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中院判例:一般债权人不具有请求行政机关查处违法建设以保护其债权利益的请求权

2023-06-06 11:50发布

北京一中院判例:一般债权人不具有请求行政机关查处违法建设以保护其债权利益的请求权

【裁判要点】

无论是在原告请求撤销行政行为的案件中,还是在请求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的案件中,行政行为或者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对原告的合法权益可能造成侵害,是原告具有诉讼主体资格的前提条件之一。原告的合法权益是否可能受到侵害,取决于在争议的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是否具有保护原告所主张的个人权利的法定义务。

在认定和拆除违法建设的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维护的是城乡规划秩序,至于违法建设的建设者与其他债权人之间是否基于违法建设存在民事争议,并不属于行政机关查处违法建设所考量的利益范围。因此,在查处违法建设的行政法律关系中,一般债权人并不具有请求行政机关查处违法建设以保护其债权利益的请求权。

【裁判文书】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行 政 裁 定 书

(2018)京01行终63号

上诉人(一审原告)刘宏斌,男,1963年10月28日出生,住北京市海淀区。

委托代理人李冬梅(上诉人之妻),1965年9月24日出生,住同上诉人。

被上诉人(一审被告)北京市延庆区延庆镇人民政府,住所地北京市延庆区延庆镇小营村南湖北路109号。

法定代表人张海峰,镇长。

委托代理人张建军。

委托代理人冉德志。

上诉人刘宏斌因诉被上诉人北京市延庆区延庆镇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延庆镇政府)不履行违法建设查处职责一案,不服北京市延庆区人民法院(2017)京0119行初56号行政裁定,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了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2017年11月29日,一审法院作出裁定认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行政诉讼,应当符合法定起诉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对于原告起诉不符合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情况,已经立案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本案刘宏斌要求确认延庆镇政府未及时有效查处违法建设、履行行政职责违法,但刘宏斌并非涉案违法建设的所有人,其与要求确认延庆镇政府未及时查处违法建设、履行行政职责违法一案不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综上,一审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第一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第一款第一项和第二款之规定,裁定驳回了刘宏斌的起诉。

上诉人刘宏斌不服一审裁定,向本院提起上诉,请求撤销一审裁定,指令一审法院继续审理。其上诉理由主要为:被上诉人延庆镇政府相关部门早在2016年6月即发现北京春杰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春杰合作社)的温室大棚存在违法建设,并于2017年3月明确认定为是违法建设。但是,直到2017年5月7日上诉人就涉案违法建设与春杰合作社签订租赁合同时,被上诉人并未采取任何有效措施对该违法建设进行处理,也没有向公众作出有效提示,春杰合作社亦未告知上诉人该处系违法建设。2017年5月27日,涉案违法建设未及上诉人使用即被强制拆除。由于被上诉人拖延拆除涉案违法建设,导致上诉人与春杰合作社签订租赁合同,从而致使上诉人的财产遭受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不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的,有权提起行政诉讼,故上诉人与本案应当具有利害关系。

被上诉人延庆镇政府同意并请求维持一审裁定,其答辩理由为:上诉人并非涉案违法建设的所有人,与本案不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此外,涉案违法建设已被拆除,上诉人也从未向被上诉人提出过履行法定职责的申请,其起诉不属于法院的受案范围。

本院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该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亦规定,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诉讼。根据上述规定,无论是在原告请求撤销行政行为的案件中,还是在请求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的案件中,行政行为或者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对原告的合法权益可能造成侵害,是原告具有诉讼主体资格的前提条件之一。原告的合法权益是否可能受到侵害,取决于在争议的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是否具有保护原告所主张的个人权利的法定义务。

在认定和拆除违法建设的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维护的是城乡规划秩序,至于违法建设的建设者与其他债权人之间是否基于违法建设存在民事争议,并不属于行政机关查处违法建设所考量的利益范围。因此,在查处违法建设的行政法律关系中,一般债权人并不具有请求行政机关查处违法建设以保护其债权利益的请求权。上诉人作为涉案建设的承租人,其与春杰合作社之间的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应当通过相应的法律途径解决。上诉人与被上诉人查处违法建设行为之间不具有行政法上的利害关系,其不具有提起本案诉讼的原告资格。

综上,一审法院裁定驳回上诉人的起诉正确,本院应予维持。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对其上诉请求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裁定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一审裁定。

本裁定为终审裁定。

审 判 长  龙 非

审 判 员  魏浩锋

审 判 员  朱一峰

二〇一八年一月二十九日

法官助理  张婷婷

书 记 员  隋雨霞

转自行政涉法研究


相关知识

    民间借贷涉嫌刑事犯罪的,担保人还需要承担责任吗?(高法典型判例)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2-04-20 08:27

    裁判要旨:一、涉及诈骗类犯罪的借款合同中,诈骗行为本质上仍属欺诈行为,合同相对方既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变更或撤销,也可主张合同有效。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

    在原有宅基地范围内翻建的房屋,能否认定为违法建筑?

    来源:工程建筑 时间:2022-04-20 11:25

    【裁判要旨】一般而言,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视违法建设的具体情节作出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罚款、限期拆除、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等措施或处罚。而对于何为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上述法律法规并无具体规定。对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

    明确了!最高院判例:借名买房规避限购政策的,合同应认定为无效!

    来源:合同事务 时间:2022-06-07 17:15

    裁判要旨:1.借名人与出名人为规避国家限购政策签订的《房产代持协议》因违背公序良俗应认定无效,借名人依据规避国家限购政策的借名买房合同关系,不能排除人民法院对该房屋的执行。2.在借名买房并不违反公序良俗原则、不存在无效事由的情况下,借名人可...

    正在进行违法建设的认定及查处程序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7-13 11:28

    【裁判要旨】未经规划许可擅自在设备平台实施建设或者封闭设备平台,属于违法建设行为,如不属于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情形,应当依法予以拆除。对在建违法建设的处理可以依照《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不受《行政强制法》规定的强制执行程序的限...

    超实用!违法建筑纠纷裁判观点汇总(20条)

    来源:工程建筑 时间:2022-04-20 11:24

    1.政府主管部门依法强制拆除违法建筑后,擅自处置建筑材料,造成违法建筑建造人损失的,应承担相应的行政赔偿责任。建造人未经规划管理部门许可,擅自搭建的建筑物、构筑物虽被认定为违法建筑,但建造人对该建筑物、搭建物的建筑材料享有所有权。政府主管部...

    违法建筑,纠纷裁判观点汇总(20条)

    来源:工程建筑 时间:2022-04-20 11:40

    1、政府主管部门依法强制拆除违法建筑后,擅自处置建筑材料,造成违法建筑建造人损失的,应承担相应的行政赔偿责任。建造人未经规划管理部门许可,擅自搭建的建筑物、构筑物虽被认定为违法建筑,但建造人对该建筑物、搭建物的建筑材料享有所有权。政府主管部...

    北京一中院裁判:在原有宅基地范围内翻建的房屋能否认定为违法建筑

    来源:工程建筑 时间:2022-05-30 17:17

    【裁判要旨】一般而言,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视违法建设的具体情节作出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罚款、限期拆除、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等措施或处罚。而对于何为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上述法律法规并无具体规定。对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

    最高法判例:涉案房屋虽系违法建筑,但基于信赖利益所作的相应投入和产生的损失应予合理补偿

    来源:工程建筑 时间:2022-03-14 17:30

    裁判要点现行集体土地征收制度的本质是国家基于公共利益需要实施征收,并由国家依法给予公平合理补偿的制度,对于因历史原因未办理房屋产权证的房屋,行政机关在没有充分证据证明该房屋属于违法建筑的情况下,不宜认定为违法建筑。行政征收中,应当综合考量未...

    最高法院判例:复议请求不明确的,复议机关不得迳行不予受理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7 14:39

    【裁判要点】行政复议申请材料齐全、内容表述清楚,是行政复议机构准确把握申请人的利益诉求,正确判断是否应当受理的前提。当申请人在提起复议申请提供的相关材料不齐全或者表述不清楚时,行政机关应依法通知申请人补正,如行政机关未经通知补正迳行决定不予...

    最高法院判例:行政机关查处违法建筑的程序和义务——陈选金诉临武县政府、临武县城管局强制拆除行为违法及

    来源:工程建筑 时间:2022-05-19 11:42

    【裁判要旨】1.程序合法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之一,行政机关作出任何行政行为,均应按照相应的法定程序进行,即使行政相对人违法在先,行政机关纠正违法行为也应当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履行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五条的规定,行政强制的实施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