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写的离职报告,离职后还能要到加班费和维权吗?

2023-08-15 11:20发布

正常写的离职报告,离职后还能要到加班费和维权吗?
友情提示: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该问题目前已经被作者或者管理员关闭, 无法添加新回复
4条回答
刘可欣
1楼-- · 2023-08-15 11:53
你可以向劳动部门投诉。若需法律帮助,具体咨询可可直接来电咨询我帮你分析下如何解决
杜继南
2楼-- · 2023-08-15 11:55
需要进一步了解情况,以便为您分析。
王沫溪
3楼-- · 2023-08-15 11:56
您好,可以
稚名
4楼-- · 2023-08-15 11:58
还能要到加班费

相关知识

    离职时签字确认加班费已结清,还能再主张加班费吗?

    来源:其它 时间:2022-11-24 11:15

    实践中有的用人单位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时,会与劳动者就加班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等达成协议。 部分用人单位利用其在后续工资发放,离职证明开具、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等方面的优势地位借机变相迫使劳动者在用人单...

    公司欠员工资如何打欠条,公司欠员工资如何打欠条模板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2-06-14 12:14

    公司欠员工资如何打欠条手写可以吗 公司欠员工资如何打欠条手写可以吗?个人遇到公司拖欠工资,公司应该怎么办?如果老板不给员工工资,又该怎么打欠条?企业如何应对工资拖欠?小编给大家支几招,希望能帮到大家!老板不给员工打欠条,员工可以这...

    年底任性离职?这些钱你应该知道......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5-01 14:18

      每年年底,似乎都会来一波工薪族离职潮,各种花样式文艺范辞职信在网络上传开。离职换工作的原因各种各样,有因在公司受气的,有因领导偏心的,有因工资不高的,有因不喜欢某个行业的。对于离职这事,其实关乎你的职业规划,建议先想清楚应不应该离职,不...

    劳动法拖欠工资可以辞工吗(公司拖欠工资辞职后还能要吗)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09:37

    公司拖欠工资可以直接离职,不过这样对员工不利。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求补发工资、按工作年限支付补偿金,并且要求辞职。这样就非常主动,而且还能够保护自己的权益。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二)...

    ​员工提出辞职后又不想走了,还能反悔吗?法院判…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08:59

    打工人在职场上总有纠结的事情比如提出辞职后又不想走了还能反悔吗?案情回顾  曾某某2015年1月12日开始到一家互联网电商公司工作,2018年双方续签了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从2018年4月1日起至2021年3月31日止。  2019年6月2...

    员工擅自离职,员工擅自离职工资结算规定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2-06-16 13:39

    员工擅自离职怎么赔偿公司损失 员工擅自离职怎么赔偿公司损失每个公司对于辞退员工都有很多讲究,会根据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条款,如果企业在员工擅自离职时,主动停发未发放的工资,企业将面临以下法律风险:(1)员工擅自离职,企业存在扣押劳动...

    员工离职一年后是否可以讨要加班费?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6-14 14:24

    因为加班工资是否属于员工劳动报酬存在争议,因此,以员工主张的加班工资未在公司拖欠加班工资之日起一年内提起劳动仲裁为由驳回劳动者加班工资诉求。 这种争议即将终结,因为最高人民法院、人力资源社保保障部已经明确...

    医美运营劳动人力的法律风险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3-10 11:29

    近些年医疗事故的频发,以及大众维权意识的提高、政府规范医美行业举措的成熟,使得如何规避经营中的众多法律风险成为当下医美行业的关注焦点。本期内容将关注医美机构的劳动纠纷风险与人力资源管理风险。 人力资源是业...

    员工离职一年后是否可以讨要加班费?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6-14 14:07

    因为加班工资是否属于员工劳动报酬存在争议,因此,以员工主张的加班工资未在公司拖欠加班工资之日起一年内提起劳动仲裁为由驳回劳动者加班工资诉求。 这种争议即将终结,因为最高人民法院、人力资源社保保障部已经明确...

    新产假规定,2022年最新产假规定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2-06-16 18:34

    江西省最新产假规定 江西省最新产假规定:2019年法定产假为128天,其中,生育第一胎的准妈妈享受98天的产假,满足其中生育第二胎及以上享受128天。政策法规解读这下好了,很多家里生了小孩的准妈妈即将离开职场生活。这一假期,她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