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小心!这些人离职后被“老东家”起诉侵权,索赔400万元

2023-06-06 11:35发布

跳槽小心!这些人离职后被“老东家”起诉侵权,索赔400万元

离职人员侵权“老东家”被起诉

 法院:员工与新东家均涉嫌侵权

 离职人员与老东家“翻脸”的三大坑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新类型和疑难复杂案件也不断涌现,因员工离职引发的知识产权纠纷(前高管和老东家“翻脸”的事件)也不断增多。

  2016年2月

  上海学而思培优以虚假宣传为案由,将从其公司离职的一名五星金牌教师、三名金牌教师以及他们所供职的机构乐课力培优告上法庭,称这些离职员工不但在名称上模仿—使用乐课力培优的名称,而且使用学而思教学材料、挖走学而思学员,利用学而思的声誉进行营销等。

  同时,请求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判令其共同赔付3800万人民币。

  2017年7月

  普罗米新发布公告称,公司向成都中级人民法院提请诉讼,要求中铁二院工程集团、四维公司以及胡银海等6人立即停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并索偿900万元。

  2017年12月

  百度以侵犯商业秘密为由,将其前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王劲及王劲所经营的美国景驰公司诉至北京知识产权法院。

  该案中百度请求法院判令,要求被告立即停止侵害百度的商业秘密,包括并不限于停止利用该商业秘密从事与百度相竞争的自动驾驶相关业务;并判令被告赔偿其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5000万元。同时,被告需要公开声明消除影响,并承担全部诉讼费用。

  2018年1月

  爱奇艺一员工跳槽至优酷后,被爱奇艺官方以违反《不竞争协议》为由,对其进行了法律诉讼,并要求赔偿违约金312000元,返还竞业限制补偿金36806.75元。

  原告认为,优酷公司与原告均为国内主要的经营互联网文化、娱乐、视听业务的企业,具有竞争关系,被告在原告公司任职期间掌握大量商业秘密,到竞争单位工作可能给原告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故起诉至法院。

  近年来,员工离职与原单位之间翻脸事件频频发生...这背后的祸因在哪?主要有以下三点:

  权属纠纷。涉及技术成果是否属于原单位的职务发明创造、技术成果。根据我国专利法的相关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需要注意的是,根据目前专利法第四次修改草案的相关规定,虽然员工个人利用了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但如果对专利权属没有约定,法律倾向于保护完成创造的人,即员工个人。

  商业秘密纠纷。涉及员工或相关人员是否侵犯单位的技术秘密,员工是否违反保守技术秘密的约定。事实上,很多科技型企业的最新技术研发成果,在提交相关专利申请之前,一般选择通过技术秘密的方式进行保护。在实践中,不乏员工在离职时拷贝大量文件资料或因泄露核心技术机密,对以技术创新为生命线的企业造成致命打击的案例。

  涉及奖励报酬。我国专利法中有明确的关于员工完成职务发明创造后应获得奖励的规定,司法实践中也有很多关于单位是否应当向员工个人支付奖励和报酬以及支付的具体数额的案例。此外,还有很多案件涉及员工个人或单位是否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即员工离职后在一定期限内不得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或在有竞争关系的单位任职等。

  两招避免离职员工知识产权侵权

  科研水平和科研人才培养事关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根本,但往往由于不少科研人员法律意识不强,尤其是知识产权法律意识欠缺,在个人利益驱使下,不惜损害他人的创新成果和科技创新秩序,甚至有的因情节严重而承担巨额赔偿,个人事业前途在法律面前戛然而止。

  业内人表示,避免离职员工知识产权侵权,一方面应强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健全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另一方面也应提示企业员工在离职过程中应约束自己的行为,尊重他人知识产权,防止侵害他人商标、专利、软件著作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诸多知识产权。

  案件源自:人民网


相关知识

    未签合同仓促上岗,因工受伤公司拒赔诉法院

    来源:合同事务 时间:2022-01-23 11:42

    因社保关系仍在原单位,张某未能与新公司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就被新公司派到外地,结果触电受伤,新公司却以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为由拒绝赔偿。3月26日,随着上诉期的届满,江苏省海安县人民法院审理的这起确认劳动关系纠纷终于尘埃落定,法院最终确认白云公...

    员工跳槽和公司“挖人大战”如何避免被诉侵犯商业秘密?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2-05-18 20:35

    案件要旨公司员工与原雇主公司签订了保密协议及竞业限制条款,离职后即到新雇主公司就职并提供相同的技术服务,其行为侵犯了原雇主公司的商业秘密;新雇主公司在明知该员工掌握相关技术秘密,仍要求其为自己生产存在竞争关系的设备和产品,存在明显的恶意,构...

    微信朋友圈发布辞职声明是否具备法律效力?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9-02 07:53

    以往,劳动者一般通过提交辞职信、辞职报告等书面方式向用人单位提出辞职,但在自媒体时代下,如果劳动者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辞职声明,是否也具有法律效力?近日,宜兴法院就受理了这样一起劳动纠纷,劳动者在朋友圈发布辞职声明后,又以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

    有逾期的客户经理可以离职吗-有逾期的客户经理可以离职吗合法吗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10-03 19:37

    劳动合同上有没有标注?因为银行内部我不是太清楚,但根据国家颁布的劳动法规定,一般提前30天通知就可以离职了。从法理上说银行这么做貌似不合法,合同到期劳动关系终止,单位不予办理离职手续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当然,具体情况最好到当地的劳动部门进...

    “我一个卖酒水的,离职要赔20万元?”温州一小伙崩溃!法院判了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9-30 11:17

    对于竞业限制,打工人应该不陌生。一个在酒吧卖酒水的小哥哥被指掌握了公司的商业机密要支付违约金20万元,主人公李某觉得有点离谱。合理的竞业限制当然有助于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不过一旦被滥用,损害的是劳动者权益。近日,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宣判了一起...

    这家企业遭员工“携秘跳槽”,20年研发成果被盗的背后引人深思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9-30 17:46

    导读:2016年,一家以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为核心技术的企业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同方威视)发现掌握该公司核心技术、销售渠道的部分技术人员、销售人员先后以不同理由辞职后成立新公司,并生产、销售同方威视的主打产品。同方威视认为遭员工携秘...

    【收藏】换了工作,工龄怎么算?跳槽前,别忘了算清这几笔钱!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1:51

      又到年尾,有多少人盘算着来年换份工作?但是,离职涉及工资、工龄、五险一金等多项重要权益。今天,小编送上一份贴心提醒,身在职场的你别忽略。1、离职需要得到单位批准吗?  在许多单位的离职流程中,都有劳动者离职须经领导批准的规定。其实,这是...

    离职后被公司起诉职务侵占怎么办(公司起诉员工职务侵占后能和解吗)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3-03 15:11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

    公司的何种培训费才可以向离职劳动者索赔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2-07 11:23

    基本案情:某公司特别重视对员工的培训,每年都会组织员工去总部培训。2014年1月,公司又派出2名技术人员到总部学习,其中小陈到总部进行新机种操作技术的学习,小刘被安排进行短期项目培训,两人培训均历时2个月,性质为带薪全脱产培训,并签订有培训...

    离职后被公司起诉(离职后被公司起诉不当得利)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3-12 03:56

    这个事情涉及如下法律问题:1作为职务行为,如果非恶意,则难以称之为犯罪,可以定性失误,也就是犯法。  2教训是以后别人给你签字的东西,要自己留着,以后作为证据。  如果签字人留着,还签字干什么。  3躲避也是一个办法,那属于老赖,不可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