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于2021年5月28日入职,至今公司未与我签订劳动合同,

2023-06-06 21:06发布

本人于2021年5月28日入职,至今公司未与我签订劳动合同,未给缴纳社保,本人于22年12月10日休产假,至今公司未支付产假工资,因为未缴纳社保,导致产检时候无法使用医保,生完孩子无法领取生育津贴,这种情况可以要求公司哪些补偿,补偿金额怎么计算
友情提示: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该问题目前已经被作者或者管理员关闭, 无法添加新回复
1条回答
焦阳
1楼-- · 2023-06-06 21:29
这种情况建议你提起劳动仲裁处理。

相关知识

    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合同继续工作是否可要求双倍赔偿?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3-03-20 06:04

    张三于2020年9月10日入职某公司工作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2020年9月10日至2021年9月9日止,张三担任业务经理岗位工作。 张三工资组成为基础工资2300元,绩效提成20%。2021年9...

    签了6次固定期限合同后公司不续订了,终止合同违法吗?

    来源:合同事务 时间:2022-07-08 17:27

    孙监于2012年2月28日入职北京某家政公司,从事网络管理工作,最后工作至2018年10月31日。自2016年1月开始孙监的工资标准为每月8000元,2017年11月开始孙监的工资标准为每月9000元,双方多次签订了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最后一...

    公司员工递交辞职申请,公司为难二个月批离,法院怎么判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2-04-20 10:52

    张三于2021年4月24日入职李四公司,双方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 2020年9月25日,张三递交《辞职申请书》。《辞职申请书》载明的辞职事由为个人原因、预定离职日期为预计11月31日离职正常交接、人事部意...

    劳动争议审判十大典型案例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4-20 11:23

    来源:法律书院 太傅NO.1双重劳动关系的认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八条,2010年9月14日后,与原用人单位协议保留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虽与新用人单位签署《劳务协议》,但其用工仍应按劳动关系处理...

    最高法公报案例:未签订劳动合同并不必然支持二倍工资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4-20 08:47

    ▌裁判摘要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关于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的规定,是对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的惩戒。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双方之间签署的其他有效书面文件的内容已经具备了劳动合...

    公司未在劳动合同上盖章,需支付二倍工资吗?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2-28 17:11

    公司未在劳动合同上盖章合同还有效吗?员工能否向公司主张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跟小编一起看看法院是怎么判的吧~01基本案情杜某于2018年3月5日入职某公司,入职后,公司将书面劳动合同交由杜某签字捺印,杜某签字捺印后交与公司,但公司...

    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你可以这样维权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4-20 10:52

    现实用工中,很多用人单位都存在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者不签订规范的书面劳动合同的做法,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用人单位。究其原因,有的用人单位是因为规模小,人员少,没有配备专门的人员管理人力资源,认为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可以省事省力省心...

    单方解除合同通知函(单方解除合同通知函)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10:22

    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 尊敬的公司领导: 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此通知书,本人自XXXX年X月X日入职至今,一直担任XX岗位,在这1年多的时间里,我成长了很多,无论是专业技能还是为人处事方面都让我受益颇深,感谢公司领导和同事长期对我...

    双倍工资差额仲裁时效怎么计算?

    来源:其它 时间:2022-10-10 11:02

    张三自2020年8月开始在公司担任保安一职,月工资5000元,但公司一直未与张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且在张三入职时,公司以缴纳保证金的形式无故克扣了张三1000元工资。 2022年3月,张三向公司发送解除...

    跳槽后如何避免被前东家指控侵犯商业秘密?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3-11 11:37

    作者:唐青林 李舒编者提示:本文摘自唐青林律师主编的《商业秘密百案评析与企业保密体系建设指南》(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年出版)案件要旨为了避免卷入原单位的商业秘密侵权纠纷,离职员工应当注意以下事项:提前三十日将离职信息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