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行为违反法律法规可以(违法行为根据其违反的法律,可以将它分为哪三种)

2023-06-06 22:58发布

下列行为违反法律法规可以(违法行为根据其违反的法律,可以将它分为哪三种)

1.违法行为根据其违反的法律,可以将它分为哪三种

违法按其性质和危害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刑事违法、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等。

刑事违法即犯罪,它是指触犯刑事法规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对社会危害较大,因此它是违法中最严重的一种。

民事违法是指违反民事法规(包括民法、劳动法等部门法规)的行为。如没有正当理由而不履行民事义务或违反民事义务造成对方的某种损失等。

行政违法是指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具体说,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公民和法人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一是国家工作人员执行职务时的轻微违法行为或违反纪律的行为。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因其危害较小,通常称为一般违法。

“违法”一词可以作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违法,包括刑事违法(犯罪)、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等;狭义的违法则指犯罪以外的一般违法。

违法: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政党、武装力量、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公民违反国家现行法律和法规的规定,造成社会危害的,有过错的行为。

扩展资料

构成要件

我国刑法规定有四百多种犯罪,从构成要件上进行分析,每一种犯罪都具备四个方面的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客体。

(一)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根据刑法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犯罪的,构成单位犯罪,因此,单位也可以成为犯罪主体。

(二)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犯罪主观方面的心理状态有两种,即故意和过失。

比如犯盗窃罪,犯罪人希望将他人财物窃为己有;犯故意伤害罪,犯罪人希望造成他人身体受到损伤的结果。有的犯罪是过失性质的,如失火罪,犯罪人就具有疏忽大意的心理状态。在单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该单位对犯罪行为负有责任的人员也同样具有主观心理状态。

(三)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比如犯诈骗罪,犯罪人具有虚构事实、欺骗他人的行为,贩毒罪具有贩卖毒品的行为,等等。

(四)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是不同的,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所直接针对的对象,如杀人罪、伤害罪,犯罪对象是具体的被害人,而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的公民人身权利不受非法侵害的这种社会关系。

特征

第一,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

第二,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也就是说危害社会的行为必须同时是触犯《刑法》规定的行为,才构成犯罪。

第三,犯罪必须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只有应受刑罚处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才被认为是犯罪。上述特征是确定任何一种犯罪必须具备的缺一不可的条件。《刑法》同时还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就说明,行为的情节和对社会危害的程度是区分违法和犯罪的界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违法行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违法

2.以下行为会违反什么法律或条例

翻墙的事,如果你是住在学校的学生,那么不违法,你本来就有权进入学校,只不过不走寻常路而已。

放鞭炮的事情,可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五十八条 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至于插党旗,这个不算对党旗不敬吧,而且就算对党旗不敬,我国在这方面的法律也是空白,侮辱国旗国徽才明确规定了犯罪的。不过,党什么时候需要法律保护了?当然他们也不需要法律约束。

3.以下哪些行为是违法的

违法: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或公民,因违反法律的规定,致使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受到破坏,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违法:是指特定主体实施了与现行法相冲突的行为,引起相应的损害事实,法律对之进行否定性评价的状态。 这是是作为产生法律责任的原因之一的违法。

违法,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企业事业单位、公民和社会团体,违反法律(包括其他法规)的规定,从而给社会造成某种危害的有过错的行为。

违法的构成要素包括:1.违法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单纯的思想意识活动不能构成违法。2.违法必须有被侵犯的客体,即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秩序,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3.违法必须是行为者有故意或过失的行为,即行为人有主观方面的过错的行为。4.违法的主体必须是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和具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依法设置的法人。

违法按其性质和危害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刑事违法、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等。刑事违法即犯罪,它是指触犯刑事法规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对社会危害较大,因此它是违法中最严重的一种。民事违法是指违反民事法规(包括民法、劳动法等部门法规)的行为。如没有正当理由而不履行民事义务或违反民事义务造成对方的某种损失等。行政违法是指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具体说,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公民和法人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一是国家工作人员执行职务时的轻微违法行为或违反纪律的行为。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因其危害较小,通常称为一般违法。

“违法”一词可以作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违法,包括刑事违法(犯罪)、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等;狭义的违法则指犯罪以外的一般违法

4.一起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是可以追究

一事不再罚,在理论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多种观点。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虽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一事不再罚,但对我们理解和界定一事不再罚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根据这条规定和执法实践,笔者认为,一事不再罚应有以下3个方面的涵义:①同一行政机关对行为人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及以上的处罚;②不同机关依据不同理由和法律规范对行为人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及以上同种类(如罚款)的行政处罚;③违法行为已受到刑罚后,除法律规定或特殊情况外,不得再给予行为人行政处罚。

以上三个方面内容不能分割,互为前提,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5.请教下列行为触犯了什么法律规范

你说的这种情况,符合刚颁布的《治安管理惩罚法》第23条、第43条的规定处理。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 聚众实施前款行为的,对首要分子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相关知识

    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严重违纪违法是什么意思)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06:08

    1.严重违纪违法是什么意思 违纪违法就是违反有关纪律和法律,这些行为分为一般行为、严重行为和特别严重行为,在相关的法律和纪律中都有具体规定。1、首先明确违纪是指违反党的纪律和党政机关、企业单位的规章制度,不能等同于违法。2、严重违纪是指违反...

    效力性强制性规定(法律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05:08

    对于强制性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合同法司法解释(二)》(以下简称《合同法解释二》)把强制性规定的用语进一步明确其是指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强制性法律规范原本进一步包含管理性规范和效力性规范。《合同法解释二》用这一限制性解释,把管理性规定从强制...

    违反相应法律法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有哪些)

    来源:行政诉讼 时间:2021-08-30 01:40

    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有哪些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

    侵犯知识产权罪的定罪标准(法定的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有三种表现形式)

    来源:其它 时间:2023-02-28 09:11

    一、侵犯知识产权罪的定罪标准?1、假冒注册商标罪:假冒注册商标罪是指违反国家商标管理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标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所指的犯罪行包括四个方面。(1)必须有使用他人已经注册的商标的行...

    上海市治安管理处罚相关法律法规(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措施有哪些)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27 10:57

    1.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措施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第二章处罚的种类和适用第十条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一)警告;(二)罚款;(三)行政拘留;(四)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基本险是什么意思(基本险有哪三种)

    来源:其它 时间:2023-03-20 15:21

      一、基本险是什么意思   基本险其实就是主险,也就是指各种保险条款中载明的可以单独投保的险种,是和附加险相对的险种。因为基本险,也就是主险可以单独投保,而附加险不行。   而基本险主要就是寿险、重疾险和意外险。因为这三种保险能够...

    我国有关校园的法律法规(10)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27 21:59

    1.10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九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法律、法规;(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三)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四)以适当方式为...

    门锁被堵了没监控欠钱不还怎么追债(欠债锁门违法吗)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12-17 14:33

    别人欠钱不还,锁其店门犯法。 强制锁他人店门,此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别人欠钱不还,可以找相关部门调解,但不能以暴制暴。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五条?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

    安全生产的三违是什么(安全生产三违是指哪三违)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00:36

    安全管理中三违指的是违章指挥、违规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 1、违章指挥指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人员违反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条例、规程、制度和有关规定指挥生产的行为。 2、违规作业是指工人违反劳动生产岗位的安全规章和制度(如安全生产责...

    禁止一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有哪些)

    来源:行政诉讼 时间:2022-04-20 15:20

    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有哪些 要包括内容上违法,也包括形式上违法。还有违法强行性规定,合同效力才无效等等。行政法规具体含义如下:与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相关的一个概念,是国家禁止性规定。我国1982年《经济合同法》第7条的规定...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