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判决说我上诉书写的被告方:沈丘乾泰置业有限公司。和一审法院判决:沈丘县乾泰置业有限公司,字少了一个,主体资格不明确,让一审重新审理确认主体。
仲裁的时候被告方确认身份没问题,一审也确认被告方身份没问题。被告方也承认是我起诉的公司。我提交的证据公司营业执照,公司发工资账户,工作服等都证明被告方就是这个公司。包括一审判决了被告方都把钱转给我了。很明显主体是确实的。二审被告方都没出庭,法官给被告方打电话问他们,他们说法院判多少给多少,这个案子不会再出庭了,也是承认他们是被告方的。被告方都没有异议,现在法院在实事证据都证明主体资格没问题的情况下,还要拖时间让一审重审确认,我该怎么办?
友情提示: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付费偷看金额在0.1-10元之间
相关知识
最高院:当事人在上诉期满后还能否增加上诉请求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6:50【裁判要旨】虽然《民诉法》第165条规定,上诉人所递交上诉状的内容应包括上诉的请求和理由,但依照《民诉法》第174条关于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除依照二审程序的相关规定外,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的规定,不应将《民诉法》第165条关于上诉请求的规定理...
父母出资买房登记女儿名下,借名买房是否成立?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5-17 17:35争议焦点父母出资购买房屋登记在女儿名下,每月贷款由父母转给女儿。父母起诉要求确认为该房屋的实际权人。一审认为证据不能达到高度盖然性,借名买房需要有女婿的合意,驳回诉讼请求。二审法院认为结合涉案房产的购买过程、居住状况等事实,足以证明父母为涉...
最高法裁判:保证人的配偶也在《保证合同》上签字,如何认定?
来源:合同事务 时间:2022-04-07 14:08♢ 案例索引:天津市博祥公司等与天津滨海农商行广开支行等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2019)最高法民申2976号】♢裁判要旨:董洋作为涉案借款人的法定代表人,不仅与农商行广开支行签订《个人最高额保证合同》,自愿承担连带保证责任,且其配偶贾镜甄亦...
夫妻一方借款用于公司经营,经营所得收益形成夫妻共同财产的,该借款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2-07-13 08:21【裁判要旨】1.用于公司经营的借款发生于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且夫妻一方担任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并持有该公司股权的,法院可据此认定经营该公司的所得收益已形成夫妻共同财产,故该笔借款应属于夫妻共同债务。2.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2015)民一他字...
公司法典型案例:股东如何通过诉讼的途径行使利润分配请求权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2-04-20 00:25公司制的企业由于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公司所有人并不亲自经营公司,导致在实践中,公司经营人有时可能出于某种目的,在公司实际盈利的情况下,却不分配公司利润,进而损害公司所有人益。本文尝试通过长春中信城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股东利润分配纠纷一案对上述问...
最高院:购房人已支付的价款虽未达到房屋总价款的百分之五十,但一定条件下其权利亦可排除强制执行
来源:房产纠纷 时间:2022-07-13 13:17【裁判要旨】1.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优于抵押权和一般债权,但不能对抗已经交付所购商品房全部或者大部分价款的消费者。基于此,从逻辑上可以推论,抵押权和一般债权均不能对抗消费者的物权期待权。2.在审查购房人的权利是否符合《执行异议和复议规定》...
一槌定音:律师费是否属于违约方拒履行合同给守约方造成的实际损失?
来源:合同事务 时间:2022-06-07 08:48案例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洛阳市城建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洛阳龙武置业有限公司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纠纷民事申请再审审查民事裁定书,案号:(2021)最高法民申2218号,发布日期:2022年3月7日 。裁判要旨:当事人提起本案诉讼,是...
合同约定的承包人可否发包人主张权利
来源:合同事务 时间:2022-07-14 11:41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 (2018)最高法民终77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湖北鑫华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沈阳瑞家置业有限公司 原审第三人:沈阳山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原审第三人:孙柏成 上诉人湖...
最高法公报案例:交通事故责任,不等于民事赔偿责任!
来源:交通事故 时间:2022-01-10 14:48来源:法务之家裁判观点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公安机关处理交通事故,作出行政决定所依据的主要证据,虽然可以在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但由于交通事故认定结论的依据是相应行政法规,运用的归责原则具有特殊性,与民事诉讼中关于侵权行为认定的法律依据、归责原...
清晰明确!最高法公报: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民事赔偿责任认定
来源:交通事故 时间:2021-09-03 15:31▌裁判观点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公安机关处理交通事故,作出行政决定所依据的主要证据,虽然可以在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但由于交通事故认定结论的依据是相应行政法规,运用的归责原则具有特殊性,与民事诉讼中关于侵权行为认定的法律依据、归责原则有所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