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尽到合理诊疗义务,履行义务瑕疵将导致赔偿责任,但此义务是有一定的限制的,患者在医疗行为中也将承担一部分风险责任。
一、有风险的医疗行为如果是在征得患者及其亲属同意后实施的,风险责任应由患者及其亲属承担
二、患者提出的病历异议成立,是否能够依此认定医疗机构承担侵权责任
三、对患者知情同意权的限制
对患者知情同意权的限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四、在法定情形下,医疗机构未履行紧急救治义务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尽到合理诊疗义务的认定
附:审判指导
一、“当时的医疗水平"的理解
二、过度医疗的认定
三、法院应如何审查医疗机构对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注意义务
四.对经患者同意实施实验性诊疗发生不良后果的责任承担
五、医疗机构可否以停电构成不可抗力为由主张免责
六、审理医疗损害赔偿案件涉及鉴定的处理
医疗事故的鉴定人是否必须出庭?
问题:近年来,我们在审理医疗事故纠纷案件中发现,组织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医学会,常常以没有先例为由,拒绝委派参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专家出庭接受当事人和法官的质询,并由此引发医学会作出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能否作为定案依据之争。对此类鉴定的采信存在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对符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作出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如果当事人没有证据反驳,就应当作为进行医疗事故赔偿的依据;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比类鉴定结论作为证据的一种,需要经庭审质证后方能决定是否采信。因此。只要释疑请求主体或合议庭提出,作为答疑主体的医学会(鉴定人)必须出庭作证。因为涉及的专业技术性问题必须由鉴定单位进行说明,否则其所作出的医疗事故鉴定结论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请问以上哪种意见正确?
《人民司法》研究组认为:医疗鉴定结论是证据的一种,应当在法庭上出示,由当事人予以质证。医疗鉴定结论经法庭质证确认后,具有证据效力。对于鉴定人是否必须出庭接受询问,我国法律无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在审判实践中不宜要求鉴定人必须出庭作证,如果当事人或法院对医疗鉴定结论中的相关问题存在疑问,人民法院可以去函要求鉴定机构出具书面意见予以说明。当然对于鉴定结论是否采信,由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定。因此,我们认为,医疗鉴定结论必须在法庭上出示并经当事人质证,人民法院可以要求鉴定机构对于鉴定结论中的相关问题出具书面意见予以说明。鉴定人是否出庭不影响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采信与否。
——《人民司法?应用》2010年第7期(总第594期)。
▌一、四倍已成历史,请记住24%、36%▌二、民间借贷的范围不再模糊 ▌三、解禁企业间借贷≠全面放开 ▌四、P2P网贷平台终正名 ▌五、借贷+买卖=借贷 ▌六、虚假民间借贷诉讼(仲裁)——难! 民商事裁判领域中的虚假诉讼(仲裁)现象...
导读:对夫妻一方有不忠行为,另一方是否可以请求损害赔偿?小编对此法律问题进行了查找和梳理。本文整合了最近几年离婚案件中夫妻一方有不忠行为的典型案例及各地法院案例裁判规则,推送给读者阅读、参考。 一、分居期间,夫妻一方与婚外异性发生不正当...
导读 处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核心是损失的认定及赔偿责任的划分。本期我们一起来看看由最高人民法院法关于人身损害赔偿案件20条裁判规则,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1 婚宴菜肴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消费者提出十倍索赔是否应予支持2 AA制项下利用网...
民事诉讼的自认是指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但涉及身份关系的案件除外。简言之,自认是指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不利于自己的案件事实的承认。本期干货整理民事诉讼关于自...
裁判要旨 【案情】 【裁判】【评析】 1.批复所确定的裁判规则应当继续适用。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全文如下: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你院浙高法[2004]175号《关于双方未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当事人就补偿安置争议向法院起诉,法院能否以民事案件受...
裁判要旨案情简介裁判要点 实务经验总结 相关法律规定 法院判决 一、最高人民法院负责人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答记者问(2015年8月6日)节选二、地方高院指导意见 三、相关案例 裁判规则:出借人仅...
规则汇总 1、需要结合双方施工合同约定判断窝工损失的规定不具有强制效力 2、承包人主张窝工损失应遵循双方约定的窝工索赔程序3、承包人提交的单方窝工损失数据不能作为损失数据证据,但经监理确认的则可以直接认定而不必通过鉴定确定4、窝工损失即使经...
裁判要点 离婚诉讼中,男女双方直接抚养子女的条件相当,均有直接抚养的意愿,轮流直接抚养不会影响子女健康成长,双方无法达成轮流抚养子女协议的,人民法院可判决离婚双方轮流直接抚养子女。相关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六条第三款 ...
一、居住权合同纠纷案件的实证透视与困境分析(一)法律对居住权合同规定不具体 就居住权的设立而言,其基础法律关系既可以是居住权合同关系,也可以是基于遗嘱、遗赠而产生的遗产分配关系[1]。《民法典》规定了以居住权合同方式或遗嘱方式设立居住权。...
1.分居期间,夫妻一方与婚外异性发生不正当男女关系,离婚时,无过错方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陆某诉陈某离婚案 案例要旨:婚姻关系的存续应以夫妻感情为基础,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分居长达3年之久,应当认定夫妻关系已无和好可能。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