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起诉,但起诉人失去胜诉权,因为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一年,超出诉讼时效的权利不予以保护。
劳动者在发生工伤事故时,应当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维权的一些建议:
劳动者在发生工伤后,首先应判断是否属于工伤的范围。
寻求证据来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劳动关系证明是是申请工伤认定的前提条件,没有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就无法进行工伤认定,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主要包括劳动合同、工作证、上岗证、工资条等。
在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情形下,用人单位是工伤保险待遇的承担者;在参加工伤保险的情形下,一般而言,单位也应承担部分的工伤保险待遇。如果不知道用人单位的确切名称及地址,就无法确定追索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工伤,劳动者便无法索赔。
工伤认定都是处理工伤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工伤认定首先是用人单位的义务,用人单位不在规定的期限内申请工伤认定的,工伤职工及其近亲属可以在发生工伤后一年内申请。
需要注意的是,申请工伤认定有确定的期限,超过期限,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不会受理,追索工伤保险待遇也将得不到仲裁、法院的支持。所以,对于劳动者来说,不要轻信用人单位的虚假承诺,以免错过申请工伤认定的期限。
协商解决多发生在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情形下,由于申请工伤认定有可能影响单位将来的工伤保险缴费比例或者受到相关部门的处罚,用人单位如果没有为劳动者参加工伤保险的,发生工伤后往往不愿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而是选择协商赔偿数额。工伤职工或者亲属为了使工伤赔偿早日处理完毕,也会采取迎合态度。
但这里需要劳动者注意的是,协商不符合工伤赔偿标准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补足;用人单位不同意补足的,建议劳动者采用劳动仲裁的方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劳动者选择协商解决问题,应多咨询医疗专家、律师等,条件允许的,最好有律师出面谈判工伤赔偿事宜,签订赔偿协议。
《民法通则》规定:
第一百三十六条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来源:网络
您立即和工地协商赔偿事宜,不给答复。 立即起诉包工头 工地 和发包商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一条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
具备以下条件的公民,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1.具有本市常住户口或暂住证的; 2.有充分理由证明为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需要法律援助; 3.本人确因经济困难,无能力或者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经济困难标准参照法律援助实施地人民政府...
两种方案,1、首先要确定能否申请工伤认定,要是能申请尽量按照工伤程序走,优势就是工伤不需要承担责任,而且评残标准不严格;2、要是工伤走不通,可以按照人身损害走,起诉包工头和上面的建筑公司,但这种需要分责任,而且评残标准严格很多
如果协商不成可以申请仲裁,但是得先认定为工伤,才能够主张工伤赔偿,以下是工伤认定程序: 1、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公司需要在事故发生的一个月内申报,如果公司不申请,则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在一年内提出认定申请。需提交...
两种方案,1、首先要确定能否申请工伤认定,要是能申请尽量按照工伤程序走,优势就是工伤不需要承担责任,而且评残标准不严格;2、要是工伤走不通,可以按照人身损害走,起诉包工头和上面的建筑公司,但这种需要分责任,而且评残标准严格很多
工伤待遇争议属于劳动争议案件,必须经过劳动仲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不收费,对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案件受理费十元。 相关法律规定: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 (二)非财产案件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3.其他非财产案件每件交纳5...
针对您的描述,从法律的角度为您作如下分析:如果您是与对方建立劳动关系,可以要求单位申请工伤认定。 如果单位拒绝,您或者近亲属等可以持相关的材料到当地的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并根据鉴定结果要求单位赔偿相应的医疗费、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
工伤骨折无法给一个准确的数字,这些都是要根据医院所开出的鉴定等级来定义,鉴定等级在10级的是赔付比较少的,等级数字越小,赔付越高。 你可以先向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认定完后再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结果要求赔偿。 【赔...
农民工工伤赔偿请求工伤待遇属于社会保险待遇,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条例》第十条 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 申请法律援助: (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二)请求给予社...
你好! 1、向受伤地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前提条件必须要确立劳动关系) 2、工伤认定出来以后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伤残等级鉴定和劳动能力鉴定。 3、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就赔偿问题申请仲裁或者调解。 4、仲裁调解不服向受伤地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