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出资人又称隐名股东,名义出资人又称名义股东、显名股东。
一、实际出资人面临的法律风险
在股权代持的情况下,由于公司工商登记的信息与实际情况不一致,实际出资人即使向公司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但股权并非登记在其名下。小编认为,股权代持对于实际出资人而言主要存在以下风险:
(一)实际出资人丧失实际行使股东权利的风险
在股权代持模式下,实际出资人需借助名义股东的身份帮助其行使股东权利。此时,实际投资人将会面临名义股东不听从其安排而擅自行使股东权利的风险,实际投资人将会失去对公司的控制。
(二)实际出资人无法显名的风险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二十四条第三款规定:实际出资人未经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请求公司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记载于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根据上述规定,若实际出资人想要显名,必须经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实际出资人的显名之路异常艰难。
(三)代持股权被名义股东擅自处置的风险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二十五条规定:名义股东将登记于其名下的股权转让、质押或者以其他方式处分,实际出资人以其对于股权享有实际权利为由,请求认定处分股权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可以参照《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处理。名义股东处分股权造成实际出资人损失,实际出资人请求名义股东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据此,名义股东擅自处分代持股权且第三人为善意时,实际出资人的股权将会遭受巨大损失。
(四)代持股权被强制执行、采取保全措施的风险
因代持股权登记在名义股东名下,若善意第三人对名义股东享有债权,则该代持的股权存在因善意第三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而被采取财产保全或被执行的风险。 二、名义股东面临的法律风险
(一)因实际出资人出资不实需承担相应责任
《公司法》规定,股东有义务按照认缴的注册资本按期、足额缴纳出资。因名义股东一般仅是名义股东,出资义务由隐名股东实际负责。如果实际投资人未按公司章程的约定履行出资义务,存在出资不实、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等行为,则会牵连到名义股东,名义股东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因公司负债,名义股东作为失信人员被限制高消费
根据《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的规定,被执行人为单位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被执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实际控制人亦可能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根据《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的规定,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会被记载和公布在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中。在名义股东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的情况下,一旦公司负债被法院强制执行,名义股东作为公司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亦有可能被作为失信人员限制高消费。
私募投资股权代持协议的规定有哪些所谓股权代持,即相关的利益主体(包括自然人与机构投资者)通过相关协议委托合伙制基金或者公司制基金完成对未上市公司的投资,上市后通过二级市场退出,来获取股权增值收益。代持问题一直以来,既有历史上政策缺位原因,也...
裁判要旨继承人继承被继承人被代持的股权时,不能直接要求确认股权归其所有,而应先确认代持关系,然后再为分割继承。案情简介赵某生前与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钱某口头协商以甲公司的名义为赵某购买某银行的股份。2008年12月1日,乙公司(赵某系乙公司股...
1名义股东与实际出资人之间的股权代持协议的合法有效 在法律上,名义股东与实际出资人之间的股权代持协议的合法性已经被司法解释予以确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三)》(以下简称《公司法司法解释(三)》)中涉及股权代持的有关条款如下...
股权代持是指:由实际的出资人委托他人用他人的名义代替实际出资人出资,名义股东不出资,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在工商登记中,股东的名称显示的是名义股东的名称,名义股东代替实际出资人履行股东的权利义务,实际出资人隐身在背后指挥或者是控制名义股东实现对...
一、对于代持股协议是什么意思股权代持又称委托持股、隐名投资或假名出资,是指实际出资人与他人约定,以该他人名义代实际出资人履行股东权利义务的一种股权或股份处置方式。股权代持协议指代为持有股份、享有股权的委托协议书。产生代持股的原因有多种,可能...
股权代持又称委托持股,是指实际出资人为规避法律法规限制或由于其他原因,委托名义出资人代实际出资人对公司进行投资。 一、公司法之股权代持问题实务辨析 在公司实务当中,部分股东因为身份、征信或其他内在原因,...
前言出于规避法律、不愿公开身份、商业安排考虑等原因,实践中经常会出现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不一致的情况,从主体之间的关系角度出发,理论及司法实务界往往称之为股权代持。《公司法司法解释(三)》对股权代持中常见争议的处理进行了较为明...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合同法第52条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 ...
一、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关于股权代持的主要规定 二、股权代持可能存在的主要法律风险 三、股权代持法律风险的防范对此,建议可以考虑采取下列措施,防范代持股份被强制执行的风险: (1)通过信托的方式实现股份代持; (2)在股份代持协议中...
股权代持又称委托持股、隐名投资或假名出资,是指实际出资人与他人约定,以该他人名义代实际出资人履行股东权利义务的一种股权或股份处置方式。在股权代持中,实际出资人与他人通过协议约定,实际出资人将自己对目标公司的出资登记在他人名下,由他人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