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红人”罗翔向公益组织捐37万,背后的法律你懂吗?

2023-06-06 11:46发布

“法律红人”罗翔向公益组织捐37万,背后的法律你懂吗?

近日,知名博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将其B站视频收益全部捐赠给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引发热议。据媒体报道,一位名为“罗翔”的捐助人,从2019年11月18日开始,截至2021年10月15日,已陆续捐赠370744.79元,共计18笔捐赠。罗翔是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2020年度最高人气UP主,B站2020百大UP主。罗翔讲课时喜欢以“张三”这个角色来举例,其讲解生动有趣易理解,在B站已有1933万多粉丝。

说到捐赠,那就免不了要提到慈善法。2016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正式施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慈善法,将中国慈善事业纳入法律轨道,使慈善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慈善离我们并不遥远。慈善是件好事,但它亦需要法律约束。今天小编就来讲一讲我们身边的慈善法。

01谁有资格公开募捐?登记满二年的慈善组织,通过遴选后有资格公开募捐。2021年10月20日,民政部公示了第三批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遴选结果,包括字节跳动公益、小米公益在内的10家公益平台入选。加之曾在2016年和2018年先后进行的前两批遴选结果名单,目前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增至30家。常见的平台如中国慈善信息平台、腾讯公益、蚂蚁金服公益平台、水滴公益、轻松筹等都位列其中,属于有资格公开募捐的互联网平台。

慈善法第二十二条

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取得公开募捐资格。依法登记满二年的慈善组织,可以向其登记的民政部门申请公开募捐资格。

02亲友罹患疾病,个人可以公开求助吗?可以。现实中不少人因意外、大病等情况,在网上发起募捐活动,许多好心人为其纾困解难。实际上,个人求助不属于慈善募捐。公民在遇到困境时向社会求助被视为自然权利。个人求助是基于私人利益的利己行为,受益人是特定的个人,并不具有公益性,因此个人求助不等于公开募捐;捐款给求助者个人在法律上也不属于慈善行为,而是属于公民之间的赠与行为,所以不受慈善法调整。个人发布求助消息的同时,也要对信息的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如果个人发布虚假的求助信息或故意隐瞒财产、用途,属于诈骗行为,可能会触犯法律。另外,个人求助只能由本人及近亲属发起。除了个人求助以外,个人还可以与公募慈善组织合作。

慈善法第二十六条

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基于慈善目的,可以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由该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并管理募得款物。

03骗捐,有什么后果?一些人谎称“得癌症”“为救人而受伤”,以骗取同情获得捐款。然而,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已经涉嫌诈骗。网络募捐的发起人一旦使用发布虚假信息骗捐,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慈善法第一百零七条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骗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依法查处。

慈善法第二十七条

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应当对利用其平台开展公开募捐的慈善组织的登记证书、公开募捐资格证书进行验证。

04摊派捐款,合理吗?不合理。“被捐款”的现象现在已经屡见不鲜,在一些单位和群体中,捐不捐、捐多少都成为“规定动作”,这种情况是不允许的。

慈善法第三十二条

开展募捐活动,不得摊派或者变相摊派,不得妨碍公共秩序、企业生产及人民生活。一旦发现有上述行为的,由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应当给予处分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05捐款之后反悔,可以不捐吗?

若公开承诺捐赠,或者自愿开展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优抚、救助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等公益活动并签订书面协议的,不能不捐。但如果捐赠人经济状况显著恶化,可以不再履行捐赠义务。

慈善法第四十一条

捐赠人应当按照捐赠协议履行捐赠义务。捐赠人违反捐赠协议逾期未交付捐赠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慈善组织或者其他接受捐赠的人可以要求交付;捐赠人拒不交付的,慈善组织和其他接受捐赠的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提起诉讼:

(一)捐赠人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公开承诺捐赠的;

(二)捐赠财产用于本法第三条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慈善活动,并签订书面捐赠协议的。

捐赠人公开承诺捐赠或者签订书面捐赠协议后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经向公开承诺捐赠地或者书面捐赠协议签订地的民政部门报告并向社会公开说明情况后,可以不再履行捐赠义务。

公益事业因其彰显美德而高尚,成为道德模范不是公众人物的本职工作。让公益回归公益,不掺杂对舆论的畏惧,公众人物的公益行为才因为这种无私的美德而感动人心,产生更强大的号召力。相信善意的力量,才不会让善意被做成生意。


相关知识

    罗翔谈信用卡恶意透支(罗翔谈信用卡恶意透支)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3-29 01:51

    恶意透支三个要件: 1。透支本金1万以上。滞纳金不计在内 2.逾期三月及其以上 3.两次催收未还 同时满足即构成恶意透支。

    罗翔律师说信用卡逾期是真的吗(罗翔律师的案例)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06-08 10:31

    你好这是银行外包的催债公司,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先通知你本人,联系不到就发短信,后期也会打你通讯录的电话,真的骚扰你了你可以把这个号码拉黑,但是信用卡逾期对征信影响非常大,目前信用越来越系统正规化,逾期久了不但会被拉黑 办不了贷款 包括房贷,还...

    罗翔律师说信用卡逾期-罗翔律师案件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06-06 06:28

    还债是天经地义的。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然而现实中,总有一些主观或客观的原因让人无法按时还钱,尤其是在使用信用卡的时候。过度消费、工资发放不及时、现金流困难等原因很容易导致信用卡无法还款。信用卡不能还的时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人想尽办...

    捐芝麻粒修逾期对自己有影响吗-芝麻粒捐献可以退回来吗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3-08-12 08:34

    捐芝麻粒修逾期对自己有影响吗 - 芝麻粒捐献可以退回来吗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朋友因为工作繁忙、生活压力等原因,可能会有所忽视,导致芝麻粒逾期。那么,捐芝麻粒修逾期对自己有影响吗?芝麻粒捐献可以退回来吗?接下来...

    罗翔谈信用卡恶意透支判定(罗翔谈信用卡恶意透支判定)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3-29 08:46

    一、信用卡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  二、信用卡恶意透支的后果:1.  产生不良信用记录;2.  产生滞纳金和利息;3.  银行会起诉;4.  自还清...

    罗翔说信用卡逾期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8-24 14:42

    当然算恶意透支了。一是数额较大,二是时间超过三个月,三是不接听银行催款电话,这可以被认定为恶意透支。信用卡逾期1、不会对您信誉造成损失,除非您是连续三个月未还款。2、会对您的资金造成损失,您在10月5号这里还款的金额(不知道您是哪一天消费的...

    罗翔恶意透支信用卡定罪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10:52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

    罗翔信用卡逾期视频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9-14 06:43

    没有的。刑事案件和信用卡逾期是2个案子。刑事的该怎么判就怎么判。银行这个是民事案子,既不会加重前面的刑事责任,也不会因为前面的刑事判决而加重民事的责任信用卡逾期了,每个月都坚持还上一点,还按要求还了,可今天又提48小时还款,不然就报警,并网...

    欠信用卡12万被追逃(欠信用卡12万怎么办)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06-06 00:32

    你目前的状况来说,你已经被定性为金融诈骗犯罪!12万的信用卡逾期一年未还,你这个金额在银行利滚利产生的罚金和滞纳金会特别吓人!首先建议你直接先主动联系银行,看他们怎么说,如果能够协商解决就避免走法律手段,这样对你的惩罚较轻。否则就要看法律对...

    哪个律师事务所(罗翔在哪个律师事务所)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02:15

    随着法制社会的发展,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的人越来越多,近期浏览了一些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早在2016年开始,十大律师事务所排名的排行内容就开始出现在各大平台,该律所排名的推出是希望律师们在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时,能不忘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