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公司在职员工,且在孕期,在该公司工作一年四个月,老板嫌人

2023-07-08 10:06发布

目前公司在职员工,且在孕期,在该公司工作一年四个月,老板嫌人多无故辞退员工,但不直接辞退,以放假名义,开始说从六月九号放假一个月,今天大家去上班,又说继续放假,开始说一个月,后来又说十天,放假期间不给员工任何补偿,至今还未发放五月份工资。
友情提示: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该问题目前已经被作者或者管理员关闭, 无法添加新回复
1条回答
胡盈祯
1楼-- · 2023-07-08 10:33
这种情况下属于变相逼迫劳动者离职,只能仲裁

相关知识

    企业老板最不想让员工知道的30个劳动法律知识!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4-20 11:36

    1、关于签订劳动合同一  大家一定要签订劳动合同,在法律上就承认你与企业的劳动关系了,用人单位也赖不掉。我国目前也承认事实劳动合同,就是不签订书面合同,但是实际存在用工关系。  注意:事实劳动合同劳动者要举证,比如招工,面试时的名册,工作证...

    孕期单位破产怎么补偿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9-18 23:10

    公司破产员工补偿怎么算?公司破产后对员工的补偿项目主要包括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费用,应当划入职工个人帐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 员工赔偿标准 根据《劳动法》,公司倒闭,应按规...

    老板辞退员工没有合同怎么办(老板解雇员工但是没有签合同怎么办)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3-03 16:47

    劳动案件完全可以自己处理,一样能胜诉,且劳动仲裁完全免费,希望我的回答对你解决问题有所帮助,劳动争议、劳动仲裁大家可以HI我!   1、因为单位违法在先,你书面提出离职后可以立即走人,并要求单位支付你拖欠的工资、押金、经济补偿金、双倍工资(...

    公司在员工怀孕期间辞退,员工可以争取哪些赔偿?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1-11-24 14:25

    女性的孕期、产期、哺乳期(简称三期)是受《劳动法》特别保护的,在这个期间的女性如果被辞退,企业会承担比一般的违法辞退更为严重的后果。 这也是国家为了鼓励生育,帮助女性平等就业的需要。至于会不会对女性就业产...

    入职四个月离职索取3万年终奖,法院判了!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1-08 11:44

    一般来说,要在公司入职半年以上才有年终奖,深圳一员工入职4个月却要求公司支付3万年终奖,然而在公司拒付之后,员工起诉到法院,法院竟然判决公司支付员工3万年终奖...... 法院的判决引起网友的一阵欢呼,说...

    没签合同公司赔了6万,老板:HR失职应赔钱,法院:这锅HR不用背!

    来源:合同事务 时间:2021-11-17 08:35

    导语公司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赔了数万元,转过头,公司老板就要人事赔偿这笔费用,法院驳回了公司的请求。案情介绍杨某是北京一家公司的人事专员,在编制上隶属于该公司总部人事部。公司安排他管理该公司下属客服中心的人事工作,由于他是这里的唯一一位负...

    老板故意克扣、拖欠工资,员工如何追讨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4:03

    只要劳动者按照约定付出了劳动,那么单位就应当按照约定足额向劳动者支付其应得的劳动报酬。无故克扣或者拖欠工资是违法的。 具体分析 (1)关于单位少发、克扣工资如果是因为单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法院判决、裁...

    员工在职期间注册同类公司,公司能否解雇?(二审判决)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2-04-20 17:44

    未经公司书面批准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或从事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兼职工作而影响公司运营的;或自营业务与公司业务有关的或相同/相似的,立即解除劳动合同;存在利益冲突且根据合理判断已或将从中获得经济利益,立即解除劳动合同;违反公序良俗或诚信原...

    怀孕员工试用期无业绩 公司解除合同被判违法

    来源:合同事务 时间:2022-05-15 11:39

     去年2月,已经怀孕的王女士入职某海外投资顾问公司。三个月后,因签单客户数为零,公司以试用期内业绩不合格为由通知与王女士解聘。为此,王女士提起劳动仲裁。因不服仲裁裁决,该公司诉至法院。3月7日9时,该案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开庭,法院当庭宣...

    孕期女职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06:18

    现今社会,女性为家庭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女性怀孕期间,一些企业通过调整岗位、降低薪资待遇的方式,更有甚者通过营造一种集体孤立怀孕员工的氛围“逼迫”员工主动离职,这些方式明显是违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