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采取的防疫、检疫、强制隔离、隔离治疗等严格、有针对性、管用有效的措施,为防止疫情蔓延,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支撑。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行为防控疫情而采取的相关预防、控制措施的行为。从近期各地见诸于媒体情况来看,诸如拒不配合人员登记、测量体温、佩戴口罩,对疫情防控人员进行殴打、辱骂、推搡等行为多发。
对这些行为,可依照2003年5月14日“两高”发布的《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0年2月6日“两高两部”发布的《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下称《意见》)的规定以妨害公务罪定罪处罚,其中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从重处罚。近期,各地法院也依法及时审理了一批涉疫妨害公务刑事案件。司法实践中,涉疫妨害公务刑事案件的司法认定需要重点把握以下方面:
一、涉疫妨害公务刑事案件中“公务”的认定。即必须是依法执行疫情防控的职务或职责活动。这需要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通告,从主体是否适格、权限是否正当、内容是否合法、程序是否合法等方面加以理解和把握。单就依法执行疫情防控公务活动的主体来看,根据前述《意见》,主要包括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有关疫情防控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疫情防控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疫情防控公务的人员。在全面动员落实防控职责,实施管控措施的形势下,根据统一部署,协助政府从事防疫、检疫、强制隔离、隔离治疗等防控措施的居(村)委会、社区工作人员,也应视为从事行使疫情防控职权的公务人员。当然,一些基层自治组织的自发性的或者超越委托范围的疫情防控措施,则不属于“公务”范围;在疫情防控期间,随意殴打、辱骂这些防疫志愿者、基层组织人员的,不应以妨害公务罪追究刑事责任,可以寻衅滋事罪或故意伤害罪追究刑事责任。
二、涉疫妨害公务刑事案件中“暴力”“威胁”的把握。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妨害公务罪规定,该罪客观行为为“暴力”“威胁”,不包括“其他方式”。其中 “暴力”,表现方式多样,既有对依法履行防控疫情措施的工作人员的人身实施殴打、撕咬、拖撞、捆绑,也有对检测设备、警用装备、相关设施、执行标的的毁坏等等。“威胁”,则是以侵犯人身、财产、名誉等进行精神强制,使得依法履行防控疫情措施的工作人员产生畏惧,不敢履行相关职责。“暴力”“威胁”的程度不一,有高低之分,总体上只要客观上达到了对工作人员强制,阻碍了公务正常进行就可认定。具体认定上要从发生缘由、是否危及人身安全、造成伤害物损、妨害防疫工作秩序、导致围观聚集、阻塞交通等方面综合判断。对防控过程中出现的一般性过激言行,不宜轻易认定为“暴力”“威胁”。
三、涉疫妨害公务刑事案件中牵连数罪的处理。对于行为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行为防控疫情而采取的防疫、检疫、强制隔离、隔离治疗等措施的行为,引起新冠肺炎疫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则同时触犯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或者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可根据牵连犯的一般处理原则,从一重处理。
来源:人民法院报
需要负法律责任。当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还在蔓延,各级人民政府在此紧急状态下相继发布通知,取消群众聚集性活动。对于各类涉疫违法犯罪活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了《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
需要根据受理案件法院地的居民收入,参考如下法条给予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第二十七条 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第二十八条 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
当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还在蔓延,各级人民政府在此紧急状态下相继发布通知,取消群众聚集性活动。对于各类涉疫违法犯罪活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了《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亦有...
当事人因确诊或疑似新冠肺炎而住院治疗、居家隔离,或因疫情形势、疫情防控等原因不能及时行使请求权的情形发生于诉讼时效期间最后六个月内的,可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九十四条关于诉讼时效中止的规定。当事人确因疫情防控需要请求延期审理、...
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发布依法惩治妨害疫情防控保障犯罪典型案例最高检第十八批涉疫典型案例发布6月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公安部发布4起依法惩治妨害疫情防控保障犯罪典型案例。这是最高检发布的第十八批涉新冠肺炎疫情典型案例。此次发布的4起典型案例分...
因政府及有关部门为防治疫情而采取行政措施直接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者由于疫情的影响致使合同当事人根本不能履行而引起的纠纷,根据疫情的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但疫情系在合同成立以前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的,不能免除责任。此外,疫情并非导致合同...
这些年来,全国暴力抗法袭警事件频发。《刑法修正案(十一)》和两高《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七)》,袭警罪正式成为独立罪名,并于2021年3月1日正式施行。 该如何界定袭警罪的范围...
一、一教师称“希望大连疫情越多越好”被拘留 11月17日傍晚,辽宁省大连市公安局中山分局通报,一名幼儿园女教师因发布涉疫情不当言论,被行政拘留。 这名网民“黯然之后蓦然”于1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知道自己患病的情况下,故意传播疫情的,属于以危险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要承担刑事责任。二、相关法律规定《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二、准确适用法律,依法严惩妨害疫情防控的各类违法...
刑法修正案(十一)于2021年3月1日正式实施。2021年4月底,最高人民检察院孙谦副检察长就刑法修正案(十一)的理解和适用给全国检察机关作了专题辅导讲座。专题辅导后,各地学员又提出了一些具体适用问题。根据张军检察长和孙谦副检察长的批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