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金融机构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大对小微企业扶持力度系列工作部署,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快速增长。但不容忽视的是,部分产能过剩行业和受内外需下降影响较大的小微企业是近年来贷款风险暴露的主要领域。据统计,小企业的不良贷款率是其他企业的 1 倍,500 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是其他企业的 4 倍。监管部门透露,对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贷款率的容忍度可以提高到 5% ,但从基层反馈的数据来看,2014 年以来部分地区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已远远超过了容忍度。
( 一) 产能过剩和内外需下降带来的风险目前,宏观经济下行,行业竞争激烈订单减少,小企业资金成本、人工成本高涨,信贷规模紧缩融资难,税负过重,这些对小微企业经营发展来讲都是很大的挑战。部分产能过剩行业和受内外需下降影响较大的小微企业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盈利率不高,自有积累较少,抗风险能力差,受市场环境影响明显。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特别是销售淡季,存货积压严重,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给贷款造成一定的风险隐患。企业经营周转出现困难初期某些企业主往往借用民间资金转贷进行掩盖,但资金链紧张后民间借贷风险逐渐向银行体系传递。另外同行业企业的生产流通及上下游企业在某个区域相对集中,使银行信贷资产区域性风险与行业风险具有一定的重合度。
( 二) 小微企业自身的局限性小微企业良莠不齐,有些小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产品档次低、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小微企业法人代表的素质、性格、个人行为往往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发展或成败。多数小微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有缺陷,经营方式不够稳健,对外担保决策大多属于法人代表哥们义气,经营业绩不佳和不加以研究的对外担保最终导致公司出现风险。小编在调查中发现部分企业主近年来甚至有赴境外豪赌现象,某些信贷人员在贷前对借款企业主品质背景审查不够充分,贷后管理更是流于形式,留下了风险隐患。
( 三) 担保类贷款的风险
( 1) 担保机构信用风险
大多小微企业缺乏抵押物,因此一般都乐于和担保公司合作,这样一来,导致小微企业贷款过度依赖担保机构。但由于国内信用担保公司整体规模较小、出资比较分散、监管制度也不够健全等诸多原因,商业银行与信用担保公司的合作业务面临着一些风险。银行对担保公司与小企业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银行很难完全掌握客户真实信息,其资金链断裂之时风险立即完全暴露。
( 2) 担保圈贷款风险
近年来,银行采取内部制度控制的方式有效扼制了传统上的互保现象,但企业将互保形式转为连环担保,即甲为乙担保,乙为丙担保,丙为丁担保……这样在一定区域内就形成了担保圈,连环担保极易引发不同程度的担保圈系统性风险。担保圈贷款问题形成情况比较复杂、涉及面广、区域之间差异较大,部分客户群体问题突出。目前,各商业银行对担保圈贷款的管理在日常管理流程中未能有所体现。
( 四) 银行信贷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值得反思
(1) 各种考核倒逼小微贷款的发放带来不少隐患商业银行面临考核的困境,出于业务拓展的需要,业务网点遍地开花,业务竞争非常激烈。在相关利益驱动机制下,为了业务指标的完成,某些银行信贷业务员甚至为中小微企业违规发放贷款,授信额度超过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需求的过度授信现象并不鲜见,得到贷款支持的企业主往往盲目扩张或将贷款挪作他用。
( 2) 单从产品设计来看,银行现有信贷产品是比较完美的,但实际工作中多个环节客户经理及相关人员无法做到产品设计时的要求; 信息不对称问题尤为突出。比如需由信贷客户经理进行贸易背景真实性核查,同时随时监控客户销售款、应收账款回笼情况,但在实际工作中,虚构贸易背景、开立的回款专用账户被绕开入账的情况时有发生。
( 3) 传统贷款还款模式下贷款到期必须先还后贷,这就给小微企业带来还款时点资金周转压力忽然增大的问题。部分借款期限和经营资金回笼周期不一致的小微企业无奈之中求助于地下钱庄、高利贷等非法金融活动,筹措资金度过还款时点这个难关,大大增加了小微企业的财务成本。甚至有些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企业还款时点资金周转压力大的机会介绍非法金融活动从中牟利,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非法金融活动存在的需求,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给小企业经营资金的周转带来风险隐患。
( 五) 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能力较低近年来,P2P 网贷平台各种模式竞相发展,开辟了小微企业融资的新渠道,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瓶颈问题似乎有望得到缓解。但互联网金融并不是看上去那么美好,许多在 P2P 平台上申请贷款的企业都是不符合银行对借款人的资质要求的,其利润率也无法覆盖在网贷平台融资的高额成本。而且 P2P 平台大多风控体系与能力不如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所以坏账风险比较大。截至 2014 年 11 月底,网贷行业运营平台达到 1540 家,贷款余额达 896. 41 亿元,目前已发生多起 P2P 网贷平台实际控制人诈骗、跑路事件,问题平台达到 257 家。
二、化解信贷风险对策与建议
本着“减额、缓释、化解”的基本思路,信贷人员应保持与借款人、担保单位、当地政府和其他债权银行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从以下几个方面稳妥有序地推进化解信贷风险工作:
( 一) 督促借款企业向政府及主要股东寻求财务援助,加大力度与下游客户协商,务求尽快收回应收款项。在企业具备还贷能力时,应压缩授信风险敞口,提前收回贷款。同时银行要密切关注政府的态度和动作,确保政府的态度一致性和连续性; 密切关注市政府税费优惠政策落实情况,确保政理 论 探 讨府税费返还用于归还贷款本息。
( 二) 高度关注借款企业和担保单位的生产经营、财务和现金流状况,密切关注企业包括企业水、电、气变动等非财务信息,判断其是否能够依旧保持正常订单和生产。如发现借款人不能持续经营,就要抓住其资产尚未流失的时机,迅速利用其现有资产如存货、土地使用权、短期投资、固定资产等抵偿贷款。密切关注担保人的诚信和履约情况; 为防止企业和担保单位逃废银行债务,信贷经营人员应及时通过各种途径掌握企业股东个人资产情况,争取追加其个人资产抵押;同时应积极采取多项措施,促使授信敞口有所下降。
( 三) 逐步化解存量担保圈贷款风险,降低存量担保圈风险敞口、减少损失,对形成担保圈风险的主要保证关系进行切割,追加有效的抵( 质) 押品,加大对重要资产的监控。将保证类流动资金贷款置换为贸易融资等产品或采用动产质押。为避免担保圈风险恶化引发连锁反应,可考虑暂时延续存量保证担保类信贷业务原有授信条件。
( 四) 关注企业或有负债质态,企业对外担保可能存在一定的代偿风险,需密切关注担保链形成的风险状况,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关注其他债权人对涉及担保链企业的处置方案及进展情况,如其他债权人采取法律措施、实质性收回、增加抵押、质押等,应及时做好预判和采取对应措施,及时调整信贷策略。
( 五) 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企业通过非正常交易抽逃资金,取得企业不增加对外担保和对外投资的承诺,防止企业过度负债和代偿能力变化。对于授信到期 30 天后仍然无法归还贷款、或涉及民间高利借贷、或对银行加快授信回收的要求态度不明朗不配合的企业,应在强化授信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同步启动强制回收。
( 六) 各金融机构一般都有不良率要求,基层信贷人员往往会用到期转贷、借新还旧等方式,将归入次级类、可疑类的贷款归入关注类甚至正常类,以降低不良贷款率及账面风险,从而贷款分类很难完全反映不良资产真实情况。因此,信贷风险管理人员应注重提高贷款分类准确性和掌握资产质量真实性,把握风险暴露的金额和时间点避免引发新的风险和问题。
一、概述及市场状况介绍根据《不良金融资产处置尽职指引》(银监发[2005]72号)的定义,金融不良资产系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营中形成、通过购买或其他方式取得的不良信贷资产和非信贷资产,如不良债权、股权和实物类资产等。广义不良...
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容忍度的确定 结合当前小微企业实际经营状态、贷款质量及不良贷款分布情况分析,其实际不良控制率应予上调,但在具体管理中应体现指导性、差异性和动态性。 结合实际风险水平测算基准线 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容忍度应与企业实际风险水平相...
必将更趋激烈。农商行要实现新常态下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有效实施发展战略的调整和发展节奏的控制,坚持以科技为支撑,以产品创新、流程再造为依托,切实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专业化营销能力,努力实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同步提升。 一、围绕差...
如果是我行申请的贷款,贷款未按时还款会产生逾期利息和逾期记录,记录到人行征信系统,假若后续再申请贷款或信用卡等业务时,均需审核您的信用情况(具体影响,需要您咨询贷款经办网点确认);所以建议您保持良好的还款记录。商业银行如何控制新增不良贷款 ...
一、尽职调查的目的不良资产是指金融不良资产是指银行持有的次级、可疑及损失类贷款,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或接管的金融不良债权,以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持有的不良债权。 律师机构在处置、收购不良资产尽职调查中的主要任务,是充分利用其专业技能,...
食品生产企业管理制度范本 食品生产企业管理制度范本1、工厂生产岗位的划分,及各自的作用,负责管理岗位(作用)2、采购人员组成,内部物资采购与分销,外部物资及贸易管理制度,包括质量管理、服务质量3、物资库存,系统工程有序管理4、采购...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副总裁王文杰:不良资产处置已实现完全市场化 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好,刚才大家讲的都是新金融如何发展,对我也很有启发,我最后讲一点,在发展中风险如何控制,发展中如何保持金融的稳定,发展中如何把前进道路上的无效资产清除掉...
它验证企业财产损益的真实性和会计财务处理的正确性;有无将以前年度的费用、亏损或当期费用列入待处理财产损益账户长期挂账,虚增当期利润的情况;检查待处理财产损益未进行处理的原因是否为了虚增利润或隐瞒亏损。 【审计案例】 [案例1]A公司199...
目前,由于我国经济处于下行期,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规模庞大,所以尽快处置不良资产已经成为金融机构的首要目标,那么为了推进金融不良资产的收购和处置工作,我们来分析金融不良资产交易模式,并进行深入研究。金融不良资产交易模式主要包括通道式、买断式和...
银行贷款风险的防范措施:1. 加强准入管理。深入调查、详细审查、充分审议、严格审批,探索建立独立审查制度、审查合议制度、审查咨询制度以及审查监理制度;2. 加强预警监控。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实现多渠道预警,创新信贷风险监测预警手段,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