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我是21年6月入职的12月转正的,今年7月准备离职,我

2023-07-13 14:17发布

你好我是21年6月入职的12月转正的,今年7月准备离职,我上半年把今年的5天年假都休完了,公司要求我自己申请两天事假并且来上班把多休的两天年假补回来,请问公司这样做合法吗?为什么?
友情提示: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该问题目前已经被作者或者管理员关闭, 无法添加新回复
2条回答
心妍
1楼-- · 2023-07-13 14:47
可以直接向劳动监察局进行举报的
墨霏
2楼-- · 2023-07-13 14:48
你好,要发劳动资料给我看,告诉你怎么处理可以联系我。

相关知识

    公司撤销offer要赔钱吗?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2-01-25 11:45

    苏州某公司人事部于2016年9月7日通过电子邮件向王小燕发出《聘用通知单》,邮件内容为:以下为我公司《聘用通知单》,请您收到确认后邮件回复‘《聘用通知单》确认接收,并无异议。’,《聘用通知单》载明王小燕女士,您好!您应聘本公司人事主管职位,...

    大学生入职的手续是怎样办理的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1-08-29 18:38

    大学生入职的手续是怎样办理的1、填写《员工履历表》。2、发放向新员工介绍公司情况及管理制度的《制度汇编》,使其具备基本公司工作知识,要求其通过公司内部网络了解进一步情况。3、按照《新员工入职手续清单》逐项办理入职手续。4、确认该员工调入人事...

    公司逾期转正-逾期不转正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10-26 10:23

    没有书面规定,但是如果你和公司签了合同,一般按照劳动合同法,一年的试用期是一个月,三年以上的是三到六个月。向当地劳动争议处理部门查询。不过,如果你准备辞职,可以考虑。公司能以任何理由推迟转正期吗?原则上,口头承诺也是一种约定。你可以和老板或...

    信用卡欠7万自救方法-信用卡欠7万自救方法月入4000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2-12-28 01:57

    信用卡欠7万自救方法——10万信用卡300万闲钱、2万卖了投资理财借鸡生蛋听说最近基金、票据、国企改革的欠款理财很火,但可能真不适合我们这些普通 人,因为收益太低。 最近我好几个客户,全部被我骗的要是血本无归!所以还是劝告大家,理财的已经...

    劳动争议审判十大典型案例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4-20 11:23

    来源:法律书院 太傅NO.1双重劳动关系的认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八条,2010年9月14日后,与原用人单位协议保留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虽与新用人单位签署《劳务协议》,但其用工仍应按劳动关系处理...

    仪表工转正申请书

    来源:合同范本 时间:2021-08-27 17:50

    尊敬的领导:你们好!我是2014年3月入厂的新工,毕业于化工学院仪表自动化专业,在校期间已拿到化工仪表维修工中级技能证,我现在在尿素事业部尿素片区学总控,当初来到这里,是公司人力资源处到我们学校招聘人才,我以一名应聘者的身份参加了公司的电仪...

    入职四个月离职索取3万年终奖,法院判了!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1-08 11:44

    一般来说,要在公司入职半年以上才有年终奖,深圳一员工入职4个月却要求公司支付3万年终奖,然而在公司拒付之后,员工起诉到法院,法院竟然判决公司支付员工3万年终奖...... 法院的判决引起网友的一阵欢呼,说...

    劳动合同纠纷中10大常见法律误区(太重要了)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7-14 10:50

    从法院近年审理案件的实践来看,由于劳动者法律水平不高,对相关法律不甚了解或存有模糊认识,往往导致他们在维权过程中步入误区。劳动者在维权中常见误区归结为以下10种:  误区一:诉求都属法院受理范围  案例:王某起诉某科技公司,称该公司未依法为...

    帮同事代签劳动合同,结果被判赔偿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1-22 11:40

    姓名,可以说是一个人的代号。很多合同或文书,需要签名才能生效。签名很重要,但名不能随便签,因为一个签名,可能让自己付出沉重的代价。2018年10月,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因代签劳动合同引发的赔偿案,惨痛的教训换来的是深刻的警示...

    劳动争议纠纷中10大常见误区,多数人中招!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7-18 11:18

      从法院近年审理案件的实践来看,由于劳动者法律水平不高,对相关法律不甚了解或存有模糊认识,往往导致他们在维权过程中步入误区。劳动者在维权中常见误区归结为以下10种:误区一:诉求都属法院受理范围  案例:王某起诉某科技公司,称该公司未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