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个税)

2023-06-06 21:51发布

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

经济赔偿金的计算方法:经济补偿是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抱着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1、年限计算标准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工作年限,应从劳动者向该用人单位提供劳动之日起计算。没有及时签订劳动合同的,不影响工作年限的计算,应该从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算起。续签过几份劳动合同的,工作年限应从第一份劳动合同的起始时间开始算起,即自劳动者提供劳动之日起连续计算。此外,根据规定,对于因分立、合并、合资人、单位改变性质、法人改变名称等原因而改变工作单位的,其改制前的工作时间可以计算为“在本单位的工作时间”。还有,《劳动合同法》规定经济补偿近“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而不是“本单位连续工作年限”。去掉连续两个字就变成累积,不再是连续了。这一变化说时《劳动合同法》在计算工作年限时已经不再局限于“连续工作年限”了,即使劳动关系有中断,也可合并计算工作年限。因些,企业在招聘的时候最好要详细审查求职者是否曾在本企业工作过。此外,还要注意,在我国法律中,“以上”、“以下”、“以内”、“届满”,一般包括本数;因此,工作时间刚好六个月的,经济补偿按照一年工资计算。2、计算工资基数劳动合同法简化了工资的计算标准,规定工资是指劳动进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必须注意,这里的工资是指劳动者的应得工资,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具体规定可参照《工资总额组成规定》。有些企业以劳动者的所谓“最低工资”或者“基本工资”作为工资计算基数,这是不对的。3、针对高工资收入者的计算封顶《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草纲目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身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注意,《劳动合同法》只是对高改者的经济补偿作了补偿年限和补偿基数的限制,对于普通劳动者是没有限制的。只要劳动者月工资不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就不存在“三倍”和“十二年”的计算封顶。4、个人所得税根据规定,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5、与经济补偿金有关的过渡期规定《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七条规定,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也就是说,2008年1月1日前签订的劳动合同,在2008年1月1日解除或终止的,经济补偿金应分段计算;2008年1月1日后的工作年限,按《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计算;2008年1月1日前的工作年限,按当时的有关规定计算。

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破产企业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

楼主,下面是有关经济补偿金比较系统的整理,你的问题出现在第三条,终止劳动合同.你看一下就懂了. (三)经济补偿的支付标准 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1.关于补偿年限的计算标准 (1)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标准的经济补偿。 (2)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入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单位已经向......

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拖欠工资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

楼主,下面是有关经济补偿金比较系统的整理,你的问题出现在第三条,终止劳动合同.你看一下就懂了. (三)经济补偿的支付标准 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1.关于补偿年限的计算标准 (1)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标准的经济补偿。 (2)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入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单位已经向......

赔偿金如何计算(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

赔偿金也就是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给予劳动者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金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我国法律一般称作经济补偿,我国劳动法、1994年劳动部发布的《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等规定了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该按照一定标准一次性支付一定金额的经济补偿金。那么赔偿金怎么算呢。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1.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算)2.因病或非因工伤解除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个税)


相关知识

    2023年离职补偿金标准是什么(离职补偿金需要交个税吗)

    来源:其它 时间:2023-03-20 18:09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在有的情况下劳动者离职的,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那么你知道离职补偿金的标准是什么吗?这可以是关系到自身利益的大事,下面小编就来为你详细介绍。一、离职补偿金标准是什么离职补偿金的标准:1、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

    赔偿金如何计算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09-16 09:31

    赔偿金也就是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给予劳动者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金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我国法律一般称作经济补偿,我国劳动法、1994年劳动部发布的《违反和解除劳动...

    解聘一次性补偿金标准如何计算(经济补偿金的工作年限怎么统计)

    来源:其它 时间:2023-02-18 18:06

    当单位经济效益不好的时候,会进行裁员,将部分员工解聘。按照劳动法规定,这种情况属于单位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单位要支付给员工经济补偿金。每位员工得到的经济补偿金可能有所不同,那么解聘一次性补偿金标准如何计算?下面我们一起跟随小编了解下。 一、...

    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09-08 22:22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办法,按职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计算,每满1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不满1年的按1年计发。计算标准按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前12个月的本人月平均工资计算,职工本人的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按企业职工月平均工资...

    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个税)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10:24

    1.协商解除:用人单位主动提出协商解除,劳动者同意的,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主动提出的,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2.劳动者解除: (1)若用人单位存在法定过错,即《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之情形,劳动者可以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

    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需要交个税吗)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3-06 13:40

    1.协商解除:用人单位主动提出协商解除,劳动者同意的,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主动提出的,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2.劳动者解除: (1)若用人单位存在法定过错,即《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之情形,劳动者可以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

    辞退赔偿金如何计算(哺乳期被辞退赔偿金如何计算)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11-11 06:28

    答: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如何计算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7-13 07:58

    非法解除劳动合同应申请劳动仲裁或依法举报,赔偿金计算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的计算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

    劳动赔偿金如何计算(劳动赔偿金如何计算方法)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11-10 19:45

    展开全部 经济补偿金=补偿时间*你离职前的12个月的平均工资 平均工资的算法:是当月所有的应发工资数,就是扣个人保险及公积金以前的那个数。 劳动法依据: 劳动法规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合同纠纷的经济损失如何计算(合同解除 经济补偿如何计算方法)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11-26 22:15

    属于侵权行为,对于造成的不便,或者损害,可以申请评估要求予以补偿,或者要求予以消除影响、排除妨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