事逃逸

  案例要旨:行为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主观上具有逃避法律追究之故意,客观上已经离开事故现场并指使他人到事故现场顶替,即应当认定已具备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之主、客观标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2.交通肇事后指使他人冒名顶替,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构成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王某交通肇事逃逸案

  案例要旨: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律法规发生交通事故后,对于受害人或受损财物未做必要的抢救或处理或未按规定向公安机关报警,擅自逃离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行政、刑事责任无法确定和追究的行为。行为人的逃逸是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而不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发生交通事故后,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指使他人冒名顶替,致使交警部门不能客观准确认定其驾驶状况,也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来源:网络


相关知识

    交通事故中的“顶罪”或“顶包”深度分析以及相关行为定性

    来源:交通事故 时间:2021-11-12 11:52

      引言:交通事故中往往有驾驶员被顶罪或顶包,那么查处后,顶替人该如何定性,该以什么罪刑论处呢?  请先看几个相关案例。。。随后解答。  案例一  犯罪嫌疑人王某酒后无证驾驶一辆借来的桑塔纳轿车,在行驶过程中将停在马路边擦洗自行车的马某连人...

    交通肇事顶包逃逸判决书(交通肇事顶包包庇罪)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03:41

    关于顶包行为法律责任的区分,首先,找人顶包的实际肇事者,主观上让他人顶替自己交通肇事的犯罪行为,企图逃避法律追究;客观上为使顶罪行为得以实现,一般肇事者在事故发生后不是去查看、救助受害人,而是离开现场,联系朋友,预谋顶罪事宜。即使在现场,也...

    交通肇事顶替者犯法吗

    来源:交通事故 时间:2021-08-28 19:58

    交通肇事顶替者犯法吗无论是顶替的人还是被顶替的人都是犯法的。冒名顶罪案件在刑事的交通肇事案件中时有发生,冒名顶替的有的是同车的证人,有的是亲朋好友,动机各有不同,严重的扰乱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刑事诉讼活动,应该依法查处。冒名顶罪案件在司法实践中...

    交通肇事冒名顶替罪如何进行处罚

    来源:交通事故 时间:2021-08-26 07:19

    交通肇事冒名顶替罪如何进行处罚一般事故前提下,被顶替者-按肇事逃逸定性处理;顶替者按妨碍公务行为看待。重特大事故情况下,被顶替者-按肇事逃逸定性处理;顶替这按包庇罪、妨碍公务罪定性。冒名顶替罪触及的刑法罪名有哪些冒名顶罪案件在刑事的交通肇事...

    车祸顶包如何如何处罚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08:29

    车祸顶包如何如何处罚交通肇事后让人顶包的行为,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在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顶包人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会受到行政处罚。二是在肇事人构成犯罪的情况下,顶包人涉嫌构成包庇罪。《刑法》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

    冒名顶替可能构成哪两罪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08:06

    一、冒名顶替可能构成哪两罪(一)伪证罪与包庇罪都是故意犯罪,都有帮助犯罪分子掩盖罪行,逃避法律制裁的目的。其区别在于:1、包庇罪为一般主体,可以是任何一个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伪证罪则是特殊主体,限于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2、包庇罪...

    交通肇事后弟替哥“顶包”双双获刑

    来源:交通事故 时间:2021-12-23 17:46

     法院经审理查明 法院审理认为 法官说法:  交通肇事后让人顶包的行为,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在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顶包人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会受到行政处罚;二是在肇事者构成犯罪的情况下,顶包人涉嫌构成包庇罪。该案中,被告人李某正交通肇...

    找人顶罪还是投案自首,固定关键证据促被告人当庭悔罪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6-04 08:26

    被告人李某在公安机关电话传唤前十分钟内,曾三次发短信反复叮嘱周某一定要承认车就是自己开的,还安慰周某说‘放心,现场没有监控,看不出来的’。其中,最后一条短信的发出时间距公安机关给其打电话的时间仅间隔三分钟……仅凭被告人一面之词,如何能够证明...

    冒名顶替罪怎么判刑(冒名顶替罪怎么判刑)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11-10 23:47

     冒名顶罪案件在刑事的交通肇事案件中时有发生,冒名顶替的有的是同车的证人,有的是亲朋好友,动机各有不同,严重的扰乱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刑事诉讼活动,应该依法查处。冒名顶罪案件在司法实践中都以包庇罪定罪处罚,笔者认为不够准确,如果是证人冒名顶罪,...

    交通肇事罪如何争取相对不起诉,交通肇事罪怎样争取不起诉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2-06-13 21:14

    交通肇事罪相对不起诉 交通肇事罪相对不起诉交通肇事罪的法条较少,大概为十八个,另外两个规则是无证驾驶和醉驾。无证驾驶是指驾驶人未取得号牌,也无行驶证,但是出具有交通肇事期间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且在责任认定书中包含被告人全责、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