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商家名为春节促销实则侵犯消费者权益

2023-06-06 11:14发布

部分商家名为春节促销实则侵犯消费者权益

记者:最近,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提示。我们在采访中也发现,确实存在不少消费欺诈现象。此类现象为何在春节前多发?

  邱宝昌:春节前交易量剧增。根据中国传统习惯,春节是消费的高峰、交易的高峰,所以商家、经营者都看中这方面。在商家推出的促销活动中,有些是正常的促销,但也有一些居心不良的商家利用这个时期欺骗消费者甚至实施诈骗。

  记者:春节前后,商家的各种促销活动很多,但是有不少消费者反映,他们在参加商家促销活动时都有被忽悠的感觉。类似的活动大概具有哪些特点?

  刘俊海:春节前后,商家往往推出很多打折、让利等活动,这些活动对消费者的诱惑力还是很大的。其共同特点就是,折扣不是明明白白的,通常要绕一些弯,有时还会有陷阱。消费者有时候看不明白,感觉折扣很大,其实打折的前提条件比较苛刻。还有一个特点是,节日促销活动的售后服务打了折扣。比如,不给退换、不给维修之类。

  记者: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一些电商平台推出的促销活动中,还存在“托儿”或者“先涨价后降价”等问题,这些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

  邱宝昌:如果是半年前或很长时间以前涨价之后降价,这属于市场行为。如果商家为了制造打折很低的假象,比如原先价格100元,快到春节了,先涨到150元,然后再打8折,这种促销不仅没有优惠,反而比正常价格还高。这类行为利用了消费高峰,所以先涨价后降价,涉嫌价格欺诈。关于促销,发改委有规定,促销前7天的最低价格就是底价。发改委的相关规定中认定“先涨价后降价”是一种价格欺诈,是一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请“托儿”这种行为危害了消费者知情权,属于虚假交易。比如在网上虚构交易量、在现实中雇人去排长队,这些行为造成一种商品热销的假象。以雇人排队为例,商家雇一帮人排队,很多人不明真相以为这个商品很火,但实际上不是,商家只是利用这种手段促销,虚构商品或服务好的假象。商家隐瞒事实,侵害消费者充分知情权,进而损害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出现以上情形,如果情节轻微的话就责令改正;如果有违法所得的要没收违法所得;如果构成欺诈,消费者可以要求退还并且要求商家承担3倍价格的赔偿。在很多情况下,如果商品或服务价格只是十几元或几十元,消费者往往经过协商后选择不主张自己的正当权益。在这种情况下,经营者就会认为自己的违法成本低。

  扫码风险也不小

  记者:现在,有不少商家为了让消费者关注商品或店家的微信公众号,都推出了扫码得礼品的活动,这类活动在春节前的消费市场上更加多见。不过,有消费者发现,在扫描商家的二维码时还会被要求填写个人信息。

  邱宝昌:在进行正常交易时,扫码加微信是没有问题的。不过,个别不法商家会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通过扫码扫进去,比如支付信息、账号、密码、交易信息等。所以,这种扫码行为对个人的信息安全、财产安全都会构成严重威胁,有的还会造成实际损失。

  记者:商家的扫码活动不仅存在泄露个人信息的风险,有的商家还会借促销扫码进行变相的广告宣传。在调查春节消费市场时,我们就发现有的商家使用“微信裂变技术”,让消费者扫码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向好友群发广告。现在,还有不少人专门出售“微信裂变”类软件,这种软件在春节前的销量也极为可观。商家使用这种技术是否合乎相关规定?其中涉及哪些责任问题?

  邱宝昌:这种行为既违反了诚实信用的原则,也违反了互联网广告暂行规定。商家在微信包括在互联网上发布广告也要遵守法律法规,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互联网的相关规定,同时也违反了广告领域的相关规定。

  经营者需承担责任。谁实施了这个行为,谁就要承担责任。商家通过让消费者扫码从中获取个人信息,继而把这种信息作为商业用途,这实际上是一种非法获得个人信息的行为。

  网络平台也要承担一定责任。这种软件相当于一种“黑客”软件,应当予以过滤和屏蔽。从技术上限定、删除、屏蔽这些违法的软件在微信平台上运行,这是平台的一种责任,也是对平台用户权益的保护。

  理性消费很重要

  记者:在春节期间的消费市场,不仅有花样繁多的促销活动,还有些商家利用促销扫码做广告营销。可以说,消费者面临的陷阱不少,甚至可以用防不胜防来形容。面对这种情况,消费者、监管部门应做哪些工作?

  刘俊海:消费者要理性,要看好自己的钱袋子。同时,消费者要学会明明白白看广告、认认真真挑商品,学会固定、保全购物证据。另外,可买可不买的时候,更加要保持理性。不少消费者都遇到过贪小便宜吃大亏的事,说明消费者保持理性很重要。

  商家要自觉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不要给消费者设置陷阱。

  就监管部门而言,除了对消费欺诈行为适用惩罚性赔偿责任之外,要保护好消费者退货的权利。现在商品比较丰富,消费者自身也要克服攀比心理,合理消费。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消费者教育。

  邱宝昌:消费者要做到三点:理性消费;不要相信过度优惠、打折,要做到货比三家;所有的交易都要留有证据,一旦遇到纠纷,可以作为维权的证据。

  消费者在维权时,可以与经营者协商解决,让经营者承担赔偿责任等。此外,消费者还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或者提起诉讼。


相关知识

    奖品致人损害 商家应否承担赔偿责任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2:43

    编辑同志: 我在某商业有限公司举行的有奖促销活动中抽中电热毯一条,第二天晚上使用时,电热毯突然着火,床与被褥均被烧毁,我身上也有两处被烧伤,花去医疗费2268元。经鉴定,这条电热毯存在严重的质量缺陷。我多次找这家公司协商赔偿事宜,该公司均以...

    这11种“霸王条款”,不看吃亏!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5-23 10:56

    我们日常生活中被各种各样的合同充斥着,有书面的也有口头的,大到买房买车做生意,小到旅游喝茶吃早点,这些活动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合同。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那么问题来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

    法条来了|不看吃亏,这11种都是“霸王条款”!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1:31

    现在是9102年了,进入法治社会,做什么事都要按照合同来。我们日常生活中被各种各样的合同充斥着,有书面的也有口头的,大到买房买车做生意,小到旅游喝茶吃早点,这些活动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合同。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

    最终解释权(最终解释权怎么写合理)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07:36

    从法律角度来讲,‘最终解释权’是一个涵盖多领域的比较复杂的概念,包括司法最终解释权、学术最终解释权、行政最终解释权以及民间最终解释权等。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的《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明确经营者不得以最终解释权为借口,侵害消费者的权...

    赠品质量有问题消费者可以向商家索赔吗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29 16:46

    一、赠品质量有问题消费者可以向商家索赔吗可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情况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具有的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或者接受该服务前已经知道其...

    商家赠送的产品质量瑕疵可以索赔吗

    来源:侵权损害 时间:2022-04-20 19:26

    商家赠送的产品质量瑕疵可以索赔吗商家应当承担退还或者赔偿的责任。从《合同法》角度来说,商家所谓赠与与一般的赠与不同,消费者只有根据商家要求,在指定地点、指定商品消费总额达到一定数量时,才能获得赠与商品,因此商家的这一赠与是附条件的,而不是无...

    电商专供藏猫腻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11:31

    同一品牌商生产,也经过授权销售,但存在低价劣质等问题 电商专供商品背后藏猫腻 专家表示,电商专供商品应向消费者明示,并告知消费者商品之间的差异 本报讯(杨召奎)实体店的东西太贵,网上搜到同品牌同款商品价格却要便宜很多。但收到货后,很多人却发...

    法律不允许商家打“忽悠牌”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9-18 22:58

    前不久,申城很多上班族的电子邮箱里,都收到了朋友转发的肯德基超值星期二特别秒杀电子优惠券。券中,原价64元的外带全家桶仅售32元。当很多人赶到肯德基门店试图享受这一优惠时,不料店方以假券为由予以拒绝。 如今,商家发放优惠券十分普遍,而消费...

    警方通报整形机构老板殴打顾客 商家威胁顾客怎么处理?

    来源:医疗纠纷 时间:2021-09-09 03:39

      9月8日电 据济南市公安局官方微博消息,针对网传济南一整形机构女老板殴打顾客的视频一事,济南市公安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8日通报称,警方迅速开展工作,积极联系被殴打顾客,2021年9月7日下午依法传唤刘某明接受询问,现正在进一步调查...

    电商专供藏猫腻(电商专供藏猫腻:有什么猫腻?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3-06 11:58

    同一品牌商生产,也经过授权销售,但存在低价劣质等问题 电商专供商品背后藏猫腻 专家表示,电商专供商品应向消费者明示,并告知消费者商品之间的差异 本报讯(杨召奎)实体店的东西太贵,网上搜到同品牌同款商品价格却要便宜很多。但收到货后,很多人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