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广东河源市一家企业的员工,2022年9月入职,工作

2023-08-15 18:00发布

您好,我是广东河源市一家企业的员工,2022年9月入职,工作地点在新疆克拉玛依市,在此期间公司从2023年04月至今仍未发放工资,合同约定每月20日前发放工资,但是公司一直未发,已经严重个人生活,公司也一直不给回复,目前我有考勤表,工资表(个税申报),报销单等,可以用哪种方式最快拿到工资及报销款
友情提示: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该问题目前已经被作者或者管理员关闭, 无法添加新回复
1条回答
张家栋
1楼-- · 2023-08-15 18:27
投诉最快,不行劳动仲裁。具体可与我一对一沟通,提供指导。

相关知识

    公司没给员工买社保怎么办?看看这个案例!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2-05-23 11:27

    公司没给员工买社保怎么办?本期案例:企业是否为自己购买了社保,是每个人在参加工作时都要关心的事情。若出现没有购买的情况,可能就会导致人生财产的损失。2018年12月,辖内梁某(化名)被七人故意伤害,因伤情过重,在ICU医治近月余后死亡,期间...

    签了两次合同到期后,公司通知员工不续签违法吗?

    来源:合同事务 时间:2021-11-20 11:21

    文章来源:劳动法库卢俊义于2009年9月10月入职东莞卡司公司,担任主管职务。入职当日,卢俊义与公司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限从2009年9月10日起至2012年9月9日止。2012年9月10日,双方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限自2012年9...

    银行员工离职后给予内部处分的法律分析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4:43

    银行应进一步完善内部处分管理制度,避免在员工离职后给予内部处分而引发法律风险  为惩戒员工在银行工作期间存在的严重违规行为,一些银行对已被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员工作出内部处分。银行的这种处理方式是否妥当,笔者结合两则人民法院判决案例,作出分析...

    工作地点约定为“全国”是否有效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5-22 11:49

    随着商业的发展连锁经营或市场分布于全国的用人单位越来越多了,这时,有些单位会在签订合同时将工作地点约定为全国,这种约定是否有效呢?劳动者是否必须按照约定服从用人单位全国范围随意调派呢?案情简介:李某于2010年7月入职甲公司位于山东潍坊的办...

    入职四个月离职索取3万年终奖,法院判了!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1-08 11:44

    一般来说,要在公司入职半年以上才有年终奖,深圳一员工入职4个月却要求公司支付3万年终奖,然而在公司拒付之后,员工起诉到法院,法院竟然判决公司支付员工3万年终奖...... 法院的判决引起网友的一阵欢呼,说...

    公司多年未上社保,要赔偿员工损失吗?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2-04-20 11:11

    张文远,男,1955年2月20日出生。张文远于2007年3月入职苏州通齐公司工作,在职期间,公司未为其缴纳社会保险。2015年2月20日,张文远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张文远仍继续在公司工作。2017年8月2日,尉氏县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出具证明...

    社保缴费基数调整(2022年上海社保缴费基数调整)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2-21 05:30

    国家政策自今年2020年1月1日开始,所有用人单位对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社保缴费费率是百分之九十五,员工自己缴费费率是百分之五,其他临时员工和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的,单位的社保缴费费率是百分之九十,员工自己社保缴费费率是百分之十。每个地区的...

    中国逾期人数2022(国家出台减免信用卡逾期政策)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05-13 15:00

    829人(截止2003年8月7日)据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8月15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截止2003年8月7日,全球累计非典病例共计8422例,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自7月13日美国发现最后一例疑似病例以来,没有新发病例及疑似病例。全球因非...

    怀孕女职工试用期被解雇,检察院抗诉,再审结果太意外了!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3-10 17:07

    小编按:本案案情简单,却经历了仲裁、一审、二审、检察院抗诉、高院提审,意外的是,各级裁判机关的裁判结果都是不同的,再审结论更是出乎意料。周止弱系上海某公司员工,2016年8月9日入职,约定试用期两个月。2016年9月30日,公司作出《试用期...

    跳槽后如何避免被前东家指控侵犯商业秘密?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3-11 11:37

    作者:唐青林 李舒编者提示:本文摘自唐青林律师主编的《商业秘密百案评析与企业保密体系建设指南》(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年出版)案件要旨为了避免卷入原单位的商业秘密侵权纠纷,离职员工应当注意以下事项:提前三十日将离职信息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