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喝酒又喝死了一个,同行3人判赔12万,判决生效!聚餐喝酒千万注意!量力而行,不要随意劝酒、灌酒,陪酒也要格外小心!快一起看看这些惨痛的教训吧!
一行人在厦门谈项目、饮酒
次日凌晨他意外猝死
近日,厦门报道了一起判决生效的饮酒意外猝死案例。
2017年10月10日,为商谈一个工程项目,58岁的李先生陪同公司领导段先生,以及阿洪、阿兰、阿新3名同事先后抵达厦门,入住合作方吴先生订的酒店。双方商谈很顺利,当晚,吴先生还邀请大家吃饭。席间,李先生喝了白酒。
当天晚上9点多,回到酒店的李先生显出醉态,不仅挥舞双臂大喊要继续喝,还推搡前来帮忙的酒店人员。
最终,大家把李先生带到房间睡觉,阿新则留下来继续喝酒。
不久后,意外发生。
次日凌晨1点左右,住在同一房间的阿洪醒来后,发现李先生有些异常,不仅没有了打鼾声,而且面色发黑,怎么喊也没有回应。阿洪赶紧联系领导和同事,还拨打120求救。
不幸的是,李先生经抢救无效死亡,医院初步诊断为饮酒后猝死。
根据李先生的领导、同事,还有吴先生事后在派出所留下的询问笔录,大家一致表示:饭桌上没有相互劝酒,喝酒都是自愿的,他们估计李先生喝了大约半斤白酒,在结束时神志还算清醒,人比较兴奋,还抢着要买单。
李先生的亲属认为,组织饭局的吴先生以及同行的领导、同事,应承担赔偿责任。双方因赔偿的金额无法协商一致,李先生的亲属向海沧区法院提起诉讼。
那么,他们是否就没责任了呢?
判决:
仅仅送回酒店休息不够
酌定连带赔偿12万余元
海沧区法院审理认为,李先生经医院初步诊断为饮酒后猝死,从聚餐中饮用白酒至次日凌晨被送往医院救治无效后死亡,其间并无其他情况发生,应认定他的死亡与饮酒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李先生作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对自身的身体状况、精神状态应有足够的认识,应对过量饮酒可能造成的危险后果有足够清醒的认知,其自身存在重大过错,应承担主要责任。
法院还认为,公安机关对五名被告所作的询问笔录是在事发后短时间内形成,各当事人的陈述能够互相印证,且不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应予以采信。根据笔录,5名被告在与李先生饮酒过程中均不存在过错。
饮酒之后,吴先生将李先生等人送回酒店,已经尽到相应的安全注意义务。
但是,在李先生明显出现醉酒、失去自控能力的情况下,同行人员只是将其送回酒店房间睡觉,没有尽到合理注意义务,未作出相应的安全护理和照顾消除危险,导致了死亡后果的发生。故段先生、阿洪和阿兰三人具有一定过错,酌定由三人承担10%的赔偿责任。
最终,在认定了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各项损失后,法院判决段先生、阿洪、阿兰连带承担赔偿104310.8元,另外酌定精神损害抚慰金2万元,共计124310.8元。该判决目前已生效。
法官提醒市民:
亲朋相聚饮酒要适量,不要相互劝酒,酒后同行人员也要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
血的教训!生命的教训!每次都在强调:喝酒量力而行,切不可贪杯!不要轻易感情深一口闷,推杯换盏这种事,也千万不要勉强他人。不要劝酒,灌酒,共饮者一定要看护好醉酒者!
然而,这样的“血泪”教训却屡屡发生,因喝酒猝死发生的意外,不止这一件!
酒后骑车回家意外死亡
同饮者被判担责
2018年11月陈某在朋友家中喝完酒后,骑着摩托车准备去上夜班,没想到途中撞到路沿石,当!场!死!亡!
陈某的家属把当晚一起喝酒的另外2人告上了法庭,要求他们赔偿各项损失147万多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死者陈某作为一个成年人明知道自己需要上夜班,还去朋友家喝酒,并且在酒后驾驶摩托车超速行驶发生事故,自身存在重大过错。对此,其应当承担90%的责任。
两被告作为同饮者,没有将死者安全送回家,放任死者酒后驾驶摩托车,没有尽到生命安全的注意义务,应当承担10%的责任。最终一审判决两被告共同赔偿陈某家属14万多元的损失。
而这样的喝酒出事悲剧,已太多太多!触目惊心!
看看这些发人深省的案例,酒友们,你还敢任性劝酒吗?
哪些情况
酒友要担责?
虽然根据《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应由发生人身损害的饮酒人自负损失,但在以下情况下,共同饮酒人也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1、因饮酒诱发疾病、伤残甚至死亡
明知醉酒人不能饮酒,在因喝酒的情况下引发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导致伤残、死亡的情况发生;
如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劝酒诱发疾病的,劝酒者无需承担过错责任,但给予公平责任原则也要承担赔偿责任。即劝酒者无论是否知道对方不能喝酒,都应承担责任,只不过前者须承担较大责任。
2、强迫性劝酒
在饮酒过程中有明显的强迫性劝酒行为,如言语要挟、刺激对方、强迫灌酒等,对于造成损害结果的,劝酒者应当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3、酒后驾车、洗澡、剧烈运动未加以劝阻
在明知对方酒后驾车而不加以劝阻情况下,一旦发生损害结果,同饮人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如果已尽到劝阻义务而醉酒人不听劝阻,同饮人则可以减轻或免责。
但同饮人知道醉酒人喝多,语无伦次、神志不清情况下,同饮者应劝阻其不要喝酒,在能够进行劝阻时却没有劝阻导致意外发生的,也要承担相应责任。
4、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
如果醉酒者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己的行为,此时同饮者负有一定监护义务。
如果同饮者没有将醉酒者送到医院或让其到达有人照顾的场所(如家中),此时如果发生意外,则同饮人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再次提醒!
喝酒别贪杯,
别劝酒、别灌酒、量力而为!
来源:楚天都市报、海峡导报、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法院、厦门晚报、台海网
来源:法务之家9月19日,有媒体报道称,武汉一群老人在参加同学聚会时,主动签订《安全责任自负承诺书》,承诺酒后一切意外与他人无关。此后,该承诺书被网友简称为饮酒免责协议,在网上流传开来。我已经步入老年,明白‘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道理。...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阵前骂死了魏国的王朗现实生活中骂死别人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近日浏阳法院通报了这样一起特殊的健康权纠纷案销售经理罗先生在与客户的争吵中突然发病送医后不治身亡法院综合事件起因、双方过错程度、因果关系等因素酌情判决骂人者承担...
邻里之间本该和睦相处,但有些时候,难免因为一些小事引发争执。 近日,北京房山区人民法院审结了这样一起索赔案,因停车问题和邻居吵架,导致其中一方心源性猝死,死者家属将对方告上法庭,那么,与死者吵架的邻居到底...
【来源】广州日报 春节期间,各种聚会频频而来,喝酒助兴自然是少不了,很多人更是喜欢以酒会友,所谓感情深,一口闷,但这闷的真的是感情吗?然而,小酌怡情,过度饮酒伤身不说,如果出现了诸如劝酒之类的行为导致喝出了事儿还有可能吃官司被判赔偿。...
有些人想要用车,但是自己没买车,那么就会找有车的亲戚或者朋友借。借车开不幸又发生交通事故,认定各方的责任后,认为借车人有责的,因为车跟肇事方都有牵连,所以有些人便认为肇事司机和车主共同承担赔偿责任。并且,这将直接关系到双方的利益。 1、借给...
亲朋好友向我们借车,不借担心坏了之间的情谊,不好意思说拒绝。而借了又更加担心了,因为出了事不仅要面临失去爱车的风险,自己还有可能要承担原本不必要的责任。那么,借车之前就请注意了,这四种情况要承担法律责任!1哪4种情况要担责?机动车发生交通事...
【案情简介】 该案原告是张先生,2015年3月起进入一家公司上班。当年11月16日午饭时,张先生和往常一样喝了点酒,午休后工作中不慎从高处摔下,伤势不轻。 住院期间,张先生又迟发性脾破裂,最终构成八级伤残,产生各项损失共计247326元。...
俗话说骂死人不偿命,如果真的骂死人,是否需要担责呢?来自北京的张三和李四,因为一场停车纠纷争吵,结果导致一人猝死...... 因停车纠纷吵架后猝死 2020年8月,李四因为做生意来到北京,在某小区租了一...
鲁法案例【2022】064三星照 四喜财五魁首 六六六为了防止酒局过于枯燥很多人在喝酒的时候会划拳来助兴那么划拳算不算劝酒呢?饮酒过度出了意外共同饮酒的人要担责吗?基本案情死者宋某某与被告陈某、宋某等11人系同村亲邻,一起在临沂木板厂务工,...
司机肇事逃逸车主是否要担责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驾驶者与车辆所有人不是同一人的,驾驶者肇事逃逸的,一般由驾驶者承担全部的责任,但所有人有过错的,承担连带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