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
一、交通肇事逃逸有哪些表现 所谓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需要指出的是,构成该情节加重犯, 第一,要求行为人的肇事行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否则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只能作为定罪情节在确定其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时加以考虑; 第二,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已经发生交通肇事行为,如果对肇事不具有明知的,自然也不可能产生逃避法律追究的动机,也就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第三,对于虽然履行了对被害人的抢救义务,但是逃避责任查清认定的行为,仍然构成交通肇事逃逸。最后,所谓交通肇......
交通肇事案件的被告人主观上出于过失犯罪,一般罪过小,可以考虑尽量多的适用缓刑。但对交通肇事案件适用缓刑应当考虑几个方面。 一、首先,交通肇事案件的被告人主观上出于过失,但过失程度不同,罪过轻重有别,应对罪过轻、较轻的人适用缓刑,罪过重、较重的不宜适用缓刑。出于过失肇事过失由小到大分为这样几类:1、因天气差、路况差、车辆性能不佳导致驾驶员尽谨慎注意义务、具备较好的驾驶技术仍可能发生事故,这种情况驾驶员主观过失小、罪过小;2、因其他车辆违规行驶、行人违规穿行,造成驾车人出于躲、闪的目的撞到其他车辆或......
辩护词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李永律师接受张某的委托,担任张某涉嫌交通肇事一案一审的辩护人。现依据事实与法律,提出以下辩护意见,谨供法庭参考:一、受害人在本案中有很大过错。事发当晚,受害人祁某醉酒驾车后无故酗酒闹事,拦车将出租车玻璃击碎,又接着拦截正在312国道行驶的货车等车辆。在步行强行拦车的情况下,张某观察不足,导致事件的发生,可见祁某在本案中负有一定责任。二、张某具有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法定和酌定情节。1、案发当时正处于夜间,路况复杂,张某属于主观存在疏忽大意的过失。其主观恶性较小,其犯罪行为的......
交通肇事罪缓刑使用的限制 除未成年犯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不适用缓刑: (一)未作赔偿的; (二)曾因交通通肇事被判刑的; (三)交通通肇致人死亡后逃逸且负事故全部责任的; (四)有司法解释规定的两个以上特殊违章情节且负事故全部责任致...
1、从对事发中行为人对事故的明知程度进行判断。直接表现犯罪嫌疑人主观意图的证据其实不是很多,主要是其自己的口供和其它现场目击证人的证言。因此,在审查案件时,除外注重审查犯罪嫌疑人的口供以外,要着重通过其它的证人证言对嫌疑人的主观意图进行判断...
交通肇事逃逸罪的辩护词范文尊敬的审判长、人民陪审员:四川XX律师事务所受被告人陈某及其家人的委托,指派我担任本起案件中被告人陈某的辩护人,参与本次诉讼活动。开庭前,我会见了被告人,详细阅读了起诉书、案卷材料等相关法律文书,根据本案事实及相关...
交通肇事后先移车后救助是否构成交通肇事逃逸不构成。(一)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交通事故,不履行法定的抢救伤员与财产、报案、接受处理的义务,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
法务之家综合法律依据权威观点相关案例 1.明知自己行为导致交通事故发生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应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伊晓艳交通肇事案 案例要旨: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要全面充分考虑行为人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因素,通过证据从各个方面进行考证,...
交通肇事罪(刑法第133条),是指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安全。交通运输,是指与一定...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罪逃逸情节怎么认定交通肇事罪逃逸情节:(一)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仅就逃逸行为而言...
案情公诉机关: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检察院。被告人:李子豪。2016年5月22日3时45分许,被告人李子豪饮酒后驾驶小型普通客车搭载朋友潘某玲沿广州市越秀区大通路由东往西行驶至057号灯杆对出路段时,因醉酒(经鉴定血液中乙醇含量为145.4...
辩护词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李永律师接受张某的委托,担任张某涉嫌交通肇事一案一审的辩护人。现依据事实与法律,提出以下辩护意见,谨供法庭参考:一、受害人在本案中有很大过错。事发当晚,受害人祁某醉酒驾车后无故酗酒闹事,拦车将出租车玻璃击碎,又接...
案情简介 2004年2月9日夜19时20分许,被告人孙某驾驶浙C××轿车从上海驶往嘉善,途径320国道线90Km+560m嘉善县魏塘镇魏中村里姚公路口时,与由南往北骑自行车的杨某元(后载杨某花)发生碰撞,造成杨某元、杨某花受重伤经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