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二次开庭最快多久,离婚案第二次开庭是多久时间

2023-06-06 14:12发布

离婚二次开庭最快多久
友情提示: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该问题目前已经被作者或者管理员关闭, 无法添加新回复
1条回答
李晓棠
1楼-- · 2023-06-06 14:41
一般离婚二审从开庭到判决需要在三个月以内审结完毕。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相关知识

    起诉离婚最快需要多久(起诉离婚最快需要多久 一方不同意的情况下)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3-01 22:44

    第一次诉讼:60天。半年后第二次诉讼:30天。两次诉讼合计9个月左右。 理论情形: 一般而言,法院审理案件应当严格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要求来做: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

    离婚二次上诉开庭后多久发判决书(离婚第二次上诉开庭是多久时间)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22:27

    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诉讼案件开庭后几天判决,就离婚诉讼案件来讲,法院是否判决离婚不是根据开庭次数确定的,通常情况下一宗诉讼案件的一个审理程序法院只开庭一次,当然也存在进一步查清案件事实,需要第二次开庭的情况。但是否判决离婚法院会以夫妻感情...

    第二次离婚开庭要多久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10-07 06:25

    当事人第一次起诉离婚,法院判决不准予离婚后,这一方当事人通常需要六个月之后才能再次提起离婚诉讼。法院受理案件以后会根据案情排期开庭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是六个月内审结,如果审理需要延期,可以超出六个月的审理期限。我国法律对于第二次起...

    女方再次起诉离婚需要多久(女方第二次起诉离婚需要多久才能开庭)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03:08

    如果是简易程序是三个月,是普通程序就是六个月。根据案件难易程度,比如涉及调查取证、评估等,相对会延长时间,最长可以一年。 诉讼离婚的流程 (一)夫妻一方要求离婚,另外一方不同意离婚的情况 一般夫妻一方要求离婚,另外一方坚决不同意离婚的,如果...

    第二次开庭多久判离婚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10-07 17:21

    一般情况下,第一次起诉离婚,如果不存在法定判决离婚的情形,法院是不会判离的,原告方还要再经历6个月的等待期,才能提起第二次离婚诉讼,但被告方不受此限。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第二次诉讼并不等于二审,而依然是要适用一审的程序,在一审审理形式有两类:...

    二次诉讼离婚多久开庭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21:28

    当事人第一次起诉离婚,法院判决不准予离婚后,这一方当事人通常需要六个月之后才能再次提起离婚诉讼。法院受理案件以后会根据案情排期开庭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是六个月内审结,如果审理需要延期,可以超出六个月的审理期限。我国法律对于第二次起...

    离婚二次上诉多久开庭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03:01

    当事人第一次起诉离婚,法院判决不准予离婚后,这一方当事人通常需要六个月之后才能再次提起离婚诉讼。法院受理案件以后会根据案情排期开庭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是六个月内审结,如果审理需要延期,可以超出六个月的审理期限。我国法律对于第二次起...

    二次离婚多长时间能起诉(离婚第二次起诉要多久)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1-29 22:51

    如果是简易程序是三个月,是普通程序就是六个月。根据案件难易程度,比如涉及调查取证、评估等,相对会延长时间,最长可以一年。 诉讼离婚的流程 (一)夫妻一方要求离婚,另外一方不同意离婚的情况 一般夫妻一方要求离婚,另外一方坚决不同意离婚的,如果...

    起诉离婚开庭后多久出判决结果(第二次起诉离婚开庭后多久出判决结果)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7-13 03:22

    1、具体要看案情而确定; 2、如果案情复杂,则普通程度审理(由法官、审判长以及陪审员三人审理),一般是六个月结案; 3、如果案情简单,则是简易程序(一位法官审理),一般是三个月审结; 4、法律依据: 1)《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九条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