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合同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解释》的有关规定,出卖人延期交付使用房屋的,应当支付违约金或者赔偿损失;商品房买卖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的,可以按照延期交付使用房屋期间有关主管部门公布或者有资格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评定的同地段同类房屋租金标准确定。
逾期交房违约金一般是按日计算的,开发商每逾期一日并产生一日的违约金,违约越久,违约金总数会越多。
在诉讼时,开发商会援引《民法通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以违约金过高为由要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适当减少违约金数额。
由于施工进度原因导致开发商能按期交房合同约定延期交房违约方每日应支付购房人已付房款万分之三。
违约金对于次性付款业主来说毫无疑问开发商应该按照已付房款计算违约金。
对于采用银行按揭方式业主来说当初购房时支付了低20%首付款其余部分由按揭银行支付给开发商业主自贷款发放之日起开始还款并付息(般按揭款购房合同签订之日起月内发放)问题。
按揭方式购房违约金计算基数何确定哪位业主有比较权威答案谢谢了 补充。
合同约定延期交房违约方每日应支付购房人已付房款万分之三违约金!!
扩展资料:
违约金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的,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
违约金的标准是金钱,但当事人也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标的物为金钱以外的其他财产。
违约金具有担保债务履行的功效,又具有惩罚违约人和补偿无过错一方当事人所受损失的效果。
因此有的国家将其作为合同担保的措施之一。
有的国家将其作为违反合同的责任承担方式。
当事人以约定的违约金过高为由请求减少的,应当以违约金超过造成的损失30%为标准适当减少;当事人以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为由请求增加的,应当以违约造成的损失确定违约金数额。
你的违约金过低,低于你实际的损失,根据现有法院判决,你的要求会得到法院认可,肯定会胜诉。
最好有房管局租金指导价或者当地物价部门出具的租金水平认可资料。
这样就可以得到租金的1.3倍赔偿。
我国《合同法》对违约金的规定基本沿袭了大陆法系的传统,强调违约金赔偿性的理念,同时承认违约金的惩罚性。
按照这一理念,我国的违约金可分为“补偿性”违约金和“惩罚性”违约金。
根据《合同法》第114条第3款规定的迟延履行违约金即属惩罚性违约金。
此处的“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应当解释为针对迟延履行的纯粹的惩罚性违约金。
惩罚性违约金的支付不以违约损失为前提,无需举证损失,更不能依据实际损失的多少,对违约金的数额进行调整。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逾期付款违约金的相关规定
1994年3月1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逾期付款的违约金应依何种标准计算问题的复函》(法函〔1994〕10号)规定:根据当时央行〔1990〕97号通知下发的《违反银行结算制度处罚规定》第九条关于银行计扣逾期付款滞纳金的规定,经济合同法及其有关条例中规定的逾期付款的违约金,应按逾期付款金额每日万分之三计算;
1996年5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逾期付款违约金应当依据何种标准计算问题的批复》(法复〔1996〕7号)规定:逾期付款违约金,应当按照逾期付款金额每日万分之五计算。
1999年2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逾期付款违约金应当按照何种标准计算问题的批复》规定:对于合同当事人没有约定逾期付款违约金标准的,人民法院可以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逾期付款违约金。
中国人民银行调整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时,人民法院可以相应调整计算逾期付款违约金的计算标准。
参照中国人民银行1996年4月30日发布的银发〔1996〕156号《关于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通知》的规定,目前,逾期付款违约金标准可以按每日万分之四计算。
2000年11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的批复》将最高人民法院法释〔1999〕8号批复中“参照中国人民银行1996年4月30日发布的银发〔1996〕156号《关于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通知》的规定,目前,逾期付款违约金标准可以按每日万分之四计算”的内容删除。
此后,最高人民法院再未有关于逾期付款违约金计算的相关规定。
可见,1996年5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逾期付款违约金应当依据何种标准计算问题的批复》(法复〔1996〕7号)中关于的逾期付款违约金应当为万分之五的规定是最后的有效规定。
也就是说,本案合同中业主违约逾期付款的话,万分之五的违约金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而根据民事合同双方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如果开发商违约迟延交付房屋的话,同样也要受万分之五的违约金的约束和惩罚。
当然有诉讼时效了,一般是两年,但是在实际处理中各地法院有不同的起算时间:1、多数法院是从明知权利受到侵害之日即合同约定的交房时间开始起算两年;2、也有法院是从房屋实际交付之日开始起算两年(这种意见把逾期交房违约金看做一个整体,认为房屋实际交付时违约金数额这个债权才能最终确定);3、还有的法院将逾期交房违约金分为一天一天的单独债权来算诉讼时效,也就是可以支持起诉之日前两年的逾期交房违约金。
注:现在民法总则诉讼时效改为三年了
出卖人逾期交房,买受人可以要求开发商继续履行房屋买卖合同并支付违约金,或者请求法院解除房屋买卖合同并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起诉流程为:1、选择管辖法院。在开发商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起诉2、携带材料去法院立案:①携带起诉状(包括双方当事人信息,对方是公司的需要工商信息;具体的诉讼请求,如买受人要求出卖人支付逾期交房相应的违约金等;事实与理由;证据及证据来源,如购房合同);②准备证据3、交到法院立案庭,立案庭的法官会在七天内通知您是否立案。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在完成审理前的调查、准备工作后,应当......
出卖人逾期交房,买受人可以要求开发商继续履行房屋买卖合同并支付违约金,或者请求法院解除房屋买卖合同并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起诉流程为:1、选择管辖法院。在开发商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起诉2、携带材料去法院立案:①携带起诉状(包括双方当事人信息,对方是公司的需要工商信息;具体的诉讼请求,如买受人要求出卖人支付逾期交房相应的违约金等;事实与理由;证据及证据来源,如购房合同);②准备证据3、交到法院立案庭,立案庭的法官会在七天内通知您是否立案。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在完成审理前的调查、准备工作后,应当......
下面将办理逾期交房违约金案件的经验给大家讲一讲,在开发商逾期交房的情况下我们怎么收集证据以及怎么来打逾期交房违约金的官司。 一如何做诉讼前的准备 逾期交房在一个小区内是普遍的问题,如果不能按时交房,那么开发商会侵害到很多业主的利益,最好在诉讼前要联系多的业主一起诉讼,这样有很多好处:1 人多力量大,人多首先是会受到法院的重视,对判决结果非常有利;2 人多收集的证据就比较多,一个人的证据大家都可以共同使用,有用的证据多了胜诉的几率就大;3 人多诉讼成本就低。对于逾期交房的案件要聘请律师,逾期交房违......
双方有合同约定的,按照合同约定数额赔偿,没有约定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可以参照以下标准确定:逾期付款的,按照未付购房款总额,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逾期交付使用房屋的,按...
开发商延期交房,及时起诉是最好的方法!业主购买开发商的房屋,在房屋买卖合同中约定了交付房屋的期限。但现实实践中,开发商由于各种原因推迟交付房屋的期限,业主很长时间无法收房。业主策略1、集体与开发商协商。开发商一般派能说会道的业逾期交房起诉需...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在受理1个月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1个半月。1、在开发商不具备交房条件的情况下,他会通知你收房,一般通知方式有报纸公告和寄信通知等方式,这时我们就要保存好报纸和信件来证明其逾期时间,再有就是在与开发商逾期交房之后进行协...
出卖人未交付房屋的,买受人可以要求开发商继续履行房屋买卖合同并支付违约金,也可以要求法院撤销房屋买卖合同,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起诉流程如下:1 .选择有管辖权的法院。向开发商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提起诉讼。2.带材料到法院备案:①带起诉...
就是民事诉讼状主要是根据合同约定开放商违约,逾期交房,要么承担违约金至交房止要么退房事实与理由简单以下格式网上有,搜一下逾期交房起诉书怎么写?出卖人逾期交房,买受人可以要求开发商继续履行房屋买卖合同并支付违约金,或者请求法院解除房屋买卖合同...
2.约定的逾期交房违约金应按合同约定支付。除非开发商有免责事由,如合同约定的地震、战争等不可抗力原因,并已尽到及时告知义务,否则可以不承担逾期交房的违约责任;【/h/】未明确约定逾期交房违约金如何计算的,应当按照逾期交房时相关主管部门公布的...
首先应当确定的是,开发商逾期交房肯定是构成违约的。既然构成违约,就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关于违约责任的承担,一般商品房买卖合同中会有约定。有约定的,当然从其约定,如果合同未对违约责任作出约定,则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来确定违约责任。根据法律规定,...
有违约行为,就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不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开发商逾期交房,起诉需要出具什么出卖人未交付房屋的,买受人可以...
当然有诉讼时效了,一般是两年,但是在实际处理中各地法院有不同的起算时间:1、多数法院是从明知权利受到侵害之日即合同约定的交房时间开始起算两年;2、也有法院是从房屋实际交付之日开始起算两年(这种意见把逾期交房违约金看做一个整体,认为房屋实际交...
搜集证据,到 开发商住所地法院起诉解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