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规模猛增催收行业焕发“第二春”

2023-06-06 08:49发布

不良资产规模猛增催收行业焕发“第二春”

来源 | 新快报,不良资产头条有修改

作为经营风险的金融业,催收作为整个链条的最后、最关键的一环,正在经历着大变革。

去年来,在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过程中,一系列催收乱象得到整治,多家龙头公司相继被查封。监管的收紧也倒逼催收行业从此前简单粗暴的线下催收模式向线上智能催收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中小公司、素质低下的从业人员也加速流失。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要想催收行业健康、阳光化发展,应先推动行业立法,制定行业标准及其准入门槛。

不良规模迅猛增长

催收行业焕发“第二春”

催收行业从暗处走向台前,受到更多关注,源于近几年来不良资产规模的迅猛增长。

仅2018年四季度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就已超2万亿。与此同时,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规模也处于爆发期。包括互联网金融在内,消费金融、信托公司、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民间金融、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不良资产更是源源不断。

四大AMC之一的中国信达2018年年报也可以作证。其2018年年报显示,中国信达的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收入占比、资产占比和利润贡献持续上升,分别为41.9%、43%和58.5%。

“目前市面上至少有4500家催收公司,很多催收公司都是以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咨询公司、资产处置公司等名称进行催收业务。”深圳某资管公司负责人老王对新快报记者说。新快报记者在企查查中以“催收”为关键词查阅发现,目前全国至少有8000多家涉及催收业务的公司。

目前这些涉及催收业务的公司,产业链涵盖传统催收、不良处置撮合、法律咨询等不同节点。根据新快报记者此前了解多家催收公司的业务情况,大多数催收公司都只接M6(6个月)以内的逾期,有些公司只接M2(2个月)以内的逾期,有些只接本省逾期资产。其收益主要是佣金,佣金按照回收额结算,大概为10%到20%之间,根据不良资产情况,有些难催的资产回收额则为20%到30%之间,甚至更高。

打黑除恶下监管收紧

倒逼催收行业转型

“在2016年、2017年那会儿,现金贷、网贷太火爆了,我们一个月能接到大概几千万元的单子,比以前多多了。”杭州某资产管理公司负责催收业务的人士对新快报记者表示,“但是,现在还是安全最重要。”

他的话折射出催收行业的变化——经历互联网金融、现金贷的野蛮生长期,催收行业业务也迅速膨胀发展,但随着监管收紧,催收行业也迎来了强监管。

今年4月初,北京现金贷公司用钱宝的催收公司被查封。不久后,深圳排名靠前的催收公司淳锋资产被公安机关查封,其与部分银行、买单侠、融360等机构都有过催收合作。据知情人士透露,是因为用伪造律师函及其他恶意催收手段被举报后被查封。今年4月底,勤为科技的合肥分部200余名员工被警方带走调查,该公司是催收行业的头部公司,在国内有26个分公司,一万余名员工。

事实上,在公安部门排查之前,监管多次释放催收行业的强监管信号。早在2017年底现金贷监管政策中就曾指出,暴力催收等违规机构要移交公安处理。去年8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要求,银保监会印发通知,对银行业、保险业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各级监管机构会同公安、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突出重点、精准打击,加强高风险领域治理。

“打黑除恶整治后,催收行业规范了许多,我们现在都注重过程,不那么注重结果了。”老王表示,监管的收紧也让催收行业从传统的线下模式向线上的智能催收模式转型。“中小公司的业务基本停滞了,要想转型,有实力的大公司才能投入研发,如线上机器人(15.510, -0.21, -1.34%)电催、智能催收系统等等。”

行业尚无统一标准

如何“阳光化”有待摸索

事实上,作为金融行业的最后一环,催收外包是长期存在的现象,这是由于中国金融行业过度依赖贷前和贷中风控,对于贷后风控以及催收的重视力度还远远不够。但一直以来,催收行业无门槛,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手段粗放、效率低下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过度催收乃至暴力催收并不鲜见,因此不少人谈催收“色变”,形成了催收就是“暴力催收”等错误的认知。

催收对于金融机构和公司意味着不良资产回收的最后一道关卡,对于风控无疑是刚需。但合法合规的那道红线,目前仍尚不清晰。

“暴力催收每个人感知不一样,太过主观,比如我大声说‘你一个50多岁的人,还能赖账不还?’这算不算暴力催收?”老王对新快报记者表示,催收行业的定位就是在合规的夹缝中生存。如何平衡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关系,如何从细节上约束催收行为,如何合法有效地收回不良资产,这些都是仍需思考的问题。

“但国内尚无统一标准,但如美国、日本、英国都有相应的联邦公平交易局、法务省和金融厅等主管机构,制定行业的标准,让行业阳光化。”

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王贵国提出了《关于加强债务催收行业自律的建议》。他认为,破解债务催收行业困境的根本出路,是推动行业立法。组建催收行业协会,发起成员内部自律是一个有效途径。王贵国还建议,民政、工商等部门适度放开催收行业协会设立的审批限制,支持有资质的行业自律机构依法登记。

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催收机构,要严格准入门槛,机构持牌经营,统一经营范围,注册资本实缴,明确董监高任职条件,要求信息安全等。对于催收员,要像律师一样持证上岗,通过从业资格考试,获取相应执业证书方可从事催收业务,且从业资格必须依附催收机构而存在。

但广州不良资产管理协会理事、广州德赛资产管理集团副董事长刘红丽对新快报记者表示,催收行业都是非标业务,想要有统一的标准十分困难,“就连不良资产定价也难有统一的界定标准。”她还表示,应该加强司法途径处理力度,如佛山市法院对于“老赖”企业的所有董事列为失信人,“这对借款人、借款企业还是有一定威慑力。”


相关知识

    拍拍贷2017逾期猛增(拍拍贷严重超期)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3-29 17:28

    1. 贷款年利率 ? ?44.100% ?? 每月还款 ? ?575.04 ?? 本金 利息总计 ? ?6900 ?? 2. 贷款年利率 ? ?61.520% ?? 每月还款 ? ?624.98 ?? 本金 利息总计 ? ?750...

    不良资产处置分析痛点&难点

    来源:其它 时间:2021-11-22 11:47

    不良资产的最终变现,主要依赖最终的C端资产购买者。这是整个价值链最值得琢磨的环节,也是最值得付出的环节,因为是行业最终的出口。资产处置消化能力将成为从业机构的必备生存技能。  1999年,东方、信达、华融、长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简称AMC)...

    【金融科技】在不良资产处置行业的应用

    来源:经济纠纷 时间:2022-05-17 14:02

    一、个人不良资产处置行业迎来发展机遇(一)个人不良资产处置行业VS.传统AMC行业●1、个人不良资产处置与企业不良资产处置的区别(1)资产属性不同。企业类贷款户数少、金额大,一般具有抵押物。个人类贷款户数多、金额小,有抵押类贷款,也有信用类...

    【超重磅】2017中国私募证券基金投资年度报告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7-13 11:02

    主要内容证券类私募管理人规模两极分化较为严重。根据基金业协会备案数据显示,自主发行基金规模达10亿元以上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数量为288家,占比仅为3.40%,而规模在1亿元以下的管理人数量为6846,占比80.81%。显然,拥有较强自主发...

    盘活存量资金法律法规(存量资产的如何盘活存量资产)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27 07:14

    1.存量资产的如何盘活存量资产 原发布者:罗颖盘活存量资产方案财税专家详解《关于进一步做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的通知》《通知》内容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更好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私募基金管理规模的发展规定是怎样的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07:41

    私募基金管理规模的发展规定是怎样的1、私募基金规模的发展:蓬勃发展的中国私募基金行业,终于在2016年年底迎来了历史性的重要一刻。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12月底,私募基金的认缴规模已经突破十万亿大关,达到10.24万亿元。基金业协会公布的...

    连锁经营业(连锁经营业正面报道)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12:57

    在我了解这个行业准备打拼时我发现了有这个网络版的姿本运作,也就是异地的升级版!21世纪人际网络和电脑联网将是社会发展潮流, 联锁削售必将发展到人际网络和电脑网络相结合 !网络操作更容易成功,例如,上平台快,秒结算,当天提现,进人渠道广等,这...

    票据业务风险有哪些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9-01 05:35

    通知中提出了票据业务的七大风险提示,分别是:(一)票据同业业务专营治理落实不到位。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票据同业专营上收不彻底,不同程度存在未实行专营部门集中审批、分支机构办理同业票据业务、会计处理不集中、未对同业票据交易对手实行名单制管理、违...

    不良资产进入全面商业化时期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08:27

    针对不良资产,前几年买到就是赚到,现在应如何处置不良资产?专家称,投资人应该以投行思维处置不良资产。同时,面对快速发展的不良资产行业,配套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据介绍,不良资产行业规范的制订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初定明年10月份出炉。中山大学法...

    停息挂账行业前景如何分析-停息挂账行业前景如何分析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2-11-27 20:27

    停息挂账行业前景如何分析:销售额暴增息成15000亿,用户规模连年翻番相关数据:新版《企业会计准则》发布:原税务总局下属的利弊全口径初始计 量账户、双基账户转变为五大口径账户,增值税抵扣分3步走:3步走一:取消中间环节,取消中间环节税收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