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下品德法律法规有什么区别(法律与道德根本区别是什么)

2023-06-06 01:50发布

四级下品德法律法规有什么区别(法律与道德根本区别是什么)

1.法律与道德根本区别是什么

1、在形成上不同。

道德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它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社会舆论之中。即具有自发性。法律是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要求,由国家制定的认可。即具有阶级意志性。

2、在实施手段上不同。

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习俗和人们的信念的力量来维护。即具有理念性。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即具有强制性。

3、在约束力上不同。

阶段社会的道德规则,不能约束每一个社会成员,而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4、产生的条件不同。

原始社会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律,只有道德规范或宗教禁忌,或者说氏族习惯。法律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以及私有制、阶级的出现,与国家同时产生的。而道德的产生则与人类社会的形成同步,道德是维系一个社会的最基本的规范体系,没有道德规范,整个社会就会分崩离析。

2.道德、伦理、法律三者有何区别与联系

道德不是法律,法律可以说是道德规范,道德与法律都具有时代特征,现今的法律就是对道德的进一步规范,也就是说现在的法律就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道德标准。

伦理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广义性与狭义性的关系,伦理主要指人之间的关系而言的道德规范,而道德是整个社会中的人都应该懂得的行为规范,针对于任何人来讲。法律与伦理的关系如同道德与伦理的关系,法律是对道德与伦理的维护:即法律包含道德,道德包含伦理,伦理影响道德,道德影响法律。

在这里需要言明一点:道德不是法律,是因为每个时代的法律不一定容纳上一个时代的法律,而是取找补短,用一个词来表述就是扬弃,而上一时代的法律由于它对人们的影响而转化为道德,这种道德就是人们常常挂于口头的道德,但不属于这个时代的道德标准,这一点很容易让很多人进入误区。

3.如何区分四有青年的有道德和有纪律'

1、范畴定义

①道德是非暴力性的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维系。

②纪律是要求人们遵守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职责的各种行为规范。它介于道德和法律之间,由社会组织来制定,用各种奖罚手段促使成员去遵守。

由于受字数和对称的语言制约,四有的“有纪律”一词中的纪律包括了法律法规,“有纪律”就是要求公民自觉遵守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和所属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

2、两者关系

①区别:道德是劝导性规范;纪律是强制性规范。

②联系:都是合格公民的必要素质。

4.法和法律的区别

内在属性不同、效力不同、与国家权力的联系程度不同、与社会经济的联系的性质和程度不同。

1、法和法律的内在属性不同。法是一种权利要求,是反映一定社会经济生活要求的权利体系。而法律则是一种国家意志,是体现国家意志要求的实在法律规范和秩序体系。

2、法和法律与国家权力的联系程度不同。法与国家权力并无直接的必然联系,不能把权力看做是法的实在基础。而法律则是与国家权力有着直接的必然联系,法律所具有的普遍性、规范性和国家强制性、国家意志性等特征,正是以国家权力为后盾的。

3、法和法律与社会经济的联系的性质和程度是不同的。法对一定社会经济条件的反映是直接的。而法律则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表现。

4、法和法律的效力不同。法不具有国家意志性,所以它的效力没有国家强制力作保障。而法律却具有国家意志性,主要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5、广义的法是指所有与规制和约束有关的现象和规则,如党纪、行纪,厂规、帮规,甚至还有民间所称的“家法”等。狭义的法,是与法律相对照的,专指自然法,即社会中的价值观念,永恒的、普遍有效的正义原则和道德公理。

6、广义的法律是指法律的整体,即由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和。狭义的法律是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根据法定权限,依照法定程序所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即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

5.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职业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职业道德靠自觉遵守;

法律属于制度的范畴,法律必须强制执行。

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一种行为规范。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职业道德属于自律范围,它通过公约、守则等对职业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规范。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统治者制定给被统治者以及统治者自身必须遵守的规定规章、命令条例。由立法机关或国家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的总和。包括宪法、基本法律、普通法律、行政法规等国家级法律以及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文件。


相关知识

    社会发展需要法律法规(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现状,你认为哪些领域那些问题需要加强法律法规规范)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02:25

    1.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现状,你认为哪些领域那些问题需要加强法律法规规范 说说单纯我个人感觉的吧。一是动物保护法。目前国内把动物作为财产法益进行保护,但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地步,一定是会从动物的社会伦理角度出发,规制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二是个人...

    迟延履约与根本违约的区别是什么

    来源:合同事务 时间:2021-08-31 23:49

    一、迟延履约与根本违约的区别是什么从其定义上区别:预期违约,是指在合同履行期到来之前的违约,分为明示的预期违约和默示的预期违约两种。明示的预期违约,是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一方当事人在无正当理由的情况下,向另一方当事人明确表示不履行主要...

    民事和刑事的区别

    来源:刑事辩护 时间:2022-04-20 19:47

    民事与刑事的区别:刑事是触犯刑法,要承担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是犯罪的必然后果。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财产关系,民事责任不构成刑罚后果。民事责任有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 刑事犯罪包括许多领域的犯罪,如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侵犯...

    轻微违约和严重违约的区别是什么

    来源:合同事务 时间:2021-09-01 17:14

    轻微违约和严重违约的区别是什么合同成立生效后,当事人应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法律的规定,全面适当地履行合同义务。如果合同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不符合约定,即构成违约。违约的概念是一个含义非常广泛的概念,从广义上理解,任何与法律、合同规...

    党和国家法律法规(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是什么关系)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26 19:47

    1.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是什么关系 1.党内法规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引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在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党始终发挥着根本性、全局性领导作用,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法律法规中公民和他人的区别(在法律上,公民和人民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29 16:53

    1.在法律上,公民和人民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 在政治常识中,经常会出现公民与人民这两个概念,并且在经济常识中还有一个与它相近的概念:国民。所以我们把它们一起区别一下。 正确理解公民、人民、国民的涵义 公民、人民、国民这三个近似概念,经常出现在...

    逾期一天和逾期一年有什么区别-逾期一天和逾期一年有什么区别呢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3-08-04 23:31

    逾期一天和逾期一年有什么区别?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逾期付款是一种很常见的行为。但是,逾期一天和逾期一年的区别却不大。虽然这两种情况都是逾期付款,但是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同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这两种情况之间的区别。 从影响程度来看...

    侮辱罪的立案标准(侮辱罪的立案标准)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11-10 19:32

    涉嫌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应予立案。侮辱罪是情节犯,行为人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予以立案追究。 一、如何认定侮辱罪 1、合法行为与侮辱行为的界限 要划清正当的舆论监督与文字侮辱的界限;...

    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是什么关系)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2:16

    1.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是什么关系 1.党内法规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引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在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党始终发挥着根本性、全局性领导作用,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强制拍卖与任意拍卖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01:37

    一、强制拍卖与任意拍卖的联系与区别 所谓强制拍卖,是指国家机关依照法律的规定,对被查封扣押的财产实行公开竞价、把物品卖给出价最高的竞买人、以清偿债务为目的的一种强制执行行为。 任意拍卖是普通公民依照民法的规定,把物品在公开场合下以公开竞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