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通知我待岗,8月就不让我去上班了,因为不满意单位的待岗条

2023-06-06 17:33发布

单位通知我待岗,8月就不让我去上班了,因为不满意单位的待岗条件,没有办理待岗手续,仲裁时单位说我旷工,属于自动离职,该怎么办
友情提示: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该问题目前已经被作者或者管理员关闭, 无法添加新回复
3条回答
李昊然
1楼-- · 2023-06-06 17:39
申请劳动仲裁。
言一
2楼-- · 2023-06-06 17:40
你好,要看证据情况才能确定的啊,也不是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刘耀梅
3楼-- · 2023-06-06 17:45
收集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先可以去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再去申请劳动仲裁。

相关知识

    待岗协议,待岗协议书范文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2-06-16 16:58

    待岗协议是否合法 待岗协议是否合法、合理、有效,除了法律的规定外,还要考虑劳动者当时的身体状况、用人单位是否能够履行协议、你是否享有协议的强制执行的权利等等,并不能简单地从劳动者是否是单位工人来看。同时,如果协议内容明确约定了劳动...

    待岗10年因违纪被辞,能否获得补偿?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5-26 10:53

     案 例 法院认为评 析 通常情况下,用人单位通知劳动者到岗,劳动者在接到通知后,既未到单位报到上班,也未说明理由,用人单位可以依据规章制度对劳动者按旷工处理,解除劳动关系,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但是,本案有所不同。因为,老刘毕竟在公司工作...

    保安、门卫等岗位的工作时间如何认定?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1:26

    2011年5月,李某入职某物业管理公司任门卫,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约定标准工时工作制。但公司要求李某24小时在岗,公司员工上班时间为9:00-17:00,李某每天早上8:00开门,下午20:00关门,公司给李某提供了床等休息用品,李某一周工...

    用人单位单方决定劳动者待岗是否合法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1-09-25 09:28

    2010年8月,汪先生就职某软件公司,双方签订劳动合同约定由其担任部门经理。2016年3月,公司因内部调整合并,通知免去汪先生部门经理的职务,并于2016年4月以组织机构调整后已无岗位安排为由,向汪先生送达了《待岗通知书》。后经双方多次协商...

    企业私自变更劳动合同行为违法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3-06 11:43

    案情介绍郝某系江苏某化学工程公司员工,于2001年8月1日入职某华设计院,2011年8月郝某递交申请,声明因工作需要,自愿在设计院关联企业——某华公司长期工作,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郝某的岗位为高级工程师,从事产品研发设计工作。2016年4...

    企业逼员工“主动离职”,法院怎么判?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1-10 08:43

    单位未经员工本人的同意擅自安排员工回家待岗,这样的操作是否合法?案情介绍陈某2016年1月到烟台某电气公司工作,工作期间双方共同签订了三份书面劳动合同,第三份劳动合同期限自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工作岗位为副总工程师。可...

    双重劳动关系工伤认定案例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4-20 10:45

    原告:陈某 被告:某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第三人:余某 案由:工伤行政确认 一、基本案情 陈某系**馄饨候餐饮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候公司)待岗职工。在待岗期间,其与**国玉大酒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酒店公司)签定书面劳动协议书,但未...

    最高法院关于双重劳动关系的处理意见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7-13 11:24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第八条企业停薪留职人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下岗待岗人员以及企业经营性停产放长假人员,因与新的用人单位发生用工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动关系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

    待岗要待多久解除合同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1-08-31 03:38

    一、待岗要待多久解除合同待岗多久用人单位都不能够解除合同,用人单位不能以待岗为由解除劳动合同,除非劳动者主动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者有违反相关规定。《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

    公司裁员不给少给经济补偿金有多拼?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3-03-20 11:32

    公司裁员为了少给经济补偿金的两个“损招”,疫情把老板们研究劳动法的热情,都提升了几个档次。 案情一:张三在某招聘网站上看到有一家公司给自己应聘的岗位给出了高出市场价五六千的工资,于...