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说作为公司核心骨干,要我们签署一份协议,就是离职需要提前

2023-07-13 08:07发布

老板说作为公司核心骨干,要我们签署一份协议,就是离职需要提前两个月提出,这个合理嘛?有什么法律规定?我想拒绝
友情提示: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该问题目前已经被作者或者管理员关闭, 无法添加新回复
1条回答
何深国
1楼-- · 2023-07-13 08:45
这是不合法的,只要提前三十天辞职,期满就可以走了。

相关知识

    股权激励怎么做才不会被小股东“绑架”

    来源:其它 时间:2021-12-31 12:01

    案例  2015年,张总和李总一起创业,经营一家网络科技公司。张总负责公司经营,做大股东占股58%,李总为公司技术负责人做小股东占股42%。  在两人的通力合作下,公司发展得很顺利,业绩连续三年增长!与此同时,公司的一位技术骨干却有离职的想...

    股权激励,老板最喜欢问的12个问题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0:59

     现在归纳出十二个经典问题,以供企业家朋友参考。  问题一:什么是股权激励?  法律定义: 股权激励是将公司股权或股权的收益权以某种方式授予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业务、技术骨干,形成权利和义务相互匹配的所有权、收益权、控制权关系,从而激励...

    【干货】如何挑选股权激励的对象?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1-21 11:31

    导读:如何对创业元老、现有骨干与未来人才做激励?如何选择现金奖励与股权激励?如何既激励又约束团队?很多创始人做股权激励的时候,操作过程中因为涉及方方面面,常常为激励的一些问题犯愁:企业应该激励谁?激励对象如何确定?在讨论股权激励给谁的时候,...

    对违法取得的财务可以拍卖吗(在拍卖行拍卖的东西要交税吗)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02:29

    首先,普通业务员在非吸刑事案件中的地位,类似于从犯。只对他自己吸收的存款负责。 其次,普通业务员如果离职比较久了,可能公安机关不一定会找到你。尤其是那种大型的平台公司,公安机关很难有那么多警力去找每位业务员,去联络每位集资参与人。 再次,普...

    【律师支招】创业初期股权设计需考虑的几个问题!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4:55

      股权设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是关乎企业命运的综合性问题,涉及到企业、股东、资本等诸多方的利益,各方既有可能皆大欢喜,也有可能两败俱伤... ...  Q:我和小伙伴们合伙创业,我们之间该如何划分股权?  A:初创公司团队成员之间股权...

    劳动法规定试用期内可以辞职吗(劳动法规定试用期内辞职要提前几天?)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07:54

    1、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8条规定,你可以提前3天提出离职,因为属于试用期,单位无条件要放你走,属于解除劳动合同。 2、你那个员工守则是指劳动法上的过了试用期,在正式劳动合同履行期间,则是提前1个月提出。与你们试用期的员工两码事。 ...

    拿到北京户口后辞职,法院: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赔25w!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5-10 14:48

    2018年9月11日,国某公司(甲方)与王徒修(乙方)、昌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丙方)签订《昌平区引进非北京生源毕业生服务协议》,约定:乙方落户之日起,至少为甲方服务5年。2018年10月1日,双方签订《劳动合同书》,约定:甲、乙双方选...

    从股权到融资,初创公司法律问题全知道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2-05-14 17:08

    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概念被提出后,中国企业数量进入了一个井喷式增长的时代。同时,伴随着资本的活跃,愈来愈多的企业也开始接触原本陌生的资本,甚至最终走上了资本市场的舞台。在初创企业快速增长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不少公司创始人虽然是行业的专家...

    如何股东起诉公司法人,股东怎样起诉法人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2-06-14 19:32

    起诉公司是起诉法人还是股东 起诉公司是起诉法人还是股东,股东不知道真实身份的话公司也要公示的啊!至于他老婆起诉他你是你自己起诉他还是公司起诉他还是他老婆起诉你?首先是证据,然后是成立法律关系,最后再谈赔偿或索赔。如果起诉公司,你可...

    协议写明"双方再无劳动争议纠纷"就不承担责任了吗?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6-24 14:00

    编者的话 在劳动纠纷中,经常会有用人单位拿出与劳动者的协议,或者劳动者在离职文件等材料中认可的双方再无劳动争议纠纷,认为劳动者无权就劳动争议中的事项再行劳动仲裁/诉讼,裁审机关不应支持劳动者。实际上,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劳动纠纷中,一方面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