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保险合同中“检验”免责条款应按通常理解解释——甲公司诉乙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合同纠纷案

2023-06-06 08:22发布

机动车保险合同中“检验”免责条款应按通常理解解释——甲公司诉乙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合同纠纷案

【裁判要旨】

当事人对机动车商业三者险合同约定的“检验不合格免赔”条款中检验的具体含义发生争议的,应当按通常理解加以解释。除非能够证明驾驶员对此明知或存在重大过错的,保险公司不能援引“检验不合格”免责条款拒赔。

 

【基本案情】

2013年11月18日,甲公司为其名下的一辆货车向乙保险公司投保了交强险、车辆损失险、商业第三者责任险。该合同约定,车辆“检验不合格”的,保险人不予赔偿。保险期间,甲公司驾驶员徐某驾驶该货车,在杭州市某路口与案外人潘某碰撞,造成潘某死亡及车损的交通事故。杭州市公安局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证明认定,徐某驾驶不符合技术标准的机动车上路行驶,潘某无具体违法行为,由于事故发生时交通信号灯控制情况无法查明,故对此事故责任不予认定。该货车行驶证检验记录一栏显示,检验有效期至2014年12月。

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鉴定所受杭州市公安局委托出具了鉴定报告书,鉴定意见为:事故车的制动系、照明和信号装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转向系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事故车协调时间:1.010s(不合格),MFDD(减速度):5.13米∕平方秒(不合格),事故车左后制动灯不工作,其余照明和信号装置齐全,工作正常。2015年4月13日,法院发函至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鉴定所,要求其安排鉴定专家出庭做证就相关专业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其书面复函如下,车辆行车制动性能不符合标准技术要求,……,对车辆制动性能状况的感知,本所认为车辆并非明显制动失效,但其与驾驶员对车辆熟悉程度及个体感知能力等因素有关,故不能确定标的物车辆驾驶员是否能察觉。事故发生后,为抢救伤者潘某,甲公司垫付了医疗抢救费用。后因理赔争议,甲公司诉至法院,请求判令乙保险公司依据商业三者险支付保险金。乙保险公司辩称,被保险车辆在事故发生时经检验制动不合格,属于保险合同约定的免责事由,保险人不负保险责任。

 

【裁判结果】

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于2015年8月24日作出(2014)虹民五(商)初字第791号民事判决:乙保险公司支付甲公司保险金773,222.23元。乙保险公司不服,提出上诉。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于2015年12月7日作出(2015)沪二中民六(商)终字第446号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裁判理由】

法院认为:保险公司主张,条款所称“检验不合格”既包括事故发生时检验机构作出的结论,也包括车辆行政管理部门对于车辆的定期技术检验;被保险人则认为条款中“检验不合格”通常理解仅指年检,即定期参加并通过年检。双方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含义发生争议的,法院应当根据通常理解加以解释。首先,综观诉争条款所引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它相关管理部门”、“按规定”等措词的上下文表达,该条款强调被保险人应遵照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按照法律规定履行确保车辆安全行驶的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第二条第二款“对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进行检验检测的活动,指机动车注册登记时的初次安全技术检验和登记后的定期安全技术检验”的规定,法律、法规及规章所称车辆检验均有特定指向,即定期的安全技术检验。其次,要求被保险人承担法律规定定期检验义务以外的责任和风险不符合社会常情。通常而言,驾驶员只要履行上路前检查义务即可。但其并非检测、鉴定的专业人员,不能要求驾驶员在每次上路前均对车辆进行全方位、精细的安全检查,并发现所有安全性能不合格的情况。本案被保险车辆年检合格,虽在发生交通事故后经鉴定制动性能不符合标准技术,但应当认定不属于上述合同条款约定的免责情形。

 

【裁判意义】

机动车检验对确保车辆安全行驶和公共交通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确保机动车符合安全标准,国家规定机动车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验。日常生活中,车辆常有在定期年检合格后仍发生故障的情况。如事故发生后发生车辆检验不合格的,保险公司是否可以依据合同条款主张免责,应当对合同条款中的“检验不合格”作出符合日常生活经验的通常理解。如将检验不合格解释为只要事故发生时车辆客观上不符合国家检查标准,保险人进而可以免责,势必要求每一被保险人在每次驾驶车辆前进行全面检测,才能避免被拒赔,显然不符合生活常理。但如果将检验不合格仅仅限缩于年检,而将车辆出现明显安全隐患仍冒险驾驶的情形排除,可能纵容被保险人因为存在保险而故意无视车况,危险驾驶,这显然有悖于公共政策。法院在本案中对争议条款采用了通常理解,既强调了年检是判断的基本标准,又兼顾了驾驶员每次出车前对车辆安全的基本检测义务,合理地平衡了双方的权利义务。

来源:网络


相关知识

    最高法院:意外伤害保险合同纠纷裁判规则21条

    来源:合同事务 时间:2022-05-09 08:38

    1.保险人责任免除条款以及保险条款释义中缺少对机动车的认定标准时应作出有利于被保险人的解释——曹连成、胡桂兰、曹新建、曹显忠诉民生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保险合同纠纷案本案要旨:在保险人责任免除条款及保险条款释义中,没有对机动车的认定...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典型案例

    来源:交通事故 时间:2022-07-13 14:08

    案例一交强险保险合同中次日零时生效条款无效【基本案情】2015年7月18日上午,王某为其轿车投保交强险,保险合同载明的保险期间为自次日零时起一年。当天下午,王某驾驶车辆撞倒行人田某,造成田某受伤,双方协商未果,田某将王某和保险公司诉至法院。...

    最高法公报:认定格式条款效力13条裁判规则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5-24 08:42

      来源!小甘读判例  1.格式条款不存在违反法律规定,侵害国家、集体或其他人的合法权益,未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免除义务人的法律责任,也未加重权利人的责任,排除权利人的主要权利等法律禁止的内容的,对双方当事人应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来云鹏...

    航班延误引出乘客猝死,保险公司赔不赔?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1-12-25 11:05

    2009年7月31日,江苏省如皋市的陈虹(化名)在航空售票点购买了两张8月2日晚飞往北京的机票,准备与儿子一起看望在北京工作的丈夫。购票同时,陈虹花20元钱为自己购买了1份意外伤害保险。2009年8月2日17时,陈虹与15岁的儿子赶到某机场...

    保险公司能否以车辆未年检为由拒绝赔偿?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2-01-13 11:48

    国家对机动车实施强制安全检测,目的是保证机动车质量符合安全技术要求,防止机动车存在安全隐患,如果未年检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能否以此为由拒绝赔偿? 裁判规则  1.车辆未年检与交通事故的发生无因果关系的,保险公司不能拒赔——张某与某...

    上午买保险下午撞人,保险合同“次日零时生效”?法院:即时生效!

    来源:合同事务 时间:2022-04-20 11:45

    8月30日,泰安中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全市法院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典型案例。交强险保险合同中,次日零时生效条款无效基本案情:2015年7月18日上午,王某为其轿车投保交强险,保险合同载明的保险期间为自次日零时起一年。当天下午,王某驾驶车...

    特殊交通事故保险理赔案例 6 则

    来源:交通事故 时间:2022-01-15 11:41

    规 则 要 述 规 则 详 解  01 . 车辆坠河后导致发动机进水损坏的,保险公司应赔  从投保目的、诚信原则分析,发动机进水免责条款特别约定,应排除车辆因坠河后导致发动机进水损坏情形。  标签:机动车保险|发动机进水|投保目的|合同解释...

    驾驶人准驾车型不符情形下,发生交通事故的保险责任承担

    来源:交通事故 时间:2022-04-20 17:36

    裁判要旨案例索引 基本案情法院裁判裁判解析  本案主要涉及两个法律争议问题:  1、准驾车型不符是否属于无证驾驶?  (1)对国务院《交强险条例》第二十二条的理解与适用问题,应当根据立法本意进行解释。参照2006年4月国务院法制办和中国保监...

    增驾实习期内发生事故,保险公司是否应予赔付

    来源:交通事故 时间:2022-05-14 10:51

    持增驾A2驾照实习期内驾驶牵引车发生事故,保险公司拒绝理赔是否合理?日前,张家口市桥西区人民法院审结了这起保险合同纠纷案。2019年9月,王某持增驾A2驾照在实习期内驾驶一辆半挂牵引车与案外人周某驾驶的车辆相撞,王某在事故中受伤(左臂肩以下...

    脱审车辆在保险期内发生交通事故后保险公司应否理赔

    来源:交通事故 时间:2022-02-07 08:04

    2018年4月5日18时45分,张某驾驶陕AV****号轿车行驶至定武高速394公里440米时,与郭某驾驶的陕AX****大型客车相撞致两车受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张某负事故全部责任。事发后,两车受损需要拖车施救,产生施救费1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