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期满,司法和公安局,经常打电话给家里人,和上门回访,严重

2023-06-06 11:30发布

假释期满,司法和公安局,经常打电话给家里人,和上门回访,严重干预了我都正常生活,怎么办
友情提示: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该问题目前已经被作者或者管理员关闭, 无法添加新回复
1条回答
梓墨
1楼-- · 2023-06-06 11:33
你好,你可以与他们协商解决,告知你已经改过自新,不要再打扰你和家人 的生活。

相关知识

    违法发放贷款罪可以假释吗(违法发放贷款罪司法解释)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7-13 12:48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 适用假释必须符...

    企业人员缓刑能否保留公职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03:49

    国家工作人员犯罪而被判处有期徒刑缓刑的,那么一律会被开除公职。如果是企业人员,那么将自动解除合同。 一、有期徒刑缓刑是否开除公职 1、根据《人事部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被判处管制、拘役及被判处刑罚宣告缓刑后的工作和工资问题的通知》第一条...

    信用卡逾期让回当地配合回访(办信用卡回访会问什么)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8-14 16:27

    信用卡逾期叫我回户籍地是回信用卡发卡当地,信用卡逾期应尽快还款,逾期影响个人征信。信用卡逾期严重的后果:1、产生逾期利息和滞纳金;2、不良的征信记录;3、银行将会催收,可能面临刑事问题。信用卡逾期解决方案:1、如果持卡人忘记还款,发现逾期后...

    假释考验期(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漏罪)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3-05 21:08

    您好, 一、假释考验期是多长时间 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10年。假释犯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

    假释考验期(假释考验期满后犯新罪是累犯吗)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10:08

    您好, 一、假释考验期是多长时间 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10年。假释犯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

    社区矫正法律法规体系(社区矫正人员要学习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26 11:50

    1.社区矫正人员要学习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有三方面:1、是加强法制意识的培养,在学习社区矫正有关规定的基础上,主要组织学习了《刑法》、《刑事诉讼法》中的相关规定,以矫正对象提问的方式,切实法律层面的困惑和问题。2、是促进自我意识的觉醒,要求矫...

    监外执行期满后还需办理什么手续

    来源:刑事辩护 时间:2021-08-31 15:25

    监外执行期满后还需办理什么手续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第二十七条 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缓刑、假释或者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将罪犯送交监狱或者看守所,公安机关予以协助。 监狱管理机关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

    来源:刑事辩护 时间:2022-04-20 21:57

    新华社北京12月28日电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2019年12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新华社北京12月28日电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2019年12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

    法院审判前可以减刑吗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12-25 09:15

    株洲中院在审理减刑、假释案件中发现:罪犯漏罪被发现前所作出的减刑裁定,在漏罪被发现后是否应当撤销,法律和相关司法解释对此无明文规定。   该院建议对此问题应予以完善,并认为发现漏罪前罪犯被减刑的裁定在漏罪被发现后应当撤销。理由是:刑法第七十...

    假释考验期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09:58

    您好, 一、假释考验期是多长时间 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10年。假释犯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