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问题,原告以公司名义起诉我,原告是公司法人,并且是自

2023-12-17 07:20发布

诉讼时效问题,原告以公司名义起诉我,原告是公司法人,并且是自然人独资,原告也就是公司法人已经去世,原告最后一次主张权利是在2019年5月份,原告在2021年9月份去世了,其家属在2023年12月份以公司名义起诉我,是否算超过诉讼时效?
1条回答
李冠峰
1楼-- · 2023-12-17 07:07
公司法人可进行变更。。。

相关知识

    以借钱名义起诉 以借钱名义起诉诈骗案例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03-14 12:04

    你的欠条是如何写的?有没有写用途?没写的话,你在庭审中应当说明借款是用来送礼行贿的,必要时可以找证人。法院应当查明借款的用途,一旦查明用途是行贿的,那么你们的借款合同由于内容违法,归于无效。你自然就不需返还。有这方面的成功案例的。公司法人以...

    公司无力偿还怎么办 公司无力偿还债务怎么办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03-27 21:39

    1、债务应当偿还,暂时无力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人民法院判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有能力偿还而拒不偿还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因此,在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的情形下,只能由债务人分期偿还债务。债权人可以与债务人订立分期还款协议,严格要求债...

    公司注销后还可以原告名义诉讼吗(公司注销后可以做原告吗)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14:52

    针对你说的这个情况,公司不能做原告,可以以公司权利受让人(一般是股东或者合并分立后的公司)名义起诉。 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经过解散、清算、注销登记三项程序后即被注销,公司的法人资格和各种权利义务就归于消灭。经注销登记并公告后...

    已注销的公司可以作为诉讼主体吗(公司被注销后的诉讼主体资格)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07:36

    关键词:企业法人;吊销;注销;主体资格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8-0099-02 随着经济活动的日渐频繁,经常会遇到作为诉讼主体的企业法人在起诉前或诉讼中被注销、二审中发现一审法院将...

    母公司能否起诉要求确认子公司签订的合同无效?100%持股的股东是否是适格原告?

    来源:合同事务 时间:2021-12-23 11:17

    股东不能任意提起要求确认公司对外签订合同无效的诉讼,否则属于原告主体不适格阅读提示:公司股东为保护公司利益,可以自己名义代表公司提起诉讼,此为公司法上的股东代表诉讼。而股东可否为保护自己利益而任意提起要求确认公司与他人签订的合同无效的诉讼,...

    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还能否提起诉讼?(附7个典型判例)

    来源:行政诉讼 时间:2022-05-29 14:16

      吊销企业法人的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违法企业法人作出的一种行政处罚,在该企业法人尚未注销登记之前,其仍具有法人资格,仍可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活动。本文引用的最高人民法院的公报案例即认为:判断企业法人资格存续与否,应当以工商行政管...

    如何立案起诉(如何立案起诉)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12-12 21:57

    现在人们的法治观念增强了。打官司争取合法权益的意识提高了,可是,当你准备去法院立案打官司时,要注意些什么呢?恐怕对非法律工作者来说,都不是很清楚。为了少碰壁,本律师在这给您一些提示,希望你去法院立案之前作好相应的准备,以免多跑冤枉路,又或者...

    法人欠钱起诉后-法人欠钱能否起诉公司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03-14 05:24

    欠钱打官司一般要走以下程序:(1)写好起诉书;(2)携带证据和起诉书到法院立案并交诉讼费;(3)法院开庭审理过程主要有:宣读法律纪律、开场白、询问是否回避、询问材料是否收到、法庭调查阶段(具体包括原告陈述、被告答辩、原告举证、被告质证、被告...

    宾川找债务纠纷律师(宾川县律师事务所在哪)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03-30 17:51

    ;当事人能否胜诉,提供的有效证据很重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打债务纠纷官司时当事人应提供以下几方面的证据。; ; ; 1.原告身份证、被告基本信息、债权债务相关合同、借/欠据、银行汇款单、公证书或者发票等书证。; ; ...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

    来源:行政诉讼 时间:2021-08-29 01:24

    在公司的治理和运营中经常会发生公司利益遭受损害而公司怠于诉讼的情况,也存在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管人员及实际控制人、关联交易方等侵害公司利益的而不被追究情形。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当发生上述情形时公司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