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你们好,2021年10月入职一家公司,这家公司未签劳动合

2023-06-06 17:30发布

律师你们好,2021年10月入职一家公司,这家公司未签劳动合同,什么社保也没有买。直到2022年10月辞职,因为做政府项目,前期基本工资,没发绩效。然后签了一份绩效提成协议。如果劳动仲裁需要什么有力的证据呢,目前有工资提现,钉钉打卡记录,公司群,和那个老板的聊天记录。
友情提示: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该问题目前已经被作者或者管理员关闭, 无法添加新回复
1条回答
王天琪
1楼-- · 2023-06-06 18:06
根据你说的情况,初步可以认定劳动关系

相关知识

    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合同继续工作是否可要求双倍赔偿?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3-03-20 06:04

    张三于2020年9月10日入职某公司工作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2020年9月10日至2021年9月9日止,张三担任业务经理岗位工作。 张三工资组成为基础工资2300元,绩效提成20%。2021年9...

    律师提醒:已补签劳动合同,公司还需支付双倍工资吗?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1-10-29 11:45

    ▌案情简介瞿某于2015年4月入职某技术公司,担任技术开发岗位。由于技术公司为初创公司,人事管理方面不是非常规范,导致瞿某入职后一直未签书面劳动合同。直至一年后公司聘请了专业人事工作人员才发现这一问题。公司于2016年4月与瞿某补签了劳动合...

    因疫情影响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要求双倍工资是否支持?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11-16 10:52

    张三于2021年5月入职甲市某公司,担任客服职务,月工资8500元。 张三入职后正值新冠疫情爆发,因疫情管控措施要求,在张三入职15天后开始居家办公。2021年11月,张三以某公司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未签合同仓促上岗,因工受伤公司拒赔诉法院

    来源:合同事务 时间:2022-01-23 11:42

    因社保关系仍在原单位,张某未能与新公司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就被新公司派到外地,结果触电受伤,新公司却以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为由拒绝赔偿。3月26日,随着上诉期的届满,江苏省海安县人民法院审理的这起确认劳动关系纠纷终于尘埃落定,法院最终确认白云公...

    单位不签劳动合同该如何赔偿?(一文讲清楚)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4-20 14:15

    用人单位依法需要和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在劳动者入职时或入职后的一段时间内,用人单位如果没有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后果或者说用人单位不签合同将需要怎么赔偿呢?在讨论用人单位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之前,我们需...

    悲剧:未签劳动合同,女员工最终没能等到工资追回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1-12-16 11:03

    1劳动合同法于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2007年6月29日修订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虽然大多数企业与员工签订,但仍然有不少企业对于劳动合同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便是把企业套牢,员工也对劳动合...

    帮同事代签劳动合同应承担法律责任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7-13 17:26

      2018年10月,某法院审结了一起因代签劳动合同引发的赔偿案,惨痛的教训换来的是深刻的警示。  2017年8月30日,甲某应聘到一家移动网络公司工作,岗位为人事文员。2017年9月1日,公司领导给甲某一份劳动合同并对她说:由于乙某出差了...

    没签合同公司赔了6万,老板:HR失职应赔钱,法院:这锅HR不用背!

    来源:合同事务 时间:2021-11-17 08:35

    导语公司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赔了数万元,转过头,公司老板就要人事赔偿这笔费用,法院驳回了公司的请求。案情介绍杨某是北京一家公司的人事专员,在编制上隶属于该公司总部人事部。公司安排他管理该公司下属客服中心的人事工作,由于他是这里的唯一一位负...

    单位用工未签劳动合同不发薪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1-09-04 02:31

    案情: 小李和小张两人应聘到一家幼儿园当幼师,但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在幼儿园筹备期间,两人被安排负责做前期准备工作。开学后,老板却迟迟未发工资,两人提出辞职,并要求老板支付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但老板却认为,两人并未正式入职不算建立劳动关...

    劳动合同纠纷中常见的10大法律误区,多数人中招!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5-12 14:34

    从法院近年审理案件的实践来看,由于劳动者法律水平不高,对相关法律不甚了解或存有模糊认识,往往导致他们在维权过程中步入误区。劳动者在维权中常见误区归结为以下10种:误区一:诉求都属法院受理范围案例:王某起诉某科技公司,称该公司未依法为其缴纳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