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通肇事案件中逃逸行为已作为入罪要件的,不能再作为加重处罚情节重复评价——龚德田交通肇事案本案要旨:交通肇事案件中,已作为入罪要件的逃逸行为,不能再作为对被告人加重处罚的量刑情节而予以重复评价。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2017年第6期(总第248期)2.交通肇事后逃逸,后续另一肇事致被害人及救援者死亡的,前行为人应对被害人死亡负刑事责任,但不对救援者死亡负责——杨帅交通肇事案本案要旨: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驾驶无号牌的机动车上路行驶且与三轮车发生追撞事故,致使被害人从三轮车上被甩出倒地......
原审被告人李某,男,1982年2月5日出生,汉族,初中文化,阜新市安顺煤矿员工。因涉嫌犯交通肇事罪于2014年6月21日被刑事拘留,同年7月10日被取保候审。辩护人范大利,辽宁海泉律师事务所律师。阜新市海州区人民法院审理海州区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李某犯交通肇事罪暨附带民事诉讼原告黄某、毛某某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一案,于2015年4月22日作出(2015)海刑初字第185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宣判后,海州区人民检察院不服,提起抗诉。黄某、毛某某和平安保险阜新公司不服,分别提起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
导读:交通肇事之后找人顶罪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应如何定性和处理?本期法信整理了典型案例裁判规则,为读者办理相关类案提供借鉴。 1.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应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程某交通肇事案 案例要旨: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的行为,具有以下特征:行为人的主观目的是为了使自己不受法律追究;由顶替人向交警部门作虚假供述,承认自己是交通肇事的行为人,目的在于包庇罪犯,意图使行为人逃避法律追究;一般情况下,行为人与顶替人有利益关系。可见,使行为人逃避法律追究,是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行为的本质特征。行为人找人顶......
指导案例1450号王某华、陈某华交通肇事案——车主指使驾驶人员逃逸致被害人遭连环辗轧死亡的刑事责任认定一、基本案情被告人王某华,女,1972年×月×日出生。2019年11月29日被逮捕。被告人陈某华,男,1966年×月×日出生。2019年8...
涉嫌交通肇事罪哪些情况可以做无罪辩护 律师对事实与证据做全面细致的审查,认为符合条件的,可以决定做无罪辩护。 比如,犯罪嫌疑人涉嫌交通肇事罪,辩护人如能论证《交通事故认定书》系办案民警草率制作形成,事故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存在错误,该认定书...
交通肇事逃逸自首谅解法院怎么判 交通肇事逃逸自首谅解法院怎么判?案例讲述的是一起重大交通事故,深圳市宝安区康体市场的陈某与何某在行驶过程中相撞,交警认定陈某负事故全部责任,何某负事故的轻微伤,陈某根据交警的认定书办理了交通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我们只考察构成犯罪的案件)逃逸案件不断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危害。但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对此并没有统一的认识,由此给交通肇事嫌疑人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为了说明问题,先看以下几个案例。 ...
一、交通逃逸的认定标准及处罚标准是怎样的?交通逃逸的认定标准: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处罚标准:一)交通逃逸的认定标准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不构成犯罪的,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
一,逃逸,一般会事故的全部责任。 第九十二条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二,会罚款、拘留。 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
【裁判要旨】 交通肇事中行为人先送被害人求医而后离开的行为是否构成逃离事故现场的交通肇事罪,需要从客观与主观方面结合认定,不能将任何离开行为均归为逃离,也不宜将事故现场进行扩大解释。罪刑法定与无罪推定是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与精神,需要贯...
1、指使人仅实施指使行为,并未帮助肇事人逃逸的情况,因其不构成犯罪,只能道德上评判或由公安机关予以治安处罚。上述《解释》显然对此作出了犯罪的定性,扩大了刑法适用范围,使无罪的人受到不应有的刑事处分。 2、指使人实施指使行为,并帮助肇事者逃...
一,逃逸,一般会事故的全部责任。 第九十二条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二,会罚款、拘留。 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
案例一: 例:甲(男,某单位汽车司机,32岁)于2002年8月17日上午11时,同装卸工乙、丙等三人驾驶解放大卡车由某乡向市里送货(该货车核准载重8吨,该批货物约重13吨多)。车超速行驶,当开到某乡政府的十字路口时,将前方同方向骑车的丁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