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员工与A公司签了竞业限制协议,A公司也在发竞业限制补偿金,

2023-09-25 20:00发布

某员工与A公司签了竞业限制协议,A公司也在发竞业限制补偿金,协议约定1年内不能在与A公司某几项业务有竞争关系的其他单位任职。现在该员工入职了B公司,B公司实际业务不落在竞业限制协议约定的那几项业务范围内,但B公司工商登记的经营范围和A公司经营范围有很多重合,这样可以说他违反竞业限制义务吗,以此通知他表示我们不再发竞业限制补偿金了,可以么?
2条回答
陈联诗
1楼-- · 2023-09-25 20:40
可以说他违反竞业限制
张子妍
2楼-- · 2023-09-25 20:50
可以的

相关知识

    劳动者签订的竞业限制协议,对其家属产生拘束力吗?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1-01 11:41

    案情概要罗某于2010年4月15日入职V公司并签定书面劳动合同,先后任公司产品研发中心产品主管、产品研发中心开发二部副经理等职,末份劳动合同为自2014年4月15日起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10年12月8日,罗某与V公司签订了《竞业禁止协...

    哭晕!员工拒收补偿金​,不履行竞业限制约定,二审:赔85万!

    来源:其它 时间:2021-11-12 11:42

    2011年李先生入职某商贸公司,从事销售工作。2017年2月19日,李先生递交《辞职申请表》,以个人原因为由申请离职。2017年3月15日,双方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当日李先生签字确认的《离职移交清单》中明确勾画显示,不放弃履行不竞争与不劝诱义...

    公司口头竞业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2-04-20 21:16

    入职公司后签署了竞业协议,其中写道:“如果启动竞业协议,离职后不能去竞争对手公司任职,包括但不限于A,B,C”。 现在提出离职,公司确认启动竞业协议一年,并按照竞业协议约定每月给补...

    劳动争议审判十大典型案例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4-20 11:23

    来源:法律书院 太傅NO.1双重劳动关系的认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八条,2010年9月14日后,与原用人单位协议保留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虽与新用人单位签署《劳务协议》,但其用工仍应按劳动关系处理...

    【律师支招】创业初期股权设计需考虑的几个问题!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4:55

      股权设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是关乎企业命运的综合性问题,涉及到企业、股东、资本等诸多方的利益,各方既有可能皆大欢喜,也有可能两败俱伤... ...  Q:我和小伙伴们合伙创业,我们之间该如何划分股权?  A:初创公司团队成员之间股权...

    未签保密协议,是否承担保密协议责任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29 03:57

    员工对公司负有保密义务,如果员工违反了保密义务,则应按照保密协议或保密条款的约定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但是也许会有人有疑惑:如果没有和公司签署过保密协议,泄密了也要承担责任吗? 案件回顾 2003年3月2...

    企业状告员工违反竞业限制保密费能否代替竞业限制补偿金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4-20 05:15

    企业状告员工违反竞业限制保密费能不能代替竞业限制补偿金 保密费和竞业限制经济补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用人单位已支付劳动者的保密费不能代替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 一、保密费是否是法定?保密费能否代替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 根据《劳动法》、《劳...

    劳动法论文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16:50

    《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一方,更是坐卧不宁,其实,这是误解了该法内容,作为法律人,完全可指导相关当事企业,按照下列方式进行:   一、尽量与部分员工建立经济合同关系而非劳动关系从而减少成本。   ...

    “我一个卖酒水的,离职要赔20万元?”温州一小伙崩溃!法院判了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9-30 11:17

    对于竞业限制,打工人应该不陌生。一个在酒吧卖酒水的小哥哥被指掌握了公司的商业机密要支付违约金20万元,主人公李某觉得有点离谱。合理的竞业限制当然有助于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不过一旦被滥用,损害的是劳动者权益。近日,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宣判了一起...

    论文可以写劳动法吗(什么是劳动论文)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07:49

    《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一方,更是坐卧不宁,其实,这是误解了该法内容,作为法律人,完全可指导相关当事企业,按照下列方式进行:   一、尽量与部分员工建立经济合同关系而非劳动关系从而减少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