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工没有签合同,自离不发工资怎么办

2023-07-22 05:41发布

暑假工没有签合同,自离不发工资怎么办
友情提示: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该问题目前已经被作者或者管理员关闭, 无法添加新回复
1条回答
李福安
1楼-- · 2023-07-22 05:48
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举报要求支付拖欠的劳动报酬。还有不明白的,及时电话咨询我,点我头像一对一给您解答。我是北京律师

相关知识

    暑假工必知几要点!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9-06 14:14

    各位大学生、准大学生们结束了紧张的学习之后,一部分同学可能会提前进入打工人状态,打一些暑假工,提请各位暑假工们注意以下几点: 问:我是暑假工,老板需要给我缴五险一金吗?不跟我签劳动合同我是不是也能索赔? ...

    员工提完辞呈后就不来上班了,这样离职太任性!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1-17 14:43

    对于企业来说,会计(员工)离职完全是职场上的常规操作,按照流程处理就基本没问题。但是有一种离职却让企业感到头大,那就是:自动离职自动离职会计(员工)的状态通常都是:我走了,别找我,给我开证明,工资打卡里,也别问为什么。……比如下面的这位HR...

    不发工资无劳动合同可以告法院吗(没签劳动合同不给发工资怎么办)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16:59

    公司没有劳动合同,离职不发工资,可以提起劳动仲裁,不可以直接去法院告。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

    公司逾期不发工资怎么诉讼(逾期多久不发工资可以告)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5-11 03:01

    被拖欠工诉到法院,要搜集和保留拖欠工资的具体事实和证据,比如工资花名册、银行代发工资的流水、拖欠工资的欠款欠条、具体劳动的时间和地点、具体完成的工作量等等。写好起诉书,列清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地址、工作地址等,被拖欠...

    老板不发工资怎么办没签合同的

    来源:合同事务 时间:2022-04-20 09:51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且不支付其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寻找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资料如: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交易记录、工资条、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去地税局打印并盖章的个税完税证明、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办理的暂住...

    工资不发怎么告(工资不发怎么告)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3-16 10:47

    1、公司没有签合同,本身已经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应支付你2倍的工资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这种情况,建议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因为...

    工资不发怎么起诉(工资不发怎么起诉公司)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3-15 15:29

    1、公司没有签合同,本身已经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应支付你2倍的工资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这种情况,建议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因为...

    工资不发怎么起诉公司(如果公司不发工资怎么投诉?)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3-16 11:03

    1、公司没有签合同,本身已经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应支付你2倍的工资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这种情况,建议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因为...

    拖欠工资不给 没签合同怎么办(没签合同拖欠工资不发)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00:12

    不签定劳动合同是违法行为,你可以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最高为11个月。证据方面能够证明劳动关系即可,比如工资条,打卡记录、工装、工作往来信息、同事证言等。工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发放,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提成等全部费用。拖欠或扣发工资违法...

    工资不发可以起诉吗(工资不发可以起诉吗)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3-16 10:38

    1、公司没有签合同,本身已经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应支付你2倍的工资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这种情况,建议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