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海宁市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被告是某高校一名在校大学生。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公民个人信息的搜集变得越来越容易,因此滋生了许多违法犯罪行为。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很可能会给个人造成财产、精神上的损失,因此,我国以修改刑法的方式来介入个人信息保护,让我们看看公民个人信息是如何被贩卖的。
钻研暗网,做中间商赚差价
张三(化名)是某高校的在校学生,2020年的暑假,在网上浏览信息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些关于暗网的信息,这让他感到十分新鲜又好奇。于是,他到处找教程来学习,终于成功登录了某个暗网论坛。
起初,张三只是在单纯地浏览信息,后来,他开始在该论坛注册账号,深入了解之后,他发现,只要在论坛充钱就能买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但有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操作。因此,他产了做中间商来赚取差价的想法。
从一开始只是帮别人充值,到后来帮不愿意注册账号的人购买数据,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张三购买、出售的公民个人信息竟多达17万余条,违法所得1200元。
法院审判:已构成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罪
经审理,法院认为张三的做法已经违反国家法律有关规定,通过购买等方式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并向他人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已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考虑到张三还是在校大学生,涉案金额较少,且有悔罪表现。最终,海宁法院判处被告人张三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就在今年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自此,个人信息保护有了法律安全锁。其中,明确规定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不得进行大数据杀熟;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等设备应设置显著提示标识。
注意!暗网只是隐蔽并非隐形
近年来,我们经常能看到通过暗网倒卖公民个人信息的新闻。比如利用公司服务器漏洞,编写脚本非法侵入系统窃取用户数据,再对外出售,以此牟利的。谁能想到,其作案动机竟然是因为不满公司的福利待遇,于是剑走偏锋,以身试法。结果刚开始一个月,仅获利2000元,就被警方逮捕了。在落网的犯罪嫌疑人中,5人毕业于985名牌高校,1人名牌院校研究生在读
暗网只是隐蔽并非隐形。都说财富密码全藏在了刑法里,这话没错,但任何时候都不要抱着侥幸心态,去试探法律的底线。辛苦求学十几年,最后所有的努力却付诸东流,还没来得及孝敬父母、回馈社会,却要面临牢狱之灾真的值得吗?
曾因贩毒入狱。深知贩毒判刑之重,可找上门的生意又不想放手,于是当事人脑洞大开,用冰糖假冒冰毒牟利,结果如何? 小石是湖北人,他曾因贩毒被关过几年监狱。出狱后,他想法设法想再赚点钱,但是又不敢再去卖毒品,因...
欢迎阅读_______公司服务条款协议(下称“本协议”)。本协议阐述之条款和条件适用于您使用_______.com.cn网站所提供的在全球企业间(B-TO-B)电子市场(e-market)中进行贸易和交流的各种...
银行卡是个人最重要的财产之一,一般是不会给别人的。但有人为贪图小利,去银行开户,再转给别人使用,而别人拿去诈骗洗钱等,则提供银行卡者涉嫌“帮信罪”了(转让实名手机,亦同)。 近日媒...
一、派遣证有什么用吗? 派遣证也叫就业报到证。 1、“就业报到证”是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的证明。毕业生到工作单位就业时,须持“就业报到证”。用人单位凭“就业报到证&rdqu...
信托作为一种在世界上存续了数百年的法律工具,从其诞生之初至今经历了长年累月的磨炼,可谓凝聚了人类的高度智慧,而遗嘱信托基于人们对代际传承的多元化需求最能体现“信托”最初的本质。 遗...
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一张68年前的“新四军借条”,近日被官方认定为现代仿制品。但这一结果再次引起波澜,家属并不认同,希望公开参与鉴定专家的名单,同时网友也提出质疑,认为鉴定需要使用科学仪器。 缘起:&ldq...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正在快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这部开创我国立法法典编纂先河,关乎社会百科的法律,从2020年5月28日通过并公布后,就在社会上掀起了学习热潮,并延续至今。 《民法典...
本想听听朋友的心里话,哪知回复短信后却被强制收取了所谓的爱心捐款。昨天,北京海淀消协发布消费警示称,要警惕强制收费短信陷阱骗取好奇心。据介绍,假冒中奖信息、冒充银联的消费消息等蒙人短信已屡见不鲜,时下一种新的短信陷阱又冒出来了,主要是利用听...
申请财产保全是当事人为保证将来裁判得以顺利执行或者为避免财产遭受损失而依法享有的一项权利;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依职权作出裁定,对一方当事人的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保全措施,防止其转移、处分被保全的财产。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确立了遗产管理人制度,第一千一百四十五条到第一千一百五十一条详细规定了遗产管理人的选任、指定、职责、法律责任和报酬等事项。这对确立遗产管理人法律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填补制度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