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杀人罪的“故意”如何定性

2023-06-06 09:13发布

故意杀人罪的“故意”如何定性
友情提示: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该问题目前已经被作者或者管理员关闭, 无法添加新回复
1条回答
叶昕
1楼-- · 2023-06-06 09:43
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即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没有希望、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阻止、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同意它的发生。间接故意包括三种情况:(1)为了追求一个合法的目的而放任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2)为了追求一个非法的目的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3)在突发性案件中不计后果,动辄捅刀子的情形。【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关知识

    故意划伤小区乱停放车辆行为如何定性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2-08 16:53

    案例90张某故意划伤小区乱停放车辆行为如何定性一、基本案情2015年12月29日6时许,在丰南区丰南镇百合苑小区117栋门前人行通道上,被告人张某认为董某停放在小区内行车道上的黑色奔驰牌轿车挡了路,产生开好车的人都很狂的念头,想教训教训车主...

    故意毁坏已司法拍卖的房屋如何定性

    来源:房产纠纷 时间:2021-10-08 14:03

    1  案情:2  分歧: 3  评析:  笔者同意第三种意见,理由如下:  一、蔡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在执行过程中,人民法院对登记在蔡某名下的房屋进行司法拍卖,李某以65万元竞买成功。在人民法院发出房屋腾空公告,责令被执行人在公...

    不知是盗窃来的银行卡(以为是捡的)共同在ATM机取款如何定性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3-08 11:16

    [案情]  2012年1月4日,孙某同韩某一起取款时,暗自记下韩某的银行卡密码。次日凌晨,孙某在某洗浴中心包房内趁韩某不备将该银行卡盗走,后告诉田某自己捡到了韩某的银行卡。二人预谋后,于同日4时由田某在ATM机外望风,孙某通过ATM机取走卡...

    在我们国家串通投标案如何定性单位犯罪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31 06:12

    在我们国家串通投标案如何定性单位犯罪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串通投标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包括招标人、投标人或者单位,如果投标人是单位的,串通投标构成犯罪的,就是属于单位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 【单位负刑事责任的范围】公司、企业、事业...

    信用卡逾期如何定性民事还是刑事-信用卡逾期如何定性民事还是刑事案件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10-01 13:04

    信用卡逾期如何定性民事还是刑事 信用卡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金融工具,人们通过信用卡进行消费、转账和支付等操作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然而,由于信用卡消费的便利性和消费金额大,一些人就忽视了信用卡的使用规则,导致信用卡逾期的情况时常发生。...

    以案释法:故意杀人后取得被害人财物的行为认定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9-10 07:17

    1案情简介  甲与乙因琐事产生纠纷,乙怀恨在心伺机报复。某日,乙得知甲晚上外出,于是准备好铁锹,预先埋伏在甲回家的路上,乘其不备用铁锹打击其头部,导致其当场死亡。见甲已死亡,乙拿走甲身上的钱包后(内有现金1700余元),将甲的尸体拖进一片树...

    偷掰藏匿豪车倒车镜勒索钱财如何定性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7-13 11:29

    案情2014年8月12日凌晨,河南省商水县青年张某、王某、赵某预谋并分工后,在商丘市睢阳区文化路某小区大门口,张某将被害人停放的奔驰车的左右两侧倒车镜镜片(经鉴定价值9150元)掰掉并藏匿,在现场留下写有带手机号的纸签。经短信联系,向被害人...

    如何对放火行为定性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9-01 21:48

    一、如何对放火行为定性1、放火罪与一般放火行为一般放火行为,是指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放火罪与一般放火行为,在客观上都可能造成轻微的危害结果。因此,它们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是否造成轻微的危害结果,而在于前者危害公共安...

    交通肇事后让人顶替的行为如何定性

    来源:交通事故 时间:2022-05-17 17:29

      【案情】 【分歧】 【评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首先,所谓的事后不可罚行为,又称共罚的事后行为。一般通说认为,事后不可罚行为是发生在状态犯的前提下,行为人实施了一个先行为,在先行为侵犯的法益的范围内又实施了一个对先行...

    交通肇事后让人顶替的行为如何定性(案例)

    来源:交通事故 时间:2022-04-20 17:21

    【案情】刘某酒后驾车返回家的途中,因操作不当,与同向步行的王某相撞,造成王某当场死亡、车辆损坏的事故。刘某系干部,为逃避法律责任,让其表弟通知其朋友许某进行顶替,事后许某被他人检举而案发。 【分歧】本案中,对于刘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没有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